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積極(1 / 2)

北京城和廣州城是一片忙碌,而呂宋也沒閑著, “大清暨西洋各國外貿懇談會”的籌備工作正緊鑼密鼓的開展著…

不錯,大夥沒看錯,座談會已經從大清和西班牙的雙邊會晤發展到了大清與西洋各國的多邊座談。

原本弘暄隻打算邀請西班牙商會成員到會,但看了廣東海關送來的資料後,便決定將邀請範圍擴大,畢竟根據海關記載,英國與大清的貿易好似占了最大比例,想了解全麵準確的信息,似乎不能拉下英國人。

於是,在其木格的指導下,弘暄便給徐大強去信,叫他找十三洋行的行商商量一下,擬定一個外商邀請名單,但一定要包括英國、荷蘭、葡萄牙和法蘭西這幾個國家,當然,英國東印度公司是必不可少的,一共給了15個名額。

這外方人員一增加,中方人員便顯得過於單薄了,而且還全是門外漢,沒一個懂行的,於是,弘暄索性又叫徐大強會同廣州鋪子的掌櫃,商量出一份中方赴會人員名單來,入選條件是廣東和福建兩省的、有實力的、從事對外貿易的商家,人數分別控製在10名左右,最多各不超過15名。

這樣一來,光派發通知的時間就比預期要長了許多,因發往馬尼拉的邀請函已經發出,因此,又趕緊補發了大會延期通知以及致歉函…雖然邀請函冠的是老十的名字,但具體辦事人員卻是弘暄,因此弘暄這些日子忙得不可開交,副手安安也是忙得腳不沾地。

其木格本想插手,卻被老十製止了,“他們也不小了,由著他們去。” 唉,在古代就是不好,兒童期太短了

其木格沒徒勞去爭取,在弘暄如此繁忙的情況下,老十依舊命令弘暄每日上午必須到軍營報道,其木格幾次抗議皆判無效,有這樣強勢的爹,為了家庭穩定,其木格這個當娘的除了在一旁默默給予支持別無他法。

要說這次,其木格的確是給弘暄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不僅出謀劃策,還慷慨解囊,表示願意讚助大會全部開支,大方的讓人不敢相信,連老十都確認了兩次,反複問道:“不從弘暄月錢裏扣?”得了其木格的肯定答複後,老十看著一臉喜色的弘暄,還不忘上點眼藥,“酸奶作坊好像賺錢了啊…”

急得弘暄趕緊解釋,“全花了,沒剩幾個了,在馬尼拉建作坊還得用銀子呢…”

而老十的挑撥壓根就沒起作用,其木格無所謂的大手一揮,“弘暄就是賺了一座金山,這大會的所有花費還是包在我身上!”

在老十和弘暄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的錯愕眼神中,其木格動情的表白著:“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隻要是為國為民的事,散盡家產,那個,散盡大部分家產,我都絕不皺半點眉頭。”

本來老十和弘暄聽得想發吐的,但其木格很小人的即使添加上了“大部分”這個定語,父子倆便改成眼部運動了…

雖然花的不是弘暄的私房錢,弘暄並沒因此而極盡奢華,邀請了安安,繼續著精打細算的本事。

因老十不同意將洋人朝軍營裏引,村子裏也住不下,小小的市集也沒像樣的場所,安安便慫恿老十拉了一幫士兵在港口附近整平了一塊地,然後預先獲得了老十的應允,屆時從軍營免費借帳篷,並請兵士們幫忙搭起來,裏麵的簡單擺設也隻能到時候從兵營裏借了,總之,整個住宿和會場的風格朝樸實大氣上走,這氛圍其實也是被逼出來的,弘暄倒想放些奢華的擺設,可得有地方借啊…

對於吃食,弘暄準備借鑒熱河巡獵招待蒙古人的辦法,直接上燒烤,反正府裏這次帶了蒙古人來的,雖然一路上暈船暈得厲害,但如今早精神抖擻了…

這裏不是草原,不怎麼產羊,豬肉也不怎麼富裕,說白了,就是肉類價格貴,因此弘暄便建議全部烤海鮮,然後配以酸奶…

安安對變相給酸奶打廣告倒沒意見,反正這段時間與前山寨往來頻繁,到時叫人多稍點奶粉子來就行,而且帶到呂宋來的蒙古人中也有會做的,不愁沒師傅,但蒙古人會烤海鮮嗎?

聽了安安的疑問後,弘暄想了想,還是認為自己的提議可行,“萬變不離其宗,反正就是那麼個烤法,找兩會弄魚的婆子負責佐料,應該沒問題。”

於是,其木格又借了兩個廚娘和五個蒙古人給弘暄演練。

這日午後,弘暄和安安正在請老十和其木格品嚐最新出爐的烤魚,以給出指正,不想卻得到報告,“啟稟王爺,參加大會的洋人來了。”

雖然離開幕還有20多天,但這年頭,路上時間不好準確估算,因此許多人都會提前上路,有那謹慎的,還可能提前一個月起程,因此,大家都沒覺得奇怪,老十不在意的吩咐道:“去軍營領帳篷吧,洋人嘛,就先帶他們逛逛鎮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