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麵埋伏是在條件差不多已經成熟的情況下使用的一種計謀,它首先要綜合各方麵情況,全麵而準確地調動各方力量,讓對手就像落入了一張網中,無論怎麼左突右衝都擺脫不了這張網的糾纏,最後信心盡失,束手就擒,這樣就達到了既定的目的。十麵埋伏的關鍵處在於如何布網及網的嚴密性,否則十麵埋伏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詭道方略之:張著血口的巨蟹
1757年,普魯士遭受到四路大軍的攻擊:東麵,俄軍8萬人已進入普魯士境內;南麵,10萬奧軍正在大踏步挺進;西麵,13萬法軍向柏林逼近;北麵,瑞典軍隊1.7萬人開始在波美拉尼亞登陸。四路大軍,結成聯盟,鐵壁合圍,企圖扼殺普魯士。
普魯士國王腓德烈大帝雖處危境,但不服輸,他要趁四路大軍完成合圍之前,利用敵軍的矛盾,加以各個擊破。他分析:四路敵軍最具威脅的是法、奧兩國的軍隊。尤其是法軍,不僅兵力強大,而且近在咫尺,即將兵臨首都柏林城下。
腓德烈大帝派出4萬精兵去牽製10萬奧軍,集中主力來對付法軍。
進攻的法軍分為兩股,一股是戴艾斯提斯的10萬兵力,一股是蘇比茲元帥的10萬兵力,排德烈大帝趁大股法軍更換統帥的機會,以10萬金幣買通接任的李希留公爵,讓他的10萬大軍按兵不動。這樣他可騰出力量專門對付蘇比茲的3萬法軍。
即使如此,腓德烈的主力部隊也隻有2萬多人,兵力也少於法軍。但他采取了以少攻多的戰略,主動尋找蘇比茲,要與之決戰。
法軍元帥蘇比茲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他洞察腓德烈大帝“各個擊破”、“找軟果子吃”的謀略,便反其道而行之,始終不與普軍決戰,將兵力緊縮在布勞恩斯多夫堅固的營地裏。
相持日久,顯然對腓德烈大帝不利。他便製造假象,將主力悉數撤退,引誘法軍來追。
蘇比茲不知是計,還認為腓德烈疲於應付,去解救別處了,便趁機追擊。誰知普軍並未退遠,見法軍來追,又複擺出了進攻的姿態,這樣,普法兩軍構成了會戰的形勢。
法軍雖然中計,但仍有恃無恐,雙方兵力相仿,即使會戰,勝敗還難預料。哪料腓德烈大帝計中有計,他擺出了一個“巨蟹陣”迎敵。
所謂“巨蟹陣”就是加強兩翼兵力進攻,就像巨蟹張開的兩把鉗子。而在腹部則以猛烈的炮火堅守陣地,恰似巨蟹張開了血紅的大口。
待等法軍進入了“巨蟹陣”,腓德烈大帝就下令攻擊,普軍先伸出了一隻鉗子夾住了法軍的一側,鉗牢之後,又伸出另一鉗子去鉗另一側,中間的大口始終噴射著炮火。經過近3個小時的戰鬥,徹底瓦解了蘇比茲的法軍,並進而破壞了聯軍四方包圍的態勢,實現了各個擊破的戰略目標。
詭道方略之:埃軍伏擊打坦克
坦克是近代戰爭的主要武器,它全身披甲,突出於頂部的炮塔,能夠360度地旋轉,全方位地殺傷敵軍,遠的炮打,近的槍擊,能攻善守,即使在夜間,也能憑借紅外線瞄準儀彈無虛發,加之它能爬坡,能涉水,可以說是無堅不摧,所向披靡,即使是用自身的重量也可將敵軍的工事、障礙、人員輾得粉身碎骨。所以近代戰爭在某種程度來說是坦克的較量。
1973年10月6日,埃及軍隊乘以色列軍民正在過“贖罪節”之機,發動了突然襲擊,接著以消防車開路,攻破了以軍的“巴列夫防線”後,又進行兩次坦克會戰,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以軍為了抑製埃軍的攻勢,不得已出動其王牌軍——阿薩夫·亞古裏率領的一九零裝甲旅以挽回敗局,作孤注一擲的拚搏。
誰知,以軍出動王牌坦克旅的情報被埃軍截獲,便針鋒相對,派阿布·薩德率領的步兵師進行伏擊,打算將以軍的坦克旅聚而殲之。
步兵對坦克,顯然處於劣勢,但敵明我暗,又是個極大的有利因素。埃軍充分地利用這個有利因素設伏殲敵。
首先埃軍製定了恰當的作戰計劃,他們將伏擊地點設在公路的兩側,避開坦克的正麵攻擊力量,同時隱蔽地挖掘許多單人掩體。拋棄硬碰硬的戰術,而是使用先進的輕型手提反坦克火箭,隻用30輛坦克作為機動力量。
同時,在伏擊圈附近構築假的工事和交通設施,擺開迷魂陣,誘敵上當。
當以軍坦克的先頭部隊進入伏擊圈時,埃軍四麵開火,讓以軍不明真相,而埃軍將其主力深藏不動。
以軍果然上當,當先頭部隊遭到襲擊後,他們出動全部的120輛先進的T—60型坦克全速前進。他們並不把埃軍的“散兵遊勇”放在眼裏,認為隻是螳臂當車而已,而實際上他們已全部進入了埃軍的伏擊圈。
埃軍的伏擊戰開始了,由於事先有了周密的計劃,每個士兵的目標都很明確,對遠的坦克每輛發射三枚火箭,近的則發兩枚,一枚擊履帶,一枚擊炮塔。
戰爭隻進行了20分鍾,以軍的王牌旅就全軍覆沒。埃軍創造了近代戰爭史上以步兵設伏全殲敵軍坦克群的奇跡,為世人所矚目。
詭道之“麵”經之十四:欲擒故縱
這個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說的是劉備三讓徐州城,但最終還是從徐州牧陶謙手中接管了徐州,這其中充分運用了詭道的欲擒故縱的思想。
詭道方略之:明日光臨的用意
很多台北人在年節想買些食品罐頭饋贈親友,或購點肉鬆、臘肉解解饞時,可能立即會聯想到那家位於博愛路台北郵局隔壁的美味香食品行。
這是一家經營了50年之久的老店,誰也不會想到其維持聲譽於不墜的方法,竟然是——每天隻製造有限的產品,如果有顧客上門來,買不到東西時,就告訴他,請他明日及早光臨。
那麼,為何不多製造點貨品,來方便顧客的需求呢?原來,“寧缺毋濫”是美味香食品行的經營原則。
雖然這不是一間門麵堂皇的店鋪,可是,為了維護它的聲譽,倒也需要花費相當的心血。小自選購采買,大至接待顧客,在老板、師傅與售貨員的通力合作之下,已使得客人們能放心地進出這家食品行,而不會有受騙的顧慮。
每天清晨,為采買加工所需要的肉類,該食品行的師傅們都親自到台北及臨近的所有市場去選購上好的豬肉。這樣一來,有了原料,取材上就占了先。
這家食品行的另一個經營原則是——不做外銷。
美味香食品行真正招牌食品是煙熏火腿。
煙製熏品是一門藝術。佐料、鹵汁、火候都需要講究,美味香的熏品是隻問質精,不求量多,為不使顧客對該行的食品失卻信心,寧可請他明日及早光臨,絕不以火候不夠的產品供應。
這就是美味香食品行不願拓展外銷市場的原因,以免在接受大批訂貨時,趕製不及或濫竽充數,而影響了50年來辛苦建立起來的信譽。
也因為注重了原料取材與製造,該食品行出產的煙熏火腿價格不低。價格雖然高了點,但是,上門來的顧客還是絡繹不絕。
美味香食品行每天可以有300條左右的火腿出爐,除非您搶先了一步,否則,總會失望而歸的。因為那些貨品,早就被前一天受“冷落”的顧客們訂購了。
“敬請明日光臨”這一招十分奏效,一來美味香的食品一直以品質精良聞名遐邇,贏得了顧客的信任,老主顧也特別多;二來“吊”人胃口的效果極佳。許多顧客聞“香”而來,垂涎欲滴地等候,一旦買不到便“耿耿於懷”,第二天非早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