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絕技風俗(4)(1 / 3)

間或有泥土侵蝕剝落處,必有蝸篆形狀。如果有斧痕,必定是偽造品。銅器墜水千年,則純綠色,好似瓜皮,而且瑩潤如玉。未達千年,雖有青綠則不潤。現在一般人鑒別銅器是否古遠,隻以輕重而定,這是不恰當的。因為大而厚的銅器不管怎樣鏽蝕,亦不過半,銅性尚存,其重依然。小而薄的銅器,容易被蝕盡,即使擊破其某部位,也已看不見銅色,隻有翠綠透底。或者其中有一些色線,敲打時還有銅聲。如果古銅器未入水上,隻是在社會上流傳,則其顏色紫褐,有朱砂斑,放入釜中沸湯浸泡,過一段時間其斑鏽明顯者,必是久遠名貴之物。而偽造者其顏色全在外表。以上三種在水中,土中及社會上留存的古銅器,並無一點腥氣,如果是偽造品,隻需用手擦熱再磨擦銅器,則有強烈的銅腥氣味。

真假象牙鑒別法

真象牙有一些細小花紋,放在醋中浸泡一夜,它就會柔軟得如同就要腐爛一樣,可以任意製作精細工藝,製作完後,用木賊草水放慢火煮一下,就會堅硬如初。如不具備這些特性,說明不是真象牙。還有一種辦法是用醉鹵來煮象牙,它也會變軟,要恢複它的硬度,可用第一種辦法。用以上兩種辦法,便可以鑒別出真假象牙來,還可以將象製品與骨製品區別開來。

瑪瑙鑒真法

瑪瑙是稀奇珍貴之物,市場上的假貨也特多,大多數都是用精煉鬆脂加入明粉同玻璃碎成。要鑒別真偽,必須把它放在掌心中摩擦一番,其色、其形、其氣味不變者即是真品。但是,有的人認為,經摩擦,易發熱者是真品,這是誤解,不可靠。

寶石肉眼鑒別法

寶石可分為天然寶石和人造寶石兩大類,我們在選擇寶石首飾時,如何用肉眼鑒別它呢?

天然寶石一般色澤柔和、自然,色彩有時很混雜,幾種顏色共處於寶石體中,有花紋卻不規則,但很細膩。用肉眼對強光看寶石,或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鏡仔細觀察,有時可見寶石內部有如棉絮狀、網狀或樹根狀的包裹體和小裂縫,偶爾可見明顯的扁平生長線。有些寶石手感發涼、滑手,顯得潤滑像浸過油。好的寶石經研磨後具有“貓眼”和“星光”效果,即寶石中有一道白線,恰似貓在白天強光下眼中的一條白線;“星光”則是在陽光下轉動寶石,經折射的光閃閃如月夜間星星在眨眼。

而人造寶石一般顏色鮮豔、均勻、純淨。經拋光後,光澤耀眼,顏色的人工意識較強,由於加入了某些稀土元素,有單色的,如黑、紅、黃等;也有複合色,如玫瑰紅、醬紫。但絕不會出現像天然寶石幾種色彩共處於寶石體中那樣的現象。另外,有些寶石中有較為明顯的圓形小氣泡及人工合成痕跡;生長線呈線型較為明顯;顆粒較大;同一顏色規格數量較多;較為堅硬,一般在莫氏六級以上,用刀刻不動,相反,這些石頭能在玻璃上劃出痕跡來。

祖母綠寶石鑒定法

用碗盛滿清水,把寶石放入碗中,能使整個碗出現隱隱綠色的,是真祖母綠寶石;或者把要鑒定之寶石放入銅盆中,四周用紙圍好,用火點燃白紙,若能使火變成綠色的,是真祖母綠寶石;或者準備紅火炭一盆,把要鑒定之寶石放入火炭中,炭飄香氣而即刻熄滅的,是真祖母綠玉石。

水晶器鑒別秘法

水晶是珍貴、稀有的礦物。如作為精密機器的最精密部件,非它不行。

如果是真水晶,即使在六月三伏熱天氣,用舌頭舔之,其冰冷刺骨。如果不是真水晶,則無此種感覺。真水晶無論如何高級,內中總有淡淡的水暈。真水晶邊沿,光線呈純白色,假貨則無白色,而是透明如鏡。

金剛鑽石鑒別法

真的金剛鑽石,在黑暗處發出灼灼綠光,宛如電線上發出的火花。如果是假的金剛鑽石,隻能發出少量白光,甚至不發光。即使發光,也顯得很晦暗,沒有熠熠閃爍的現象。另外,金剛鑽石的硬度是最大的,分別以真假鑽石來切割玻璃,或者用兩塊金剛鑽石相互對割,其性質立即會有很明顯的區別。

真假人參鑒別法

人參是名貴藥材,用途甚大。其功能是大補元氣,固本生津、安神、治勞治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虛咳喘促、陰虛盜汗、驚悸健忘、眩暈頭痛、婦女崩漏、產後暴脫、久虛不複、四肢欠溫、陽痿遺精、尿頻遺尿、潤津消渴等。由於人參名貴,市場上常有假貨出售,必須認真鑒別。現介紹幾種人參的鑒別方法:

野山人參根狀莖上部四麵密生蘆碗,根狀莖下部具有較長的或略彎的圓蘆,俗稱“雁脖蘆”。主根上端有細密而深兜的螺旋紋,人參的年歲越久,螺旋紋越深。中部和下部一般光潔,而少皺紋,須根粗細均勻稀而長,不易折斷,軟如皮條狀,俗稱“皮條須”。須根有較多的疣狀點,俗稱“珍珠點”。商品分為1~9個等級。

移山人參體形與野山人參大同小異,但根下部比野山人參肥大,螺旋紋粗而淺,常延續到主根中部,須根略軟而珍珠點較少,細根與根須常用線紮成鼠尾狀。加工方法同野山參,功效亦同野山參,但藥力較弱,價格低。商品分為1~3等級。

園參人工培植的家種人參,稱“園參”,根狀莖上部隻有一麵或二麵生有蘆碗,蘆粗且無國蘆,主根身長,上端有粗橫紋,不呈螺旋狀,體周均有橫紋,須根形似掃帚,短而脆,易折斷,須根上的疣狀點(珍珠點)小而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