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窮什麼1(1 / 1)

前 言

隻要你打開這本書,你不會再停止。

過去中國人全都是窮人,窮得不知道什麼叫窮。如今中國有一部分人富起來了,也終於使尚未富起來的中國人知道自己的窮,同時刺激著中國人千方百計去致富,去擺脫窮。在“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的網絡時代,在“將養豬進行到底”的大話時期,窮人需要起來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需要知窮而後勇。

窮人窮什麼?多窮才是窮?多富才是富?我們應該以一個什麼樣的評判一個人的價值?造成窮人缺錢的原因有可能是多方麵的,但沒有錢的窮人的生活卻大都是一個樣,他們都還在為生計奔波。

在同樣的社會環境中,你為什麼是窮人呢?或者,為什麼感覺自己是個窮人?誰都可以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是窮人?貧窮本身並不可怕,更可怕和可憎的是貧窮的思想,認為貧窮是自己命中注定的人,必然會在這種信念中虛度一生。

窮人常說的一句話是:“我窮的隻有時間了。”這是窮人的悲哀。時間在窮人那是不值錢的,有時甚至多餘,不知道怎麼打發,怎麼混起來才不煩。窮人並不感覺時間就是金錢,錢和時間並不直接相等,對窮人來說,需求的是錢,而不是時間!

人窮就容易誌短,人窮往往受製於人,迫於生計,很多時候隻能妥協,這一妥協又埋沒了自己的才華,錯過了發展的機會,最後隻好隨波逐流,一直窮下去。

窮人的精力往往就是無休止的事情耗光的,使他們的眼光永遠不能落到事業上來。毛澤東早就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去嚐一嚐”。不行動永遠不會有結果。

窮人的劣根性一大堆,但窮人並未停止他對致富的思考,所以書店才充斥了數不清的勵誌書。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卡耐基人性的弱點》、《心靈雞湯》以至新世紀以來的《窮爸爸·富爸爸》、《誰動了我的奶酪》及其顛覆版……從各個角度“橫空出世”來給你洗腦。

但是,無論是“雞湯”,還是“奶酪”,都不過是給了窮人一絲心理安慰。他們並為從真正的意思上給窮人指引一條道路。一位讀者說:“無論窮富,連自己的生活都打理不過來,更無暇旁顧。切蛋糕也罷,分一杯羹也罷,奶酪也罷,紮實地吃自己的飯,讓他們去說吧。”

基於以上這些原因,我們的這本書出版了。當然,也有人會說矛頭直指“窮人”的書不也早有了。但要知道,這決不是跟風,每個作者都有每個作者獨到的見解,我們隻想在前人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不管你是窮人還是富人,不管你是女人還是男人,隻要你還在為掙錢操勞,打開這本書把,這本書將會給你的心靈帶來巨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