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知縣帶著寫好的壽聯上了路。他晝夜兼程到了京城。等到祝壽之日到來,知縣通報姓名來到李鴻章麵前,撲通跪倒說:“卑職合肥知縣,受人之托,前來給夫人祝壽!”李鴻章隨口應了一聲讓他起來。知縣連忙將上聯打開,李鴻章一看:“三月庚辰之前五十大壽”。李鴻章心想:夫人二月過生日,他卻寫了“三月庚辰之前”,還算聰明。正想著,下聯也應聲而來:“兩宮太後以下一品夫人”。李鴻章一看便跪在了地上。原來,“兩宮”指的是慈安、慈禧,李鴻章見了“兩官”字眼自然不由自主地跪了下來。於是他命下人將此聯掛在《麻姑獻壽圖》兩邊。這副對聯深得李鴻章賞識。這位知縣也因此官運亨通、飛黃騰達了。
詭道方略之:陳少遊見風使舵
中國曆史上靠拍馬發跡的名家並不少。這裏我們隻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問題。第一個例子說的是唐朝時期的事情。唐玄宗時期,有一個被派往南方擔任地方官的陳少遊,不但足不出京畿、未嚐赴任,反而連續加官晉爵,十餘年間他三統大藩。為何他能這樣官運亨通、洪福齊天呢?看看他的拍馬曆史你就會明白一二。
陳少遊善於權變,見風使舵。尤其是在聚斂財富、交結權貴上頗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是時董秀在朝中執掌大權。陳少遊對董秀的為人了解得一清二楚。他特地寄宿在董府附近,等到董秀退朝回家單獨求見。見了董秀,陳少遊單刀直入,不動聲色地發問:“請問大人家中人口幾何?每月需要多少花費?”董秀回答說:“長期愧列高位,負擔又重。目前物價昂貴,一月總需要千餘貫錢才能應付。”陳少遊說:“按照大人的花費,你的俸祿不夠用啊!要經常求助於人才行。我想,假如有人向大人提供資助,大人願意留意予以提攜,那就是很簡單的事了。”董秀動心了。陳少遊見時機成熟,就直言不諱地說:“在下雖是不才之人,請允許我單獨承擔你的費用,每年願送你五萬錢。現在我身邊就帶有這個數目,請您收下,剩下的等我上任後補上。”董秀見錢眼開,十分高興,熱情招待。並命陳少遊到南方一貧瘠縣任職。
不料,就在這時,陳少遊潸然淚下他說:“南方瘴氣濃厚,地又偏僻,隻怕到了那裏不能活著回來,再睹您的風采了。”這是話中有活,不能活著回來,不就是說再不能將那剩下的餞補上嗎?言下之意,最好找個肥缺幹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董秀馬上說道:“你的才能很高,不應派到偏遠的地方。請耐心等待幾天,我一定想辦法幫助你。”什麼你的才能很高!不就是一手拍馬的才能嗎?你還別說,人家就是靠了這個一步登大了。陳少遊除了巴結董秀外,還用重金賄賂了另一位權臣元載的兒子仲武。不久他就改任浙東觀察使,最後又提拔為淮南節度使。由於這些地區非常富庶,所以這位貪官在這裏搜刮財物竟達億萬之數。
詭道方略之:李林甫高升
唐玄宗在洛陽居住,因宮中發生怪異現象,所以很想回長安。第二天,他便招來大臣商議此事。但是這時有兩位宰相勸說皇上不要回去,理由是老百姓現在秋收正忙,沿途迎送,實在是不利秋收。皇上聽了之後沒有說什麼,但是心中卻是怏怏不快。
這時有位剛剛拜相的李林甫卻是看透了皇上的心思。他雖然在大家麵前不說話,但是心中早已打定主意。等到退朝之時,李林甫故意一瘸一拐地走到皇上麵前。皇上發現後便問:“卿並無腳疾,為何走路一瘸一拐的?”李林甫說:“隻想單獨上奏。”李林甫的理由是:“洛陽、長安都是國都,也就是陛下的東西二宮。從東宮到西宮,哪裏用得著選擇時辰。剛才兩位宰相說會影響農事,這很好解決,那就減免沿途的賦稅不就行了。請陛下現在就宣布啟程。”唐玄宗一聽正合心願,立即下令回長安。
從此,李林甫也深得信任。其實,李林甫並沒有什麼大才,但是由於他非常善於拍馬逢迎,所以自入朝以後,李林甫很快掌握大權。
時過不久,新任宰相李適之報告唐玄宗:華山下麵發現金礦,開采出來可以富國。皇上聽了很高興,就去問李林甫。而李林甫這時卻裝作十分平靜的樣子說:“這事我早就知道了。”唐玄宗很奇怪:“那你為什麼不早說?”李林甫回答說:“華山是皇上龍脈所在,王氣所在。所以臣子從不敢亂說。”唐玄宗聽了,深為李林甫的一片誠心所感動,並對李適之產生偏見。
皇上下令說:“今後凡有事上奏,一定要先通過李林甫,不得草率從事。”李宰相吃了個閉門羹,但是又是一個啞巴虧。實際上,李宰相剛剛入朝時李林甫就告訴他:“華山下麵有金礦,皇上到現在尚不知道,如果你告訴他,他一定會很高興的。”李宰相認為這是一件大好事,應該早上報,不料遭到如此的結果。看來拍馬如果拍到驢蹄子上就麻煩了。
詭道“察”經之三:守著羊圈才知道羊圈騷
“距離說”是意大利美學家朗吉弩斯率先提出的。其根本要義在於,觀眾在看戲時,要和舞台上的演員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美學效果;如果太近,就會降低這種美學效果。當然,距離太遠也達不到這個效果。現在劇場裏的票價視距離而定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看到,在第一、二排的票價和最後幾排的票價比在中間幾排的票價低得多,就是這個緣故,其實中國有句民間俗語也應驗了這一理論:“守著羊圈才知道羊圈臊。”還有諸如“親戚隻可走著,不可守著”,也是這個原理的再現。為人處世,有時不能與人相處太近,這樣就像兩隻刺蝟,抱在一起總會刺傷對方。
詭道方略之:握沙的哲學
一個即將出嫁的女孩,向她的母親提了一個問題:“媽媽,婚後我該怎麼把握愛情呢?”
“傻孩子,愛情怎麼能把握呢?”母親詫異道。
“那愛情為什麼不能把握呢?”女孩疑惑地追問。
母親聽了女孩的問話,溫情地笑了笑,然後慢慢蹲下,從地上捧起一捧沙子,送到女孩麵前。
女孩發現那捧沙子在母親的手裏,圓圓滿滿的,沒有流失,沒有灑落,接著,母親用力將雙手握緊,沙子立刻從母親的指縫間滑落。待母親再把手張開時,原來那捧沙子已經所剩無幾。
女孩望著母親手中的沙子,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其實,那位母親是要告訴她的女兒,愛情無須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愛情,反而越容易失去。正如掬一把清沙,握得越緊,反而手中所剩越少,而那些從指縫中間露掉的,全是因自己用力太過才漏掉的。
像愛情不能抓緊一樣,人生中許多事情都一樣。過猶不及,超過了那個度,就難有美感可言了。隻能麵對手中的餘沙,惆悵與無奈了。所以說,把握有度,距離產生美。
詭道“察”經之四:藝術裝傻
裝傻是有藝術的,隻要運用得當,就能平步青雲。
“難得糊塗”曆來被推崇為高明的處世之道。隻要你懂得裝傻,你就並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饒人。鋒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樹敵。功高震主不知給多少下屬重臣招致殺身之禍。與領導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適時“裝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糾正對方的錯誤。人際交往,裝傻可以為人遮羞,自找台階;可以故作不知達成幽默,反唇相譏;可以假癡不癲迷惑對手。你必須有好演技,才能傻得可愛,“瘋”得恰到好處。誰不識個中真相誰就會被愚弄;誰能不領會大智若愚之神韻,誰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詭道方略之:簡單的生存法則
蘇拉新到公司時,第一次看到小米,覺得有點奇怪,小米與整個公司似乎格格不入。小米穿得很土氣,說話鄉音未改,而且她得理從來不饒人,直率得讓人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