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詭道之“幕”經:虛而實的煙幕術2(2 / 3)

這時郢都城內已是風聲鶴鳴,人心惶惶,楚昭王不顧主戰大臣子西、子期的反對,也不顧全城軍民的生死存亡,悄悄帶上幾名家屬開門出城,向雲中和隕城方向逃去。昭王西逃的消息傳到軍前,楚軍立即渙散,子期率部分精兵去追趕和保護昭王,子西見事不可為,也隻好率殘兵西逃。11月29日,吳軍攻入郢都。柏舉之戰遂以吳軍的輝煌勝利而告結束。

柏舉之戰是春秋末期一次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大戰,有史學家稱它為“東周時期第一個大戰爭”(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吳國在經過6年的“疲楚”戰略後,一舉戰勝多年的強敵楚國,給長期稱雄的楚國以空前的創傷,從而使吳國聲威大振,為吳國進一步爭霸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柏舉之戰,孫武以3萬兵力,擊敗楚軍20萬,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快速取勝的光輝戰例。這也是運用暗渡陳倉的經典戰役。戰國時期軍事家尉繚子讚道:“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日武子也。”

詭道“幕”經之六:虛虛實實

運用虛虛實實的煙霧取得最終的勝利是每個政治家、軍事家、商人成功的必備技巧。兵不厭詐,戰爭之前一定要隱秘自己的實力,造成敵人錯誤的估計,然後“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詭道方略之:李存勖以虛擊實敗朱溫

梁晉兩大割據勢力自唐末便結下了怨仇。梁太祖朱溫和晉王李存勖屢次發生戰爭,但誰也無法消滅對方。

梁太祖乾化元年,另一割據勢力燕王劉守光進攻容城,結果被晉軍反攻至幽州城下,劉守光隻得向朱溫求救。

朱溫聞訊,盡起大軍,號稱50萬,北上救燕。當時,晉忻州刺史李存勖進駐趙州。梁軍浩浩蕩蕩殺奔而來,而趙州隻有少數晉軍。朱溫的勢力太強大了,因此李存勖的部下建議他人城躲避。李存勖分析了形勢,不同意這樣做。他說:“大王將南方的事交給我們幾個人,我們必須盡心盡力。雖然我們兵微將寡,我們仍然要擋住敵人,否則的話,梁軍攻入內地,我們大王就危險了。讓我們想想辦法,用奇計打敗敵人。”

於是,李存勖親自駐守下博橋,又令史建瑭、李嗣肱派出小股部隊,深入梁軍占領區。小股部隊避開梁軍大隊人馬,專捉打柴割草的散兵,共抓了幾百人。他們和李存勖在下博橋會合後,李存勖將大部分俘虜殺掉,留下少數人,砍掉胳膊,然後把他們放了回去。李存勖對他們說:“回去告訴朱溫,晉王大軍到了。”

這時,朱溫率領大軍已攻到了趙州,還沒來得及安營。史建瑭、李嗣肱各帶領三百奇兵,穿著梁軍的衣服,打著梁軍的旗號,和梁軍打柴的夾雜在一起,向朱溫大營開去。他們在傍晚到達大營門口,突然向梁軍發起攻擊,因為梁軍不知怎麼回事,又分不清敵我,晉軍在朱溫大營內如入無人之境,痛痛快快大殺了一遍,一直殺到天黑。然後,在夜色的掩護下,帶著提到的俘虜,揚長而去。

梁軍遭到突然襲擊,正在惶惶不安的時候,那些斷臂的俘虜又跑了回來,一人大營便大聲喊叫:“晉王的大軍到了。”朱溫聽了之後,因為不明真相,便命令部隊連夜後撤。

梁軍一口氣跑了150多裏,梁軍士兵恨不得生出四條腿,保命要緊,連武器也不要了。一路上趙州的者百姓也拿著鋤頭,追趕梁軍,梁軍死傷無數。退出冀州之後,朱溫才派部下進行偵察。回來的人報告說:“晉王大軍根本沒來,襲擊我們的隻是幾百人的小部隊。”朱溫聽了之後,又氣又恨,竟然病倒了。

李存勖趙州一戰,出其不意,僅以幾百人打敗了朱溫5萬人,取得了輝煌勝利。

虛虛實實是兩軍作戰常見的計策。《兵經百篇·張篇》裏揭暄說這是弱者的戰法:“張我威,奪彼氣,出奇以勝,是虛聲以致實用也。處弱道也。”《草廬經略·虛實篇》則有詳細的說明:“詭張遠誑,能虛聲悚敵之心,而乘其所向,使東西顧盼!進退躊躇,心搖而弗能定,見利而不敢趨,低回延緩,然後我得乘間抵隙。”這是李存勖獲勝的重要原因。

詭道方略之:粟裕虛虛實實蒙敵人

1940年春,抗日戰爭正在激烈地進行著。然而,國民黨頑固派不把主要力量用於抗日,而不斷加劇反共,準備對華中抗日根據地發動進攻。他們的進攻方案是兵分三路進剿:一路是由冷欣率部進攻蘇南;一路是韓德勤率部進攻皖南;還有一路是李品仙率部進攻皖中。就當時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看,敵人的力量要強大得多。在敵人的進攻麵前,華中各抗日根據地都處在困難的境地,蘇南的形勢尤其緊張。

準備進攻蘇南的冷欣,當時任國民黨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抗戰時期,新四軍要接受國民黨的“統一領導”。他在出兵進攻蘇南之前,想摸清新四軍的情況。怎麼摸清呢?他心生一計,派聯絡副官到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聯係,說“冷總”已到達深陽西北之三丫橋,日內將代表第三戰區到水西村“點編”部隊。這裏說是“點編”,其實是想探明虛實,以便為下一步進攻新四軍做準備。

冷欣的這一不正常的舉動,引起了粟裕懷疑,因此,當陳毅問粟裕冷欣這次來的真正目的時,粟裕立即回答:“很明顯,他是借‘點編’為名,來探明我軍人員和裝備情況,以便組織向我圍攻。”陳毅又問:“目前我一、三兩主力團已奉命回皖南軍部,兵力較少,如何應付?”粟裕回答說:“虛則實,壯我軍威,令冷欣不敢輕視。”他的這一想法與陳毅不謀而合。於是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立即命令機關、部隊行動起來,做好迎接冷欣到來的充分準備,其實也就是作好製造假相,掩蓋真情,蒙騙對方的充分準備。

“點編”第一站是水西村。那天,冷欣帶領一幫人裝模作樣地來到新四軍所在地水西村前。粟裕等帶領30幾個人很有禮貌地將冷欣一行迎進水西村,並陪同他們來到一個大操場。

出現在冷欣等人麵前的是這樣的場麵:一眼望去,寬大的操場,隊隊方陣,刀切一般,煞是整齊;指戰員們,全副武裝,精神抖擻,威風凜凜。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樣的隊伍,訓練有素,將強兵精;這樣的方陣,如弓在手,如箭待發,無堅不摧。這個場麵震驚了冷欣。未來之前,根據國民黨特務送上來的情報,他得悉粟裕的部隊不多,武器裝備也很差。如今他親臨目睹,才看到這支部隊不僅人數不少,而且裝備也不錯。尤其令他震驚的是:這支部隊訓練有素,威武雄壯,富有戰鬥力。

冷欣站在這樣的一支隊伍麵前,一時語塞。為了掩蓋其內心的驚慌,他將眉頭一皺,向手下軍官使了個眼色。那軍官打開花名冊,按照花名冊的次序一一“點驗”。不大一會兒,“點驗”一事,草草收場。

當天中午,粟裕等為冷欣一行安排了酒宴。酒席間,粟裕等人談笑風生,曉以大義,希望國民黨以民族大業為重,堅持團結抗戰,不要製造摩擦。同時抓住席間的機會,明確表示:我們新四軍也不是那麼好欺侮的。誰手裏都有槍,壓得太狠了的時候,我們手中的槍也是會說話的。粟裕還特地對冷欣說:“我們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冷總指揮,你說對嗎?”冷欣臉紅一陣,白一陣,無以對答,隻好環顧左右而言他:“是,喝酒,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