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沒有錢,日子窮——窮人的現狀
窮人的生存狀況與其經濟狀況是成正比的。沒有錢,就處於一種不受重視的地位。《聖經》也說了:“有的,將給他更多;沒有的,連他有的也要拿走。”窮者越窮,富人越富,似乎是一種必然。然而,縱觀窮人的現狀,似乎有更多問題需要我們深思,值得窮人警醒。
[BT2]1.窮人靠土地過活
窮人通常生活在“山清水秀”,現代工業、企業汙染不到的地方,所以窮人,尤其是西部和山區的窮人,生活的區域往往具有較豐厚的自然資源。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窮人占有這麼多的資源,生活應當是相當富裕的。但是,這些資源窮人並沒有支配權,這些資源被開發商看中並開發後,其歸屬地的窮人卻基本無份分享。窮人如同手捧金飯碗,卻還要討飯吃。
實際上,許多實證研究表明,人均自然資源越豐厚的地區,窮人往往比較多,還停留在每一日都在為三餐發愁的水平上;而人均資源貧瘠的地區,富人卻比較紮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並不像許多經濟學家解釋的那樣,資源豐裕的地方,人們就會因懶惰,不思進取而致貧。最根本的原因,可能還在於窮人和窮困地區產權意識的模糊,無法把這些資源的商業價值充分利用。
中國的資源是極其豐厚的,這是中國的驕傲。但是,中國的人口也是最多的,尤其是靠土地資源過活的窮人更是占了總人口的70%。每一個到過中國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從飛機上看到的被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豆腐塊。然而,就是這一塊塊豆腐塊式的耕地,卻是窮人最大的生產資料。這些土地就是窮人的全部,他提供給窮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子女的教育、看病等社會保障,是窮人割舍不去的情感之所在。但就是窮人的這一小塊的土地,產權卻一直不清晰。以至於在計劃經濟時代,連基本的生活保障功能都難以實現。而在市場經濟時代,又因其商業價值的顯現而不斷地被地方政府、開發商以及鄉鎮企業等以國家或地方的名義征用,不僅廉價,有的確甚至沒有任何補償地占去。就農民單個而言,這一小塊土地也幾乎無法商品化,其功能也隻能僅僅停留在保命田的層次上。
這不禁不使人聯想到英國的圈地運動,當時英國剛剛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需要占用大量的農田來建設工廠,這些失去農田的農民不得不進入工廠工作,成為最早的一批產業工人。相類似的是,中國的農民的保命田在被占有的這種情況下,窮人極難有談判權,最終廉價甚至毫無所得地被富人占用了這部分資源,而窮人頂多在資源占用後獲得一點出賣廉價勞動力的機會。
由上可見,窮人表麵上似乎擁有不少自然資源,但窮人的生活還是隻有依靠一小塊土地,當這一小塊土地也沒有時,隻好出賣自己的廉價勞動力。馬克思曾形象地描述過這一場景:“原來的貨幣所有者成了資本家,昂首前行;勞動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隨於後。一個笑容滿麵,雄心勃勃;一個戰戰兢兢,畏縮不前,像在市場上出賣了自己的皮一樣,隻有一個前途——讓人家來魚肉。”
窮人依靠土地過活,當這些土地被漠視、擠壓後,窮人最多隻能夠謀得一個在市場上廉價出賣勞動力的資格。
[BT2]2.窮人是廉價勞動力
美國人有句俗話:“上帝是公平的。”如果將這一公平原則應用到國家的優勢上,西方國家有製度和技術優勢,中東國家有最多的石油資源,中國則有豐富的人力資源。
中國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這是我們招商引資時必然要炫耀的優勢,但是相比而言,也是最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代價是什麼?一位學者說,那是因為中國勞工付出了“生命補貼”。
在市場上我們看到的是,標有“中國製造”字樣的東西都很便宜,而那些所謂的進口商品卻往往是“天價”?有專家說,這是因為中國勞動力太廉價了,窮人付出的極低的血汗成本,抵消了各種各樣的浪費,這簡直就是對窮人的壓榨了。
窮人似乎生來就該給別人打工的,在一些老板眼中,窮人不過是舊時改了稱呼的“奴隸”。你聽說過有地主給長工拿高額薪金的嗎?逢年過節賞你兩塊肉吃,他就是“大善人”了。
在用工企業的理念中,窮人與廉價勞動力似乎是相等的。窮人工資水平很低,同工不同酬,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據有關部門統計,2004年窮人年均收入3000元左右,四川一項調查顯示,7.5%窮人的月工資在600元以下,達不到最低工資標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許多工廠企業降低企業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主要手段就是長期壓低窮人的工資。這是不成文的規則。有的企業主還直言不諱地抱怨,“如果提高這些人工資,中國廉價勞動力的競爭優勢將不存在”。
同時,在按勞分配的前提下,窮人不得不跳進計件工資和加班加點的“陷阱”。比如,浙江79.7%的進城打工的農民月平均工資在800元以上,聽起來不算太低。但是,這絕不是嚴格按照一周5天的工作日和一天工作8小時的勞動來計的價。這些靠打工過日子的窮人,每個月才有一天的休息日,而每天的工作時間基本達到10個小時。由於實行計件工資,窮人要多掙錢就必須延長工作時間。假如嚴格按《勞動法》規定的工作時間幹活,窮人拿到的計件工作肯定達不到最低工資標準,甚至吃飯都不夠。
窮人的夥食也相當簡單,在超負荷的勞動下,每天中午也隻是吃一碗稀飯和一盤土豆片,更別說早飯和晚飯。也隻有這樣的吃法,才可以保證每中午隻消費“一元錢”,一個月也才能有一點節餘拿回家。
過家家的時候你可以當天使,可以演魔鬼,但在現實中分不清自己是誰,就得有人提醒。有些事兒窮人不明白,應該有人告訴他們,他們必須知道自己的權利;老板要是不知道自己的義務,必須有人要求他們做到;老板不肯做,那就讓法律強製執行……
[BT2]3.窮人難以自保
農民工應當算做是中國窮人群體中的一大支係,當農民工終於鼓起勇氣離開那三畝薄田進城打工,致力於第三產業的發展時,工資的拖欠卻使得許多農民工辛苦一年甚至幾年,而拿不到應得的勞動報酬,美好的願望頃刻間化為泡影。工資拖欠,已經成了農民工難以隱忍的傷痛。
窮人的工資水平可以說是十分的低了,但是,即便是這麼低水平的工資,企業還是想方設法拖欠。這在建築行業是普遍存在,在其他行業也屢禁不止。許多窮人的討薪問題成了一個難上加難的問題。照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走依法維權這條路,窮人一般是付不起這昂貴的律師費的,即使有哪個好心的律師來幫忙打這官司,但對於等米下鍋的窮人來說,他們也沒有耐心等待長時間的調查和處理。況且,就算有哪個窮人有耐心等到訴訟結果的宣判,但他們的權益也並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維護,或者最後處理結果也並不一定能彌補其維權過程中付出的巨額成本,所以,對法律信心的缺乏,使得許多窮人很少有願意通過勞動監察、勞動仲裁以及訴訟等合法途徑開解決勞動爭議。基於此,有的窮人往往選擇了一些極端方式甚至是暴力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跳樓、爬吊塔等。“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這些似生命為兒戲的情況也許並不是他們的最初所想。
窮人難以自保,不僅是工作後的工資拿不到,還在於其生命的安全也無時不刻不受到威脅。一會兒電視裏說,一棟樓房在蓋的過程中坍塌,砸死8名工人;一會兒報紙說,一名高空作業的工人,因為沒有保護措施,失足掉下摔死……
剛聽到某煤礦有發生礦難時,大家還在痛罵礦主是畜牲,但隻要隔段時間聽不到什麼事故,倒好像不正常了。真是應了韓劇《看了又看》裏那句台詞:“對有些人,說他們是畜牲,是對畜牲的不尊重。”
一位在私營皮鞋廠打工的女工,因為長期與有毒的粘合劑接觸,得了白血病,老板拿出六個月的工資,就把她打發了。她還對老板千恩萬謝,覺得他是有情有意的主兒。又有報道說,一家外資企業老板聽說員工工傷後,為他支付了醫療費,當地報紙就把這個“事跡”渲染得紛紛揚揚……
時下,很多窮人有禱告的習慣,在幹活前,他們都會十分虔誠地請各路神仙保佑,別讓自己成為下一個“倒黴蛋兒”。這是就他們悲壯的直白,在他們看來,工傷甚至死亡就是自己“倒黴”;有更多工人不知道幹活兒時是有汙染有輻射的,得病或者死亡了,被他們看成是“意外”。
絕大部分窮人從事的都是相當艱苦甚至高度危險的工作,但他們卻根本沒有任何勞動保障。老板根本不給他們配備基本的勞保。對因為接觸了有毒工業原料而染病的工人,老板也不需要承擔醫療費。他惟一要做的,是找一個非常蹩腳的借口,把這個“倒黴”的人辭掉。
富人可以買醫療保險、意外險、養老保險,但對於絕大部分的窮人來說,他甚至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也沒有。這是一些窮人生存境況悲慘的一麵。他們與富人相比,往往更難自保。
[BT2]4.天上掉餡餅,窮人難以消受
王德發是名普通工人,一天他在騎車上班途中心血來潮花2元錢買了注彩票,居然中了500萬元大獎。過慣了窮日子的王德發一家自是欣喜若狂,但他們聽說過許多中大獎而遭禍的例子,因此商定低調一點,還是按老日子過。眼看一個多月過去了,也沒什麼狀況出現,終於按捺不住那顆顫動的心,還是去買了一套房子,外加一輛汽車用來出租。讓他們使料不及的是,當他們從貧民窟搬到富人區後麻煩接踵而來,原來的窮鄰居猜疑紛紛,現在的同事更是四處打探,背後的指指戳戳弄得他們不得安寧。更麻煩的是王妻劉玉娥在一家公司做會計,公司看到他家的變化,趕緊組織“查賬”,查完後就咬定是她侵吞了公司118萬元公款,於是將劉玉娥“軟禁”在公司幾天幾夜不準睡覺、不準回家,並逼迫王德發交100萬元保證金贖回其妻。不得已,王隻好報案,經公安機關確認所謂“侵吞118萬元”根本就是子虛烏有,故不予立案,但公司仍然不退“保證金”,理由是“雖然警方沒立案,但並不意味著劉玉娥就沒有侵吞公司財產。”王不得不感歎的說,“窮人似乎就該天生過窮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