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詭道之“麵”經:麵麵俱到無人挑3(1 / 3)

詭道之“麵”經之六:奇貨可居

奇貨可居語出《史記·呂不韋列傳》:“(子楚)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指商人把稀罕珍貴的貨物囤積起來,等待高價賣出。後人比喻自恃某種技藝或某種事物作為資本以博取功名財利。在商戰中,壟斷資源,可以形成競爭優勢。

詭道方略之:戴比爾斯的壟斷術

鑽石是地球上最稀缺的礦物資源之一。當代鑽石的開采和銷售基本上集中在少數大公司手中,其中戴比爾期公司就壟斷了全世界鑽石批發量的70%以上,所以無論是零售也好,批發也好,全球價格都控製得相當穩,趨於統一,而且這些大公司為鑽石建立了統一評判標準,這樣除了碎鑽石以外,每一件鑽石都有了一個價值基礎,零售價不會太高或太低。同時,這些國際性的大公司可以控製每年的鑽石的產量以及增值水平,使鑽石具有所謂“保值”功能,還不時大做廣告宣傳其成品鑽石。而實質上鑽石不同於黃金,沒有貨幣職能,“保值”功能理應比不上黃金。鑽石之所以具有長久的“保值功能”有賴於戴比爾斯壟斷原料,宣傳成品,建立了一定的鑽石市場規則,半個世紀以來,基本保持了鑽石交易的良好秩序。鑽石市場能夠長盛不衰,戴比爾斯功不可沒,其實最大的受益者是戴比爾斯本身,其依賴壟斷謀取了巨額利潤。

詭道方略之:死雞變鳳凰

企業或商店因經營不善而倒閉,便就像一隻死雞一樣,讓人不屑一顧了。

但廣東話有“執(撿)死雞”一說,意即撿到了便宜。這有點令人不解,撿到死雞怎算撿到便宜?但在生意場上,“執死雞”便大有文章可做。在美國,有位專門“執死雞”的富翁,名叫保羅·道彌爾,有一次他聽說一家玩具廠因管理不善而倒閉清盤,當即找到了工廠老板,想買下這家工廠。

由於工廠老板因工廠倒閉,急欲轉讓,無心討價還價,所以保羅·道彌爾以極低的價錢“撿到這隻死雞”。

道彌爾找出工廠經營失敗的原因,然後製訂了改造工廠經營的計劃,於是按照自己行之有效的計劃重新開工,半年之後,這家工廠由死變活,產量翻了一番。

美國當代石油大王哈默也是個“執死雞”能手。他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就熱衷於石油開發事業。

當時有一家叫德士的石油公司,在舊金山以東的河穀裏尋找天然氣,鑽井到5600英尺時,仍不見天然氣。公司決策者認為耗資太多,再鑽下去很可能徒勞無功,難以自拔,便匆匆鳴鼓收兵,宣判此井“死刑”。

哈默得知這一消息,立即派專家進行考察,並輕易占有了德士公司的勞動成果,在原井上架起鑽機,又鑽進3000英尺,天然氣噴湧而出。

後來,他又聽說舉世聞名的埃索石油公司和殼牌石油公司,在非洲的利比亞由於探油未成而扔下不少廢井,便果斷地帶領大隊人馬開往該地,故伎重演,在被判了“死刑”的枯井上又架起了鑽機,繼續深鑽,很快就打出九口高產自噴油井。

麵對“死雞”,不可置之不理,而應趁眾人不屑一顧之際,及時“劫”來。為我所用,稍費功夫,便能變成“鳳凰”。

詭道方略之:瘟疫帶來的商機

1975年初春的一天,美國亞默爾肉食加工公司老板菲力普·亞默爾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翻閱報紙,了解當天的新聞。

突然一則幾十個字的短訊,使他興奮得差點跳起來:墨西哥發現了疑似瘟疫的病例,他馬上想到,如果墨西哥真的發生了瘟疫,一定會從加利福尼亞州或得克薩斯州邊境傳染到美國來。而這兩個州又是美國肉食供應的主要基地。肉類供應肯定會緊張,肉價一定會猛漲。

當天,他就派家庭醫生亨利趕到墨西哥,幾天後,亨利發回電報,證實那裏確有瘟疫,而且很厲害。

亞墨爾接到電報後,立即集中全部資金購買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的牛肉和生豬,並及時運到美國東部。

不出所料,瘟疫很快蔓延到美國西部的幾個州。美國政府下令:嚴禁一切食品從這幾個州外運,當然也包括牲畜在內。

於是,美國國內肉類奇缺,價格暴漲。亞默爾趁機將先前購進的牛肉和豬肉拋出,在短短幾個月裏,他淨賺900萬美元。

亞墨爾慧眼獨具,發現了瘟疫即將流行的征兆,預測到可能出現的局麵,把握和充分利用了瘟疫蔓延所帶來的機遇,進而取得成功。

乘瘟疫這把火,亞默爾“劫”到一大筆財,不愧是商戰高手。

詭道方略之:郭亮智取長沙

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北伐軍很快就打到湖南。軍閥葉開鑫將重兵集結於長沙,企圖負隅頑抗。正在長沙從事工人運動的郭亮等共產黨人,為配合北伐軍的正麵行動,決定從背後積極打擊軍閥葉開鑫。為此,他們分別到工人群眾中去,宣傳革命大好形勢,廣泛發動群眾,積極組織群眾同敵人作鬥爭。工人們聽說要配合北伐軍趕走葉開鑫,都感到非常高興。在郭亮等人的組織安排下,縫紉工人連夜暗暗地製作了兩萬多個“國民革命軍”和“湖南工人保安團”的袖章;泥木工人在全城收集了數筐打野獸用的炸彈;印刷工人通宵達旦印製傳單和其他宣傳品;人力車工人也行動起來了,他們拉著車子在街裏街外,大街小巷跑著,探聽消息,偵察敵人的位置、人數及動向。

僅僅隻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全長沙城的工人都做好了與葉開鑫展開鬥爭的一切準備。

在郭亮等人的指揮下,一天早晨,長沙城幾乎所有的街道上,忽然貼滿了征討軍閥的標語:“打倒軍閥!”“葉開鑫不投降就叫他滅亡!”這些標語不僅貼在大街上,電線杆上,大樹上,還貼到了葉開鑫的辦公樓和家門口。

葉開鑫怎麼也沒有料到形勢會變得如此突然。他立即命令他的省會戒嚴司令在全城實施戒嚴,實行嚴格的檢查搜捕。

可是,在郭亮等人的領導和指揮下,組織起來的工人們不僅沒被氣勢洶洶的敵人所嚇倒,相反,他們按預定的計劃,當敵人的巡邏隊和搜捕隊出現在大街上的時候,建築物裏的工人們就把預先準備好的炸彈從開著的窗戶扔出去。炸彈爆炸了,敵人嚇懵了。這個時候,躲在門後背的工人們趁著炸彈爆炸後的煙霧,馬上衝了出去,從慌亂的敵人手中奪下了槍支。

一處如此,處處如此。一時間,全長沙城的街上,炸彈隆隆,殺聲震天。軍閥的巡邏隊和搜捕隊很快就失去了威風,他們死的死,傷的傷,丟了旗,丟了槍,活著的,能跑的,東奔西竄,到處挨打。

在郭亮等人的組織下,學生們在搖旗呐喊:“北伐軍進城了!”“葉開鑫完蛋了!”“繳槍不殺!”更使葉開鑫捉摸不透的是,他的部下不斷報告:“在許多地方都發現了帶著‘國民革命軍’袖章的人。到處都飄起了‘國民革命軍’的大旗。”

葉開鑫根據這種種跡象推斷:“一定是北伐軍穿著便衣打進城來了。”想到這裏,他嚇得直哆嗦。他抓起電話想向有關方向詢問情況,但電話不通了(電話線早被工人切斷了);他叫人去拍電報,請求援助,但電報局已被戴著“工人保安團”袖章的工人占領了,電報發不出去了。他詢問粵漢鐵路的情況,回答是鐵路交通完全中斷。他問軍隊情況,回答是,士兵和軍官都驚慌混亂,不知如何是好。這個時候,葉開鑫感到問題太嚴重了,長沙城是再也守不住了。於是,他急忙下了撤軍令,坐上軍艦向北逃跑了。

長沙就這樣被占領了。

其實,這個時候北伐軍並未進城,是郭亮指揮人民群眾用一些“土辦法”造成了北伐軍化裝攻打長沙的假象,使敵人不戰自潰,丟了長沙,狼狽逃跑。真是兵不厭詐也!

詭道之“麵”經之七:示假隱真

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經典故事中看出:

詭道方略之:桂陵之戰,馬陵之戰

戰國中期,齊、魏、燕、趙、韓、楚、秦七雄並立,征戰頻繁。公元前354年,魏國派大將龐涓率8萬精兵進攻趙國,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趙國苦戰了一年,眼看就要撐不住了,急忙向盟國齊國求救。齊威王正欲向外擴張,於是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兵8萬去救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