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詭道之“麵”經:麵麵俱到無人挑2(1 / 3)

詭道方略之:王允之裝醉脫險

東晉時代,有個孩子名叫王允之,為人機靈,很善於揣摸大人的心理。

王允之的伯父是東晉的大將軍,名叫王敦。此人執掌朝政,驕橫跋扈,為人殘暴凶狠,被人稱為殺人不眨眼的魔王。有一次,他為了強迫客人喝酒,竟接連殺死了幾個敬酒不成的美女,使得客人難以夾菜下咽。

有一天,王允之照例酒足飯飽後同王敦睡在一起。

天亮後,王敦給一個下屬喚醒。王敦忙起床跟他密談:“喂,我叫你準備的兵馬和武器怎樣了?”

“將軍大人,已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好,好極了。你計劃幾時動手包圍王官?”

“必須注意保密,若有外人知曉此事,格殺勿論!”

王敦同那心腹越談越興奮,以至忘記了帳子裏還有一個小孩在睡覺。

其實,王允之早已醒了,他們關於謀反的談話內容他全都聽見了。他覺得自己處在險境之中,情急生智,便用手指往喉嚨裏死命地深摳,立時將隔夜的酒飯嘔吐了一床。接著,又閉起眼睛,裝著熟睡的樣子,微微打起鼾來。

王敦跟下屬談了好久的話,忽然想起自己背後的床上還睡著王允之,大為驚恐,趕忙奔去,掀開帳子查看。不看也罷,一看不禁釋然大笑,捂著鼻孔,自言自語地說:“簡直像頭醉酒的小死豬!難聞死了,難聞死了。”

原來,滿床嘔吐物發出一陣陣酸臭之味,王允之兀自埋在汙穢裏酣睡哩。

王允之運用自己應變的智慧,逃過了殺人魔王殺人滅口的災禍。

詭道方略之:韋皋大智若愚擒逆

唐德宗時,朱興兵叛亂,李楚琳等也起兵響應,一時間聲勢浩大。

這時,朱部將牛雲光戍守隴州,他準備設伏兵活捉隴州的判官韋皋,響應朱。沒想到消息泄露,他隻得落荒而逃。在逃跑途中,他遇到了朱派出的使者蘇玉。蘇玉正帶著朱招降韋皋的詔書,準備到隴州去。蘇玉勸牛雲光說:“韋皋不過是一介書生,很好對付。你我一同前去,如果韋皋接受詔書,他就是我們的人了,如果不接受,休就派兵攻打,殺他就像殺頭豬那麼容易。”牛雲光聽後。欣然同意,便和蘇玉率領軍隊又返回了隴州。

他們來到隴州城下,韋皋從城上責問牛雲光:“先前你不辭而別,今天又回來了,為什麼呢?”牛雲光說:“先前我不知您的心意,現在我們皇帝(朱)有詔書,要任命您做中丞,所以我才回來,願與您和好如初。”韋皋聽後,毫不猶豫地表示願意接受“詔書”。他先讓蘇玉入城,驗看無誤之後,恭敬地收下詔書。然後他又對城外的牛雲光說:“如果您沒有異心,請使城中人沒有疑心,請您先把兵器送入城內,再率眾入城,如何?”牛雲光認為韋皋是一介書生,沒有什麼心計,也不再多想,同意了韋皋的要求,把兵器全送進了城裏,然後率眾入城。

第二天,韋皋為了表示他的誠意,在城中大擺宴席,款待蘇玉、牛雲光和他們的部下。韋皋事先埋伏好了軍隊,在酒席上極力勸酒。蘇玉、牛雲光以為不費吹灰之力招降了韋皋,得意洋洋,和手下喝得爛醉如泥。這時,韋皋的伏兵突然殺出,蘇玉和手下早失去了抵抗力,隻得乖乖就擒。

韋皋將叛軍全部斬首,然後築壇與城中將士盟誓,誓死效忠朝廷,討伐叛賊。

詭道之“麵”經之四:吐故納新

吐故納新比喻事物的新陳代謝。經商活動中,也必須吐故納新,時常地舍棄舊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的產品,建立和發展新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產品。這樣才能跟上潮流的發展,不至於被甩掉。吐故納新,重要的是在確定采納新的方式、新的產品之後,對舊的方式、舊的產品就不要留戀,果斷地予以舍棄,這也是適應潮流發展的要求。

詭道方略之:關鍵製藥公司的發展

美國關鍵製藥公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新成立的製藥公司,該公司在改良舊產品方麵表現非常傑出。美國製藥行業的競爭是十分艱苦的。傳統上,要想在這個行業裏獲得成功,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研究發展,又要在新藥的實驗和是否符合政府的安全規定上花費多年的時間,然後再將新藥經由一大群實驗人試用後交到醫藥專家手裏鑒定。

在這種高科技、嚴密管製的行業裏,關鍵公司有一種名叫“哮達”的藥品,在美國經常用來治療哮喘病,是用茶鹼製成的,而且已成為大眾所熟知的藥品。關鍵製藥公司的創新之道就是提高這種藥品的藥效,使“哮達”進入血管後的療效延長12個小時。由於藥效優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特別頒獎表揚。關鍵製藥公司延長藥效的創新觀念與技術,吸引了國際上許多大製藥公司,紛紛與這家小公司簽訂了共同的研究發展各種產品的合同。硝化甘油是關鍵製藥公司另外一個成功的例子。從1800年起,這種藥就被用來治療心絞痛,當病人突然覺得心髒刺痛時,便立即將這種藥片放一片於舌底,在很短時間內這種疼痛就會消解。然而,關鍵製藥公司利用硝化甘油製造了一種可以貼在胸部的繃帶,這樣治療心絞痛的速度更快,並且提供了比藥片更長久的穩定藥效,以防止疼痛的再襲。

雖然這是一種老藥品,但卻是一種全新療法。1971年,關鍵製藥公司遭遇困難,虧損達60萬美元。傑哈瑞斯和他的夥伴物理學家菲利浦·弗羅斯特,共同接掌公司,就采取這種吐故納新的做法,很快扭轉了大局。關鍵製藥公司認為,創新策略是一個必需的行動,不容選擇。在公司沒有錢的情況下,傑哈瑞斯所麵臨的選擇,也就隻有創新了。由於食品藥物管理局要求任何藥品不但不危害人體,並且必須確實有治病的效果。要達到這樣的成效,不僅費力而且費錢。於是傑哈瑞斯就把目標放在那些已在銷售而且確定安全及藥效上沒有問題的藥品創新上,他取得了成功。到1984年,關鍵製藥公司已成為年營業額15000萬美元的企業。

詭道方略之:柯林南標新立異在競爭中占絕對優勢

經營之道,有時也必須標新立異。一種產品的產生,一個行業的形成,一個潮流的興起,往往都是由標新立異而起,而標新立異者就是這個潮流的先導者,往往會以絕對的優勢在這個潮流中獲利。

美國柯林奈特公司的創始人約翰·柯林南就是電腦軟件行業中的標新立異者。1968年春天,柯林南在學過電腦軟件之後,認為應該將自己所學回饋社會,於是他決定建立起一個新的事業。他對這個新事業的觀念極為清晰。第一,他認為在像電腦軟件這種知識密集的行業之中,人可以有特殊的貢獻。因此,他認為他的新公司要盡全力吸引且留住那些能夠創新的人才。第二,雖然在當時許多人習慣把電腦軟件視為某種稀有的藝術品,可是柯林南卻認為可以像一般商品大量製造,也就是說發展許多基本軟件,以便在進行一項新工作時不必重複先前已熟悉的步驟。就是要發展電腦軟件,使之成為使企業更有生產力的工具,而且不斷進步。第三,柯林奈特公司設法從那些為自己需要而設計,但又不經營電腦軟件的“尖端客戶”那裏,取得軟件程序和設計,經過處理後再銷售給企業,使兩種價值合二為一得到實現。在確定了上述新奇但又現實的想法之後,柯林南就聚集了一群致力於美國軟件行業的同事們,開始了他們的新事業。他們的第一項產品是名叫庫爾普萊特的程序,很容易借由電腦打出報表的程式。很不幸的是,這個程序並不吸引人,而這時公司在銀行的存款隻有500美元,兩天之後又有8500美元的薪水必須交付,根本沒有求援之處。於是柯林南就帶著他那唯一的,而又不成功的產品到市場上重新定位。這一次他把程序改名為“EDP稽查員”,他不但獲得了成功,並且發現並不是幕僚人員才使用電腦,內部和外界的稽查員除了他們所熟悉的簿記員、計算機和書麵記錄外,也得同樣麵對電腦、程序和磁帶等。由此,柯林南開辟了一個新市場,就是對稽查員施行各種應用電腦的特殊訓練和個別服務。這個EDP稽查員是柯林南首次在商業上獲得的成功,為這個新成立的公司打下了發展的基礎。之後,柯林南又進一步發展EDF軟件,使一般的人員都能操作、存取和發揮電腦的全部功能。在資料庫管理軟件業務基本形成之後,柯林奈特公司就轉向自行發展或向外取得軟件,處理後,供應市場各種功能的軟件,解決客戶製造、銷售、人事、財務等問題。柯林奈特公司的最大創新就是處理零散的軟件,向客戶提供所需的資料及分析結果。這種創新的確有效,從戰略空軍到杜邦公司,柯林奈特公司已擁有兩萬多個客戶,使該公司銷售量連年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