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商務起名寶典(11)(3 / 3)

(6)好不好以英文字表達,一旦登陸國外,就會有糟糕的異名。

(7)新公司名和舊公司之間有連續性。

(8)名稱和個人的行業形象不會讓人感覺矛盾。

(9)標準字很容易設計。

(10)一秒鍾之內,馬上讓人知道商店或企業在經營什麼。

商品命名規則

商品命名3種方式

一般公司的商品命名方法不外以三種方式出現:(1)對外征求——像聲寶公司,就曾“慷慨”獻出100百萬元,廣征天下好手的“神來一筆”替其企業命名,並成功地打開了新公司知名度。

(2)廣告公司——由數位創意人員,憑智慧構思。

(3)在國外,廠商命名時都會找專業的公司來企劃。這些專業命名公司裏,常常以電腦來取代大部分的人腦,像英國環球命名公司一年的營業額都在數千萬美元以上。分公司更是遍及東京、紐約、米蘭、馬德裏、漢城等地。電腦命名的代價不菲,如果隻是行銷國內品牌,一個是3萬美金,若國際行銷品牌則為5到10萬美金。專業電腦命名公司裏,真的是“藏龍臥虎”,有語言學家、撰文高手及電腦好手、議員和一些想像力特別傑出的鬼才。群策群力的結果,往往有一鳴驚人的品牌出現。

在日本,像資生堂化妝品、索尼、可爾必思、NEC、富士膠片、鬆下等知名企業都先後找過電腦命名公司替他們策劃出“發燒級”的好名。

商品命名十原則

一個好的名字,是一個企業、一種產品擁有的一筆永久性的精神財富。一個企業,隻要其名稱、商標一經登記注冊,就擁有了對名稱的獨家使用權。一個好名字能時時喚起人們美好的聯想,使其擁有者得到鞭策和鼓勵。以我國體操王子李寧的名字命名的“李寧牌”體育用品係列,寄寓了企業要以李寧的拚搏精神改變我國體育用品落後的局麵,追求世界一流產品的企業精神。“李寧牌”對於他們來說,與其說是一個商標,不如說是一個企業精神的略語。

一個知名企業的名字或名牌商標是一個企業公認的“無形”資產。利用“名氣”這個聚寶盆,聞名世界的索尼公司隻用每台37美元買進上海無線電三廠生產的收錄機,貼上自己的商標可以賣80美元一台。世界飲料業的“大哥大”——“可口可樂”的商標價值則達300億美元,占該公司財產總和的四分之三。我國的“娃哈哈”商標,僅第一年就創稅利2650萬元。這些年更是聲名鵲起,如日中天。

因而,為了使你的企業和產品有個佳名,你就必須精心推敲和策劃其名字。

(1)有備無患。

就像愛車人喜歡有備胎一樣,公司裏常常要保持一定量品牌名(已經注冊或構思中),萬一有危機出現即可隨時遞補,將風險減低到最小。

(2)不能曖昧。

椰汁是果菜汁市場中的王牌,於是成了模仿的對象。南部有一家廠商也是生產果菜汁的取名為“椰汁蜜”,無心之過惹來商標風波(就是商標跟人家類似了,麻煩馬上跟著來)。

(3)名副其實。

商品名注重一眼望穿,一秒種內讓人家知道您在賣什麼東西,較討人喜歡,也可省下很多廣告費。美國有“白色城堡”這麼個品牌,你猜它賣什麼?是家喻戶曉的內褲!一般人很難想到它會與衣服有關。而猛打廣告的“喜之郎”、“吃了再說”都明顯有吃的意境。在命名規則裏不會讓人誤想或不易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