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道全集:生活中的狼性法則8(1 / 3)

第七章 耐性十足,等待機會

命中注定我將處於孤獨、荒涼與寂寞中,我學會了忍耐,我盤踞荒原一角,養精蓄銳,屏息以待,終有一刻激情與體能會全麵爆發,支持我那勇猛一擊。

我在無邊無際的荒原,任風吹雨打,默默向前疾馳,偶爾仰天長嘯,要嘶裂夜晚的暮色,回音響徹大地!

[BT1]狼性忍耐

[BT3]狼道之三十六:

[BT2]享受孤獨滋味

從狼性的忍耐中,我們學會要在孤獨中享受。

在晨曦初照的黎明、夕陽西下的黃昏,或是萬籟俱寂的黑夜,獨自走進孤獨,便深深地體會到孤獨是一種美麗。隻有在孤獨中,一切才是真實的。笑容是對自己的,哭泣是對自己的,淡淡的惆悵是對自己的,甜甜的喜悅是對自己的。那時才能輕輕梳理如夢如煙的往事,讓莫名的疲憊、無謂的憂傷在身後如潮水般徐徐退去,讓往日飄忽不定的眼神清澈如水,讓焦躁不安的麵孔寧靜似月。也隻有在孤獨中才能把自己融入自然,完美地領略春花的絢麗、夏風的濃烈、秋色的清幽、冬雪的晶瑩,懂得珍愛生命,善待朋友。

人人都應跟上時代的潮流,否則會落伍,會寂寞。但是在跟蹤時代腳步的同時,更要能經常保持一份置身事外的旁觀者的冷靜,才可以知道真正的方向,而在適當的時候,對這時代真正有所貢獻。

人生本來就注定要到處漂泊的。因為我們有兩隻腳,有一個會幻想的腦子。不要把“漂泊流浪”當作是一種可憐的字眼,它正是我們所有人類一生的寫照,也是我們應該鼓起勇氣去追尋的一種生活。

能在孤獨寂寞中完成使命的人即是偉人。如果你領略過真正的孤獨與寂寞,而且你曾經用自己的力量戰勝孤獨寂寞,而找出自己的路,有了自己的創造與成就,你就可以相信,孤獨與寂寞並不如你所以為的那樣可怕,因為它對你有激勵的作用。

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什麼都沒有興趣。能夠對一件事物熱衷地去愛好,去鑽研,而不願把時間浪費在其他任何一件事情上的人,他不但不怕孤獨,有時反而喜歡孤獨。

能夠在單獨一個人的時候,不覺得孤單;在冷清的時候,不覺得寂寞;在空閑的時候,不會無所事事,所靠的是內心的豐富與充實。

人與人之間在有形的親密之下,還是有著無形的距離的。而且這距離有時很遠,但是,我們不必為這距離而覺得悲觀,我們隻是必須承認這是一些事實而已。一個人能承認事實,就會有力量去麵對事實,能麵對事實,就不會覺得寂寞是可怕的了。

愛靜的人對寧靜的要求,正是為了要找到自己,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使自己不再寂寞。

因為我們總固執自己的成見,因為我們很少用同情和愛心去為別人設想,所以我們才容易陷於孤立和寂寞。

一個人沒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忙得沒有機會麵對自己,可能更加孤單。

每一個人的寂寞都是與生俱來的。除非你不去深想,除非你以表麵上的熱鬧為滿足,否則你總難免會感覺到,即使是在熱鬧繁華之中,你仍是孤零零的一個。

一個人的寂寞,不是名譽地位或有形的幸福所可以消除的。往往我們感到的是靈魂上的寂寞,是有苦有樂無處申說的寂寞,是沒有人能真正懂得我們內心苦樂的寂寞。

學會享受孤獨,就會在滄海桑田的變遷中收集新綠。與其讓生命在無休止的紛爭中窒息,何不置身孤獨,漂洗心扉,淨化靈魂。如果一定要登上絕頂才能見到日出的輝煌,不如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山腳的溪邊,看映在水中半殘的虹;如果一定要似夜鶯的歌唱才能打動別人,不如孤雁一叫,劃破天空的寂靜。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需要適當地享受孤獨,太嘈雜的生活會讓人疲憊不堪,太煩瑣的事情會使人精神恍惚。

貝多芬一生孤獨,正是如此成就了他偉大的事業。《命運交響曲》中的每個音符,無不奏出了他的心聲,他是以另一種方式去扣響人們的心扉,告訴人們他在孤獨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伯牙在鍾子期死後,享受著孤獨,不然他早就另尋知音了。這樣後人就無從領略伯牙古曲的美妙。

陸遊晚年在山陰閑居二十年之久,存詩九千餘首。雖然他懷著“但悲不見九州同”的遺憾結束了作為詩人的一生,但正因為他二十年的獨處,才為中國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

當自己真正靜下來的時候才會知道孤獨的時候人更冷靜,也更自信,孤獨的世界隻有自己,那才是一個真正屬於自己主宰的世界。

擁有孤獨是一種感受,善待孤獨是一種境界。讓我們在孤獨中思考得失,咀嚼成敗,展望未來!

[BT3]狼道之三十七:

[BT2]咬定青山不放鬆

狼的耐性就是這種咬定青山不放鬆式的恒定。

意誌的忍耐能發揮出神奇的功效。在別人都已停止前進時,你仍然堅持著;在別人都已失望放棄時,你仍然進行著,這是需要相當的勇氣的。使你超乎尋常的,正是這種堅持、忍耐的能力,這種不以喜怒好惡改變行動的能力。

忍耐的精神與態度,是許多商人獲得成功的關鍵。

行銷產品時,不管對方的人怎樣傲慢無禮,總不要憤怒而返,這種商人才能得到勝利。一次行銷不成,兩次、三次、四次,最後,對方不但要欽佩他的勇氣與決心,還會感受到他的忍耐與誠懇的精神,從而成全他,照顧他的生意。

在商界中,能做最多生意的,有最多主顧的,行銷最多商品的,是那種不灰心、能忍耐,不在回答中說出“不”字來的人,那種有忍耐的精神、謙和的禮貌,足以使別人感到難拂其意、難為其情的人。一受刺激就不能忍耐的人,不會有大成就。

做我們所高興的事,做我們所喜歡的而感到熱忱的事,這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全神貫注地去做那種不快的、討厭的、為我們的內心所反對的,而同時又因為別人的緣故不得不去做的事,卻是需要勇氣,需要耐性的。

肯德基炸雞連鎖店的創辦人桑德斯上校的故事也許更有說服力。

桑德斯上校65歲時才開始從事這個事業,是什麼原因使他終於拿出行動來呢?因為他身無分文且孑然一身,當他拿到生平第一張救濟金支票時,金額隻有105美元,內心實在是極度沮喪。他不怪這個社會,也未寫信去罵國會,僅是心平氣和地自問這句話:到底我對人們能做出何種貢獻呢?我有什麼可以回饋的呢?隨之,他便思量起自己的所有,試圖找出可為之處。頭一個浮上他心頭的答案是:很好,我擁有一份人人都會喜歡的炸雞秘方,不知道餐館要不要?我這麼做是否劃算?隨即他又想到:要是我不僅賣這份炸雞秘方,同時還教他們怎樣才能炸得好,這會怎麼樣呢?如果餐館的生意因此而提升的話,那又該如何呢?如果上門的顧客增加,且指名要點用炸雞,或許餐館會讓我從其中抽成也說不定。好點子固然人人都會有,但桑德斯上校就跟大多數人不一樣,他不但會想,且還知道怎樣付諸行動。隨之他便開始挨家挨戶地敲門,把想法告訴每家餐館: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雞秘方,如果你能采用,相信生意一定能夠提升,而我希望能從增加的營業額裏抽成。很多人都當麵嘲笑他:得了罷,老家夥,若是有這麼好的秘方,你幹嘛還穿著這麼可笑的白色服裝?這些話是否讓桑德斯上校打退堂鼓呢?絲毫沒有,因為他還擁有天字第一號的成功秘方,那就是能力法則,即指不懈地拿出行動:在你每當做什麼事時,必得從其中好好學習,找出下次能做得更好的方法。桑德斯上校確實奉行了這條法則,從不為前一家餐館的拒絕而懊惱,反倒用心修正說詞,以更有效的方法去說服下一家餐館。

在被拒絕了整整1009次之後,桑德斯上校才聽到了第一聲“同意”。

在曆經1009次的拒絕,整整兩年的時間,有多少人還能夠鍥而不舍地繼續下去呢?真是少之又少了,也無怪乎世上隻有一位桑德斯上校。

如果你好好審視曆史上那些成大功、立大業的人物,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輕易為拒絕所打敗而退卻,不達成他們的理想、目標、心願就絕不罷休。

迪斯尼為了實現建立地球最歡樂之地的美夢,四處向銀行融資,可是被拒絕了302次之多,每家銀行都認為他的想法怪異。而今天,每年有上百萬遊客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迪斯尼歡樂,這都源於一個人的決心。

沒有忍耐精神,就不能成就大的事業。懦弱、意誌不堅定、不能忍耐的人,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與欽佩。隻有積極的、意誌堅強的人,才能得到人家的信任;而要是沒有人家的信任,則事業的成功是很難期待的。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忍耐不失為一種技巧,一種行銷策略。再看看下麵的例子。

成功故事一:成功在於再堅持

從求職的屢敗屢戰,到意外事故造成殘疾,從奇跡恢複到再上職場,經曆了同齡女孩難以承受的磨難之後的曹某,終於從第一份隻有400元月薪的工作拚搏到了年薪可觀的跨國公司中國區市場總監。

1994年,求職遠比現在容易,但作為上海第一所民辦大學的第一批畢業生,曹某還是遭到了空前的冷遇。“你是什麼學校的?”“杉達大學?讀兩年算什麼大學?”這是她在一次次招聘會上尷尬麵對的“慣常待遇”。被拒絕得多了,她甚至央求用人單位:“我不要工資,你們就讓我先做一陣,看我有沒有能力。”

總算,一家民營企業向她打開了職業生涯的大門——月薪400元的跑街小姐。第一天上班,上司就下達任務:3天裏把幾百種商品及其價格、底線價和性能背到滾瓜爛熟。曹某咬牙頂住了壓力,一個星期就熟悉了業務,一個月後業績已超過老業務員,3個月後,她被聘為市場經理助理,月薪翻了一番。

就在她享受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並將再次被提升的前夕,意外突然降臨。因不慎落進路麵開挖留下的深坑,她的右腦遭受嚴重外傷,開顱手術後整整昏迷了6天6夜。生命僥幸留下了,但容貌不再。右腦凹陷進巴掌大的一塊,神經損壞讓她雙眼斜視,左手不能上舉,左腿不能行走,被鑒定為殘疾。當從那麵被父母藏了兩個月的鏡子裏看到一個光著頭、癟著腦袋、斜著眼的醜八怪時,經曆過那麼多次求職失敗都從來沒掉過淚的曹某哭了:誰還會要一個殘疾人?誰還會用一個醜八怪?媽媽將她摟在懷裏:孩子,堅持住,還有機會!

就衝母親這句話,原本遵醫囑要靜臥一年半的曹某兩個月後就下床,開始了嚴酷的肢體康複訓練。這個曾經被宣判將終身成為植物人的女孩,半年後,眼睛和左邊肌體奇跡般地基本恢複正常。

她興致勃勃地準備回公司上班,卻發現自己早在事故發生不久就被解雇了。她轉而報考公務員,一個月發瘋似的複習,卻差了1分。好在,生死之關的考驗已把曹某的神經鍛煉得更加堅強,戴上假發,她又一次站在了求職的起跑線上,隻是這一次,難度更高。為了避免用人單位的憐憫,她隱瞞了自己所遭受的意外和病痛,任由履曆留下一段沒有解釋的職業空白。

碰壁再碰壁後,機會終於出現了。這一次,還是少有女孩問津的銷售工作,月薪500元。新行業是信用風險控製服務,對曹某而言是一片全新的領域,她邊學邊做,補上了外貿、營銷、財務、法律、心理學等多種知識和英語、電腦技能,銷售額也節節攀升。1998年底,因業績顯赫(一月個人接單幾十萬美元),她被提升為美方駐中國首席代表。2001年她又被另一家跨國集團聘為中國區市場總監並任職至今。

成功故事二:再堅持一下

約翰經營了一家公司,他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可他不願待在家裏過悠閑的生活,他每天都要到公司去轉轉。他有個很古怪的習慣,就是喜歡趴在門縫邊看他的員工都在幹些什麼,或者幹脆不敲門就直接闖進去,弄得員工們都很尷尬,可老約翰卻哈哈大笑起來。他對公司裏的員工很是和善。哪位員工沒把事做好,他總是走過去說:夥計,別灰心,再堅持一下準能成功。然後在這個員工的肩上拍一拍。

有一天,公司新產品研發部的傑克走進了他的房間。米黃色的地板一塵不染,室內的景致錯落有致。老約翰坐在辦公桌前,腦門被射進來的陽光照得油光發亮,他的孫子靠在一旁的安樂椅上,擺弄著一張畫報。傑克心想,這個老頭有什麼本事,擁有這麼多的財富。我什麼時候能有這麼大的房子啊。這次他來是為新產品研發的事,他說:董事長,很抱歉,新產品研製實驗失敗了。老約翰不慌不忙地說:來來來,有什麼事坐下再說。他指了指一旁的椅子,有什麼困難,堅持一下,或許就會成功的。傑克沮喪地說:都一百多次了,我看就算了吧。約翰朗朗一笑:小夥子,我讓你任主管就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別灰心啊!傑克覺得自己實在無計可施了,隻得說:你再換個人吧,我實在是沒辦法啊。我已盡力了。老約翰朝椅背上靠了靠:還是讓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我27歲那年,還一事無成。我就不斷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能成功的。就這樣三年過去了,我終於研製成功了一種新型的節能燈。但是,你知道,下一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需要資金來把它推向市場。可我那時還一事無成,那來資金?不過我終於說服了一個銀行家為我的燈投資。下一步好像就開始等著回收大把大把的鈔票了,可是不是這麼回事。很顯然,這種燈一旦投放市場,其他的燈類銷售就會受到影響。別的燈具公司就開始百般阻撓。不幸的是我又得了病,醫生要我住院治療。這就給了他們可乘之機。我躺在床上毫無應對之策。這時其他燈具公司又在報上說我得了不治之症,很可能活不久了,投資節能燈純粹是為了騙銀行家的錢。更糟糕的是,這位銀行家相信了報上的消息,撤消了投資。這對我簡直是最大的打擊。在我一再的堅持下,醫生同意陪我去見銀行家。我在他麵前必須堅強:先生,你相信報上的消息哦?我擺了個瀟灑的姿勢。他看到我的精神這麼好有點動搖了。你知道下麵的事就好辦多了,最終我又說服了他。可當他剛走出去,我就一下子癱倒在地,醫生馬上把我送到了醫院。就這樣才有了今天的一切,你還要放棄嗎?……

誰能有不懈的熱情?當你將長久的熱情投入到你的工作中的時候——你就成功了。愛迪生十年的熱情凝結成蓄電池的能量,拜倫的嘲諷澆不滅的熱情,鑄煉出一首首不朽的詩篇。這是源於熱情的堅持,一種強烈而真摯的追求,它引導無悔的追隨者走向成功。

如果說上麵一種是出於最熱切的愛,那麼,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司馬遷忍辱著《史記》便是出於最堅忍不拔的反抗了。他們的堅持是被壓迫意誌的燃燒,是一場無聲的激戰。他們緊握著“堅持”最有力的武器,於是,他們勝利了。勾踐擊敗了仇敵,司馬遷贏得了曆史。他們的高峰是忍耐和堅持不懈堆積的成果。

堅持,還是一種最神奇的法力。它不是讓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了嗎?它不是使駑馬變得和騏驥一樣能幹了嗎?堅持使弱者堅強,引領著愚人走向智慧的殿堂。

人生的真正樂趣在哪裏?是存在於功成名就的那一瞬間嗎?不是。人生的真正的樂趣,存在於為事業、為正義堅持不懈的奮鬥過程中。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是失敗嗎?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是終其一生而沒有不屈不撓地奮鬥過。一個人、一件事的成敗得失,其實算不了什麼。功利主義者認為成敗得失乃生命中首要之處,那就讓他們抱著他們的信條執迷不悟吧。人生最強的意誌力在於:決不輕言放棄。如果你從未被艱難困苦嚇倒,那麼當你走盡人生道路的那一刻,你才可以說,你問心無愧。

[BT3]狼道之三十八:

[BT2]待時而動

在北美的曠野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一群分散的狼突然向一群馴鹿衝去,引起馴鹿群的恐慌,導致馴鹿紛紛逃竄。這時,狼群中的一匹劍手會斜刺裏衝到鹿群中,抓破一頭馴鹿的腿。狼群之所以選中這頭馴鹿,也許就是因為它們發現它的某些特點易於攻擊,隨後這頭馴鹿又被放回歸隊了。奇怪的是,當狼群攻擊鹿群中的一頭馴鹿時,周圍那強健的馴鹿並不援救,而是聽任狼群攻擊它們的同胞。這樣的情況一天天地加重,受傷的馴鹿漸漸失掉大量的血液、力氣和反抗的意誌。而狼群在耐心地等待時機,他們定期更換角色,由不同的狼來扮演劍手,使這頭可憐的馴鹿舊傷未愈又添新創。最後,當這頭馴鹿已極為虛弱,再也不會對狼群構成嚴重的威脅時,狼群開始全體出擊並最終捕獲受傷的馴鹿。實際上,此時的狼也已經饑腸轆轆,在這種數天之後才能見分曉的煎熬中幾乎餓死。有人想問,為什麼狼群不直接進攻那頭馴鹿呢?因為像馴鹿這類體型較大的動物,如果踢得準,一蹄子就能把比它小得多的狼踢翻在地,非死即傷。耐心保證了勝利必將屬於狼群,狼群謀求的不是眼前小利,而是長遠的勝利。這種待時而動的耐性對人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