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集1(2 / 2)

1904年,魯迅進了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在這裏,他最敬愛的老師是教骨科的藤野嚴九郎。這段學習生活,《藤野先生》中都有涉及。更大的刺激當然是大家熟知的上細菌學課放電影和幻燈的事。這成了魯迅棄醫從文的轉折點。“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隻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之後,魯迅放棄了醫學,走上文學家、思想家的戰鬥曆程。

魯迅精神,最核心之處,在於他不屈不撓地外抗帝國侵略強權,為民族自尊自強而呼號;內反專製獨裁,為民主解放而抗爭。這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繼承和發揚光大的。

魯迅先生是大家熟悉的現代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他的作品,無論是小說、詩歌、散文或雜文,大多充滿著批判的鋒芒和戰鬥的激情。讀魯迅的作品,可以說就是讀中國文化史、文學史和思想鬥爭的曆史。也就是說,魯迅精神永遠值得學習,魯迅的作品永放光芒,後人總能從中受到鼓舞和啟迪。就象屈原和李白,千百年後,人們還在學習他們。

對於魯迅先生,有兩種傾向要注意避免,其一是神化魯迅,無限抬高拔高魯迅;其二是貶損魯迅,認為魯迅已經過時了。所謂神化魯迅,就是重犯現代造神運動和個人迷信的錯誤,把魯迅說成全知全能、一切正確、戰無不勝的神靈。偉大的革命家、文學家,是人,不是神。我們要學的是人間魯迅,是和人民大眾同呼吸共命運的有血有肉的魯迅,不是被奉若神明的魯迅。從這種態度出發去讀魯迅的作品,就會感到無比親切,好象麵對的是一位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導師,又好象是一位慈眉善目之間又帶點嚴肅的慈父。

所謂貶損魯迅,這是當前要注意的一種相當不好的傾向。有人利用糾正神化魯迅的不當之處,借機貶損魯迅,說魯迅偏激片麵,唯我獨尊,爭當文壇領袖,還說什麼魯迅已經過時,二十世紀是魯迅的世紀,二十一世紀是胡適的世紀,借助於抬高胡適來貶低魯迅等等。我們說魯迅是人不是神,當然不可能沒有偏激之時。由於掌握信息的缺失,片麵之處也會有的。所謂文壇領袖,那是眾望所歸,不是自封的,更是爭不來的。胡適學貫中西,但受西方影響較深;態度平和,但有明顯的傾向。胡適之先生和魯迅先生都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巨人,都是中國文化的寶貴財富。由於曆史的原因,我們更熟悉魯迅,對胡適有些不公正。翻過這一頁曆史,我們不能重犯過去的錯誤,拉一個打另一個;抬高一個,貶損另一個。他們二位,春蘭秋菊,各有千秋,都應該得到曆史的公正,都應該得到尊重。重新評價胡適,還胡適以曆史的公正,不能成為貶損魯迅的理由。

魯迅精神,最核心之處,在於他不屈不撓的外抗帝國侵略強權,為民族自尊自強而呼號;內反專製獨裁,為民主解放而抗爭。這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繼承和發揚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