老十最近有點煩,連帶的看什麼都不順眼,更年期似乎過早的提前了。
老十一直覺得康熙從來就不曾兒女情長過,帝王嘛,操心的事多了去了,哪有那閑工夫卿卿我我的,反正在他的印象中,就沒見康熙對自己的額娘有什麼貼心的舉動。
誰知道這次南巡,康熙雖然隻帶了幾個貴人答應在身旁伺候,但也沒忘了後宮的幾位主位,送往宮裏的情書都快趕上公文了,宮裏的諸位娘娘們也頻頻寄信訴說衷腸。
一時間,康熙成了私信往來最多的人,讓老十眼紅不已,當然老十雙眼發紅不是羨慕也不是嫉妒,按他的分析,那是給氣的,氣自己的額娘遭受了不平等待遇。
兒子為母親抱屈那是天經地義,因此,隻要一聽說宮裏來了信件,老十便明目張膽的用鼻音發出“嗤”的一聲,以示自己是額娘的好兒子。
冷麵王四阿哥雖然看著就讓人倒胃口,一點情趣也沒有,府裏的來信也不頻繁,但隔著那麼五六天總會收到一封,不過看他的表情,似乎裏麵也沒什麼纏綿的內容,老十覺得四阿哥最近收到信件後,反而眉頭緊皺, 不由心裏一陣痛快,家信也不是那麼好收的!
最讓人討厭的是十三,看著人模人樣的,盡招人嫌。
總愛打聽其木格的近況,老十心道,你問我,我問誰去,自然沒個好臉。
十三多嘴多舌象個女人也就算了,偏偏他年初娶了個側福晉瓜爾佳氏,兩口子新鮮勁還沒過,家信往來也就比康熙差一點,瞧著十三每次接到家書彎眼微笑的模樣,老十就覺得分外刺眼。
老十就覺得納悶了,其木格不給自己寫信就算了,怎麼嫣紅和海棠也沒消息啊?不過轉眼一想,也就想明白了,肯定被其木格扣壓了,老十也不是沒想過給嫣紅和海棠去封信,探一下府裏的風聲,可又怕給其木格再添一根刺,便沒付諸行動。
康熙也覺察到了老十這裏的異常狀況,本想做個慈父,關心關心老十的感情生活,順便表示一下愧疚,對自己當初錯點鴛鴦譜的行為做點檢討,順便再打聽一下老十喜歡哪家的姑娘,用實際行動表示自己的歉意,可見老十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康熙也來了氣,心想,你自己沒本事製住府裏的福晉,眼紅我也就算了,當爹的不和你一般見識,可見過眼紅的,沒見過眼紅都能眼紅的這麼二百五的,自己與後宮聯絡感情礙他什麼事了!
康熙心想,滿蒙聯姻的多了,太後跟前哭訴的蒙古女人一大把,從裏麵隨便挑一個出來,絕對都比其木格凶悍,可結果怎麼樣,還不是一樣的哭鼻子!看來關鍵根源還在男人身上,曾經有段時間,康熙還以為老十是否有什麼難言之隱,在其木格麵前抬不起頭來,好幾次都想招太醫問話,好在老十府裏總算誕生了一名小阿哥,雖然夭折了,但總算安了康熙的心。既然排除了隱疾,那就是老十自己有問題了。於是,一氣之下康熙認為老十的不幸婚姻都是咎由自取,與他毫無幹係,幹脆甩手不管了。
雖然如此,但每次邸報送來後,康熙還是會習慣性的問一句:“有十阿哥的信件沒?”
這次也不例外,康熙一邊隨手翻著後宮的幾封信函,一邊漫不經心的問道。
“回主子,有一封十阿哥的信,不過不是府裏的,是九阿哥的。”李公公一邊移著燭台,一邊回稟道。
康熙乍一聽,心裏覺得痛快啊,一想到老十失望的樣子,康熙就覺得解氣。
不過稍一思量後,便不由皺起了眉頭,雖然老十和九阿哥關係密切是家喻戶曉的事,但老十才出京兩月不到,九阿哥這就巴巴的寫信過來,還在自己眼皮底下,似乎也太不知道避諱了。
康熙翻了翻案桌上的信函,問道:“有九阿哥的請安折子沒?”
李公公小心翼翼的回道:“九阿哥的請安折子前天隨八阿哥的一起送來的。”
康熙心想,那就是有事了,當然也不排除老十心裏不爽,請九阿哥幫著作弊。
“派人去十阿哥處仔細盯著,有反常狀況立即來報。”康熙敲了敲桌子,又補充道:“讓京裏的人打探一下,十阿哥府最近有沒有什麼異樣。”
小英子拿了信函歡天喜地的跑來討賞,誰知卻鬧了場大烏龍,文盲就是吃虧啊!
老十倒沒康熙想的那麼失望,照他對其木格的了解,除非自己回京好生賠罪,並夾著尾巴做人混些日子,否則其木格心中的怨氣是絕對不會消除的,其木格怨氣不消,自然也就不會寫家書了。
再說,他原本以為的也就是徐公公背著其木格打的小報告。
但見著信件來自九阿哥,老十的心不由一寒,心道,皇阿瑪最不喜皇子結黨,九哥怎麼會這時節給自己寫信,十有八九是其木格鬧出了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