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的人生收獲多8(2 / 3)

接著,他拿來了種子分給每一個孩子,並說:“誰用這種子培育出的花朵最美麗,誰就將成為王位的繼承者。”

到了國王規定的日子,孩子們端來了一盆盆鮮花。這些花姹紫嫣紅,爭奇鬥豔。在這麼多孩子中,隻有一個孩子拿了一個無花的花盆。他十分慚愧地告訴國王,他是如何精心培育這花的種子,而種子卻不發芽。

國王笑了,拉著他的手對大家宣布:“這就是我的繼承人,因為我給大家的種子都是煮熟了的,怎麼會開花呢?”

這個故事,對於心眼越來越活的現代人來說,寓意是十分深刻的。現代人的心理,就像故事中大多數的孩子一樣,想把自己裝扮得很完美、很無瑕,而現實的真相,可以忽略。本來很簡單的事情,某些人為了把事情做得達到自己理想的狀態,把它搞得十分複雜。這世界原本是簡單的,卻讓有些人把它搞得似乎到處是機關、到處是陷阱。

但是,無論世界怎麼發展,怎麼變化,誠實、真、善、美是不能丟掉的,這些才是人類最真實的東西,是亙古不變的。

頓悟舍得:

“餡餅”與“陷阱”隻有一詞之差,我們的得與失也隻在一念之間。麵對眼前的誘惑,一定要保持理智,逾越道德的邊界,你再聰明也不會受人歡迎。

5.處處怕吃虧,成不了大事業

在人生的曆程中,吃虧與受益是一種互為存在、互為因果的東西。一個人不能事事隻想著受益,更不能時時怕吃虧。事事怕吃虧,處處怕吃虧,斤斤計較,算盤頂著腦門算的人,成就不了什麼大事業。華人首富李嘉誠曾說:“有時看似是一件很吃虧的事,往往會變成非常有利的事。”

東漢時期,有一個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時任太學博士。他為人忠厚,遇事謙讓。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進貢的活羊賜給了在朝的官吏,要他們每人分得一隻。

在分配活羊時,負責分羊的官吏犯了愁: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麼分群臣才沒有異議呢?這時大臣們紛紛獻計獻策,有人說:“把羊全部殺掉吧,然後肥瘦搭配,人均一份。”也有人說:“幹脆抓鬮分羊,好不好全憑運氣。”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爭論不休時,甄宇站出來了,他說:“分隻羊不是很簡單嗎?依我看,大家隨便牽走一隻羊,不就可以了嗎?”說著,他就牽了一隻最瘦小的羊走了。

看到甄宇牽了最瘦小的羊,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專牽最肥壯的羊,於是,大家都挑最小的羊牽,很快羊都被牽光了,但是每個人都沒有怨言。

後來,這事傳到了光武帝耳中,甄宇因此得了“瘦羊博士”的美譽,稱頌朝野。不久,在群臣的推舉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為太學博士院“院長”。從表麵上看,甄宇牽走了小羊吃了虧,但是,他卻得到了群臣的擁戴以及皇上的器重。實際上,甄宇是得了大便宜。所以,“吃虧”雖然意味著舍棄與犧牲,但也不失為一種胸懷、一種品質、一種風度。

在商界,大概沒有人能信服“好漢要吃眼前虧”這個道理。商道的核心是利潤,吃虧與之格格不入。然而,許多大商人卻因“吃虧”而發跡。

二戰時期,聯合國還在醞釀籌劃之中。當時,這個全球性組織,竟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剛剛成立的聯合國機構還身無分文。讓世界各國籌資吧,負麵影響太大,聯合國為此一籌莫展。

聽到這個消息後,美國著名財團洛克菲勒家族經過商議,便馬上果斷出資870萬美元,在紐約買下一塊地皮,無條件地贈與了當時的聯合國。同時,洛克菲勒家族將毗連這塊地皮的大麵積地皮也全部買了下來。

對於洛克菲勒家族的這一出人意料之舉,當時許多美國大財團都吃驚不已。許多財團和地產商甚至嘲笑說:“這簡直是愚蠢之極!這樣經營不到十年,著名的洛克菲勒財團便會淪為貧民集團!”但出人意料的是,聯合國機構剛剛建成完工,毗鄰的地價便立刻飆升起來,相當於捐獻款的數十倍、上百倍的巨額財富源源不斷地湧進了洛克菲勒家族財團,這種結果令當初嘲笑和譏諷的人們目瞪口呆。

洛克菲勒家族當初的虧吃得也確實有點大,但誰知道這卻是一種大風度、大智慧、大膽識。捐獻的結果讓自己大獲其利,真可謂名利雙豐收。

由此可見,吃虧也是一種策略。

頓悟舍得:

事事怕吃虧,處處怕吃虧,斤斤計較,算盤頂著腦門算的人,成就不了什麼大事業。華人首富李嘉誠曾說:“有時看似是一件很吃虧的事,往往會變成非常有利的事。”

6.寧可自己吃虧,也不可虧待幫助過你的朋友

人人都知道“熟人好辦事”的道理,熟人之間常來常往,在頻繁的接觸中,彼此都有相當的了解,信任度慢慢提高,彼此之間的感情也會慢慢加深。但大多數生意人更願意與生人做生意,因為這樣抬價殺價更易於實行,沒有臉麵上的考慮;與熟人之間做生意卻要考慮麵子和交情。其實,如果從錢財的角度來看,的確是少賺了,但從人情的角度來說,卻賺足了。

如果隻重金錢不顧情麵,恐怕誰都做不好生意。清朝紅頂商人胡雪岩對這種事情可謂看得很清楚,做得也很漂亮。

胡雪岩費盡千辛萬苦,與洋人做成了第一筆絲生意,足足賺了十八萬兩銀子。本來這筆錢可以還上當初開錢莊借下的債務,但他考慮到,在這筆生意中,漕幫首領尤五、洋商買辦古應春、湖州“戶書”鬱四以及絲商巨頭龐二等人也都幫他花了不少心思,自己必須給他們“分利”。本來生意期間的應酬開銷就不少,如今他把賺來的錢又一筆一筆地分給了這些人,還使自己落下萬把兩銀子的虧空。

當時古應春表示自己的一份可以不必計算在內,但胡雪岩認為,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對合作夥伴之間的交情也必須涇渭分明,生意歸生意,感情歸感情,才有長久相交的基礎。朋友之間如果這種賬算不明白,日後必“賬纏賬”,越纏越難理清,最後連朋友都沒得做了。於是他仍然將古應春應得的一萬五千兩銀子劃到了對方的名下。

胡雪岩這麼做,不僅使他的合作夥伴及朋友們看到了在這樁生意的運作中,他顯示出來的足以服眾的才能,更讓朋友們看到了他重朋友情分,可以共患難、共安樂的義氣。且不說這樁生意使胡雪岩積累了與洋人打交道的經驗,和外商取得了聯係並有了初步的溝通,更為他後來馳騁十裏洋場和外商做軍火生意以及借貸外資等打下了基礎。同時,通過這樁生意,他與絲商巨頭龐二結成了牢固的合作夥伴關係,建立了他在蠶絲經營行當中的地位,為他以後有效地聯合同業,控製並操縱蠶絲市場創造了必不可少的條件。

僅僅從這分、付之間顯示出來的重朋友情分的義氣,就使他得到了這些來頭不小的朋友和幫手,其“收益”實在不可以金錢來衡量。胡雪岩日後所有的大宗生意,都是在他們的幫助下做成的。可以說,在這一筆生意上,胡雪岩的“錢財賬”是虧了,而“人情賬”卻是大大地賺了一筆。

現實生活中,我們在經營自己的事業時,也應該像胡雪岩那樣,不僅要把每一筆錢財賬算清,也要在心裏把人情賬算清,有時寧可虧了自己,也不能虧待幫助過你的朋友。因為前者的數目是有限的,後者卻能給你帶來無盡的機會。

頓悟舍得:

正所謂:親兄弟,明算賬。在生意中,對合作夥伴之間的交情必須涇渭分明,生意歸生意,感情歸感情,才有長久相交的基礎。我們在經營自己的事業時,不僅要把每一筆錢財賬算清,也要在心裏把人情賬算清,有時寧可虧了自己,也不能虧待幫助過你的朋友。

7.不是自己的不要拿,隻抓屬於自己的錢

金錢具有誘惑力,尤其在經商過程中,時刻麵對金錢的衝擊,很容易見財起意,犯下過錯。經商者一定要堅定正確的經營理念,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隻抓屬於自己的錢,而不抓不屬於自己的錢。猶太人在這方麵就做得非常好。

猶太人在追求財富方麵沒有止境,這一點世人皆知。然而,猶太人追求財富的前提是,他們要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光明正大地賺,在猶太人的眼中,拿不義之財就會受到神的懲罰。

有個猶太婦女購買東西,當她從百貨公司回到家裏從袋中取出東西時,忽然發現裏麵有一枚戒指。她並沒有買這個東西,她把此事告訴了小兒子,並帶著孩子一並去找智者,請教怎樣處理此事。

智者給他們講了《猶太法典》中的一則故事:有位猶太人平日靠砍柴為生,每天要把砍的柴從山裏背到城裏去賣。猶太人為了節省走路的時間,以便研究《猶太法典》,決定買一頭驢來代步。

猶太人向阿拉伯人買了一頭驢牽回家來。徒弟們看到猶太人買了頭驢回來,非常高興,就把驢牽到河邊去洗澡,結果驢脖子上掉下來一顆光彩奪目的鑽石。徒弟們高興得歡呼雀躍,認為從此可以脫離貧窮的樵夫生活,專心致誌地研讀《猶太法典》了。

可是出乎徒弟們意料的是,猶太人領他們趕快去街上把鑽石還給了阿拉伯人。猶太人說:“我買的隻是驢子,而沒有買鑽石,我隻能擁有我所買的東西,這才是正當行為。”

阿拉伯人非常驚奇:“你買了這頭驢,鑽石是在驢身上的,你實在沒有必要拿來還我,我不理解,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猶太人回答:“這是猶太人的傳統,我們隻能拿支付過金錢的東西,所以鑽石必須歸還給你。”

阿拉伯人聽後肅然起敬,說:“你們的神必定是宇宙最偉大的神。”

聽罷這則故事,婦人立即決定回去把戒指還給百貨公司,但不知如何解釋,智者告訴她:“不知道戒指屬不屬於百貨公司。如果對方問到你退還戒指的原因時,你隻需說一句話就行:‘因為我們是猶太人。’請帶著孩子一塊去,讓他親眼目睹這件事,他一定會對自己母親的正直與偉大永生不忘。”

從此故事可以得到啟示:金錢對靈魂很具有誘惑力,而要抵禦這種誘惑必須做到非常有原則。

如果民族的靈魂變肮髒了,民族就會徹底完蛋。猶太人的生存經曆是一麵明鏡,值得全人類學習和借鑒。靈魂的純潔是最大的美德。經商者應當牢記,是自己的才能拿,絕不貪圖不義之財!

頓悟舍得:

經商者一定要堅定正確的經營理念,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隻抓屬於自己的錢,而不抓不屬於自己的錢。

8.吃虧是一種能舍也能得的人生境界

花兒會苦爭春色,雨兒會在自由落體時搶跑道,鳥兒會爭著丈量天與地的距離,萬物自有競爭法則的存在。務實的生活中,我們人類自然也會有狹路相逢的時候。古人對我們說:難得糊塗,吃虧是福。凡是能吃虧的人,必有寬廣的胸懷和超人的智慧,就像麵對“舍”與“得”時,能舍的人,才能真正地得,能吃虧的人才能成為大贏家。

能吃虧是一種睿智、豁達,它能給你帶來無盡的財富,參透其中道理的人會這樣書寫人生:

日本有一個叫島村方雄的人,他從銀行貸來一大筆錢作為原始資本,在麻繩原產地大量采購麻繩,然後再以收購價售出。整整一年,島村先生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全都搭了進去,麻繩生意客戶也不少,卻沒賺一分錢,連養活自己的錢都是他在別的地方打工掙的。有人就問他,這樣子按收購的價格賣給別人,一分錢也不掙,白白地為別人服務,你不是吃虧了嗎?島村隻是笑了笑,繼續做著他的事業。漸漸地,他的“投資”終於換來了回報:“島村的繩索確實便宜”的名聲被大家傳開來,一時間他的訂單鋪天蓋地地湧進來。

島村心裏有底,一直這樣按原價賣出他並不賺錢,到了第二年,他拿著訂單和售貨單,對繩索的生產商說:“我投入了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為你們拉了這麼多客戶,但我至今一分錢也沒賺過你們的!”為了穩住島村的“客源”,廠商決定讓利,把每條繩索價格降了五分。後來,島村又和客戶見了麵。客戶看了收據後,十分吃驚,因為天底下竟然有人願意一年之內白白為大家服務而不賺分文,真不可思議。大家認為這樣好的服務不好找,心甘情願地把售價提高了五分。

這樣從第二年起,島村一條繩索就賺了一角錢,就這樣他每天仍保持著一千萬條的訂單,利潤高達一百萬日元。從零利潤到日進百萬,幾年後,他就成了日本的“繩索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