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吉布林這樣有名的人,有時候也會忘了“生命是這樣的短促,不能再顧及小事。”其結果呢?他和他的舅爺打了維爾蒙有史以來最有名的一場官司——這場官司打得有聲有色,後來還有一本專輯記載著,書的名字是《吉布林在維爾蒙的領地》。
故事的經過情形是這樣子的:吉布林娶了一個維爾蒙地方的女孩子凱洛琳·巴裏斯特,在維爾蒙的布拉陀布羅造了一間很漂亮的房子,在那裏定居下來,準備度他的餘生。他的舅爺比提·巴裏斯特成了吉布林最好的朋友,他們兩個在一起工作,在一起遊戲。
然後,吉布林從巴裏斯特手裏買了一點地,事先協議好巴裏斯特可以每一季在那塊地上割草。有一天,巴裏斯特發現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開了一個花園,他生起氣來,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譏,弄得維爾蒙綠山上的天都變黑了。
幾天之後,吉布林騎著的他的腳踏車出去玩的時候,他的舅爺突然駕著一部馬車從路的那邊轉了過來,逼得吉布林跌下了車子。而吉布林——這個曾經寫過“眾人皆醉,你應獨醒”的人——卻也昏了頭,告到官裏去,把巴裏斯特抓了起來。接下去是一場很熱鬧的官司,大城市裏的記者都擠到這個小鎮上來,新聞傳遍了全世界。事情沒辦法解決,這次爭吵使得吉布林和他的妻子永遠離開了他們在美國的家,這一切的憂慮和爭吵,隻不過為了一件很小的小事:一車子幹草。
平銳克裏斯在以前說過:“來吧,各位!我們在小事情上耽擱得太久了。”一點也不錯,我們的確是這樣子的。
下麵是哈瑞·愛默生·傅斯狄克博士所說過的故事裏最有意思的一個是有關森林裏的一個巨人在戰爭中怎麼樣得勝、怎麼樣失敗的故事。
“在科羅拉多州長山的山坡上,躺著一棵大樹的殘軀。自然學家告訴我們,它曾經有四百多年的曆史。初發芽的時候,哥倫布剛在美洲登陸;第一批移民到美國來的時候,它才長了一半大。在它漫長的生命裏,曾經被閃電擊過14次;4百年來,無數的狂風暴雨侵襲過它,它都能戰勝它們。但是在最後,一小隊甲蟲攻擊這棵樹,使它倒在地上。那些甲蟲從根部往裏麵咬,漸漸傷樹的元氣。雖然它們很小、但持續不斷的攻擊。這樣一個森林裏的巨人,歲月不曾使它枯萎,閃電不曾將它擊倒,狂風暴雨沒有傷著它,卻因一小隊可以用大拇指跟食指就捏死的小甲蟲而終於倒了下來。”
我們豈不都像森林中的那棵身經百戰的大樹嗎?我們也經曆過生命中無數狂風暴雨和閃電的打擊,但都撐過來了。可是卻會讓我們的心被憂慮的小甲蟲咬噬——那些用大拇指跟食指就可以捏死的小甲蟲。
幾年以前,一位朋友去了懷俄明州的提頓國家公園。和他一起去的是懷俄明州公路局局長查爾斯·西費德,還有其他的朋友。他們本來要一起參觀洛克菲勒坐落的那公園的一棟房子的,可是他坐的那部車子轉錯了一個彎,迷了路。等到達到那座房子的時候,已經比其它車子晚了一個小時。西費德先生沒有開那座大門的鑰匙,所以他們又在那個又熱又有好多蚊子叮他的森林裏等了一個小時,等這位迷了路的朋友到達。那裏的蚊子多得可以讓一個聖人都發瘋。可是它們沒有辦法贏過查爾斯·西費德。在等待迷了路的朋友的時候,他拆下一段白楊樹枝,做成一根小笛子,當迷路者到達的時候,他不是忙著趕蚊子,而正在吹笛,當作一個紀念品,紀念一個知道如何不理會那些小事的人。
解除憂慮與煩惱,記住規則:“不要讓自己因為一些應該丟開和忘記的小事煩心。”
在窮人的生活裏,每天總有太多具體的小事需要考慮。社會環境總是要求窮人為將來犧牲現在。根據邏輯推理,采取這種態度就意味著不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求永遠回避幸福。
難道不是嗎?幸福總是明日複明日,永遠可望而不可及。
回避現實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下麵僅舉三個有代表性的事例:
一、一個窮人決定到森林裏去沉浸於大自然之中,享受一下目前的時光。可是到了森林裏,他的思緒又遊蕩著,考慮起他在家裏要做的各種事情……孩子、買菜、房間、帳單等等,家裏一切都好嗎?有時,他的思想向前跳躍,考慮到他離森林之後要做的種種實務。現時就這樣在回憶過去或思考將來之中流逝掉了,在自然環境中享受現實的一個難得機會也喪失掉了。
二、另一個窮人在閱讀一本教科書,而且在強迫自己讀下去。突然,他發現自己才讀了三頁,腦子就走神了。他完全不知道剛才讀的是什麼。他將現在的時光用於回想昨晚的電影或擔憂明天的測驗。那時是一種與你形影不離而又難以捉摸的時光,你若能使自己完全沉浸於其中,便會享受到極為美好的經曆。你應該充分享受現時的每分每秒。抓住現在的時光,因為這是你能夠有所做為的唯一時刻。不要忘記,希望、期望和惋惜都是回避現實的最為常見的方法。
回避現實往往導致對未來的理想化。你可能會覺得,在今後生活中的某一個時刻,由於一個奇跡般的轉變,你將萬事如意,獲得幸福。一旦你完成某一特別業績,比如畢業、結婚、生孩子或晉升,生活將會真正開始。然而,當那一時刻真的到來時,都往往是十分令人失望的。它永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美麗。回想一下你的第一次性生活。經過長時間的等待、期望之後,你並沒有得到多麼巨大的快感,反而可能會感到有些疑慮:人們為什麼要在性生理問題上大做文章呢?
如果你也像托爾斯泰書中的伊凡·伊裏奇那樣,回顧自己的一生,你將發現自己很少會因為做了某事而感到遺憾。恰恰相反,正是那些你所沒有做的事情才會使你耿耿於懷。這裏所含的結論是十分明顯的:窮人不要為小事所累。否則你隻會在無盡瑣碎的事情中耗完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