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道方略之:“假動作”
東漢末年,黃巾軍揭竿而起,起義隊伍日益壯大。北海太守孔融被圍困在都昌城中,黃巾軍的圍攻則越來越緊,孔融隻好讓太史慈帶兵突圍,去請皇叔劉備前來援助。
黃巾軍把城圍得如鐵桶一般,怎樣才可衝出去呢?太史慈想了一個計策。太史慈騎馬持弓出了城,後邊還有幾個人拿著箭靶跟著。外麵圍城的黃巾軍十分驚駭,馬上嚴陣以待,準備廝殺。而太史慈則到城下的塹壕內,支好箭靶,往來馳射。射了一會兒,便回城去了。過了幾天,太史慈又出城射箭,圍城的人大都不以為然,隻有少數人還站著觀看。這樣十來天過去了,圍城的人也都習以為常,他們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
又一天早上,太史慈照例出城射箭,突然躍馬揚鞭,衝出重圍。等黃巾軍想追趕時,已來不及了。不幾天,太史慈搬來救兵,解了圍城之困。
另一類假動作是隱藏己方實力,同樣也可以達到令敵人大意的蒙蔽目的。某商業機關的在野派與當局派競爭管理行政權,他們從拉攏股權人手。開始登記股權後,在野派活動甚力,所拉攏的股權超過當局派。自信已操勝券,對於當局派的注意力,因此懈怠。誰知當局派把拉攏到的股權暫時藏起,不辦登記手續,真到登記限期屆滿的一刹那,全數攜往登記。細察當局派的鬥智經過,實在是孫臏減灶的方式。
還有的假動作意在激起敵人的好奇心,進而使其猜疑,達到分散對手心緒的目的,甚至還可以緩解自己的緊張。
信筆書畫的舉動,不論對自己還是對對方的心理,都能產生效果。對自己來說,在紙上隨意亂畫的這種無意識的手部動作,能夠自然地緩解初次見麵的緊張,恢複自我。據說在以前女子去相親時,常常撕炕上鋪的草席。也有很多人在緊張的時候會不停地玩弄身邊的小東西或搖晃身體,這是一種企圖借助搖動身體來消除精神緊張的無意識動作,而隨意亂畫也是如此。
至於給對方帶來的心理效果,則在於攪亂對方的情緒。如果一麵隨意亂畫一麵與人交談,會給人心不在焉的印象,對方也會產生被輕視的心情。感覺到被輕視,反過來說就等於承認了對方的優勢。
此外,由於你采取這種老有所思的態度,一旦對方提出不易回答的問題,也可以用“剛才沒有聽清楚重要的部分”為借口,而將話題叉開。也就是說,由於采取了這種策略,就可以在你與直接相對的對方之間留下回旋的餘地。
也許有人認為這種作法不光明磊落。然而,在初見麵就必須展開激烈討價還價的商業談判中,如果采取正攻法,有時候很容易被對方牽著鼻子走,所以偶爾也須要配合這種攪亂戰術,相信這點毋庸贅言。
以上三類假動作的共同之處便是障敵之眼,擾亂對方視線。其實做假動作除了能製勝外,還能用於防守,進行自我保護。我們知道捕殺按直線飛行的鳥兒容易,捕殺變換路線的鳥兒卻很難。如不懷好意的人想算計你,你務必經常改變舉動的方式方法,使其迷惑,才能棋高一著。棋藝高絕者從不走正中敵手下懷的棋子,更不會讓敵人牽著鼻子下棋。反之,你若按習慣一成不變地行事,別人就會摸著你的規律,欲想加害易如反掌。
詭道“幕”經之十五:魚目混珠。蒙騙對手
以下兩個故事頗能說明此道:
詭道方略之:耳聾兄弟開店
美國的服裝商德魯比克兄弟二人開了一家服裝店,他們的服務十分熱情。每天,哥哥都站在服裝店的門口,向行人推銷。但是,這兄弟二人都有些“聾”,經常聽錯話。
經常是,兩兄弟中的一個,熱情地把顧客拉到店中,反複介紹某件衣服是如何地物美價廉,穿上後又是如何地得體和漂亮。經過這樣勸說一番之後,顧客總會無可奈何他說:“這衣服多少錢?”
“耳聾”的大德魯比克先生把手放在耳朵上問道:“你說什麼?”
顧客又高聲問一遍:“這衣服多少錢?”
“噢,你問多少錢呀,等我問一下老板。十分抱歉,我的耳朵不好。”他轉過身去向那邊的弟弟大聲喊道:“喂,這套全毛的衣服賣多少錢?”
小德魯比克站起身來,看了顧客一眼,又看了看服裝,然後說:“那套嘛,72美元。”
“多少?”
“72美元。”老板高喊道。
他回過身來,微笑著向顧客說:“先生,42美元一套。”
顧客一聽,隨即趕緊掏錢買下了這套便宜的衣服,溜之大吉。
其實,德魯比克兄弟兩人的耳朵一點也不聾,而是借“聾”給想占小便宜的人造成一種錯覺來促銷。事實上,這兩兄弟采用此種方法經營得非常成功,賺了不少錢,供著他們的三個孩子上大學。
詭道方略之:相臨的競爭店
在美國西部的某城,有兩家專賣廉價商品的商店,一家名叫美國廉價商店,而另一家則稱紐約廉價商店。這兩家的店麵相鄰,但店主卻是死對頭。長期以來,一直就各自商店的銷售進行著激烈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