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忐忑 (一)(1 / 2)

低吟長歎家國夢,望眼他鄉境千愁

齊心牽回女童命,山水不與那日天

這一切,身邊的圓圓全看在了眼裏,等他們走後,圓圓好奇地說:“阿婆,這兩個人怎麼又來了,上次不是來過嗎?我們早就沒擺竹藍在外麵了,對嗎?”

“圓圓,你可記性真好啊!這麼久了你還記得這事,他們今天來不是要批評阿婆的,而是來幫助阿婆的。”說這話的時候,她感知自己的心髒嘣嘣跳得厲害。是喜悅,是焦慮,是彷徨她全然分不清楚,如果圓圓不在身邊,那她會點燃一杆煙鬥,她好有煙癮了。

她當然知道這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是她給了自己親自動手做一個餡餅掛在自己脖子上的生存機會。這種踏實的感受讓她知道了什麼是充實,她的理解是如此的精準到位,內秀於心的聰慧顯而易見。

“那他們怎麼幫助你的呢?”圓圓似一個大人一樣關切地又問道。

“圓圓,阿婆一下子不知道怎麼回答你,假設阿婆這麼大年紀了想出去工作,得到了他們的幫助,那圓圓你會怎麼想!”

“阿婆不要嗎,你出去工作了,那圓圓怎麼辦呢?”圓圓當真生氣的樣子讓九阿婆不禁把她抱在懷裏。

“這小精靈還生氣哦,阿婆怎麼可以不帶圓圓,除非圓圓要上學了,阿婆才會想要他們的幫助呢!你說對不對!”

“那是,阿婆不會丟下我不管的。”圓圓的每句話都是那麼的堅定,字裏行間透露出她知道阿婆要出去工作的這回事。她們這短短幾個月的相伴,卻勝似親人一樣的融合在一起了。雖然隻是孩子,卻在阿婆心中是真摯的,她不知道會不會讓圓圓失望,她自己也實在是沒底。

“阿婆我什麼時候上學。"

“這個我也不知道,不過圓圓快要到進學堂的年齡了。”她眨叭著眼睛似有所思的在阿婆的懷裏,慢慢地睡著了。

她因為淡定自如頭腦清醒,因為雷厲風行反應靈敏,呈現得是那麼淋漓盡致,才有著橄欖枝的意料之外的拋來。

人總是在矛盾中生活,幸運來得太快也會忐忑,方向的捉摸不定如走入了迷宮又去摸索。總之麵臨選擇時會要傷傷腦筋,不知如何是好的決定卻又是那麼的多!

她的一字不識,埋沒不了她那與生俱來的氣度與才能,歎息她的半輩子全然圍著家庭,從沒踏出過大門半步去挑戰生活的能力卻被淹埋。那美好的青春年華已流逝得一幹二淨,逼上梁山的她漸漸有了顯山露水的機會。

若她的木匠還在身邊,她的默默無聞就隻會永遠是那童養媳的身份,哪來身份的轉換讓她有著來日的嘔心瀝血的奉獻。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她從未想到過自己要成為新社會建設的一份子,因為這一切從來與她無關。

其實,送走劉主任,望著他離去的背影。她有著片刻的激動,她思索著自己是否有能力一定勝任,她也並不那麼欣喜若狂,那淡淡的笑容在思量,工作之難,到底是多難,為什麼別人會忘而卻步?

她思索自己有什麼能耐讓一麵之緣的劉主任親自登門拜訪,給予她的信任如此之大,她有了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壓力。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她都回不了頭,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她把這件事埋藏在心底。

和圓圓的一席話,讓她看到了小女孩的心聲,她無論如何不能食言於圓圓,這是信任。那又該怎麼辦啊!一個個難題都是不能再帶圓圓!已六歲半的小孩,上學是迫在眉捷,理所當然了,父母不應該是糊塗的,她卻從未聽彭醫生說過一句:"圓圓該上學了。"

她不想問,作為父親的彭醫生必然有他的想法,而這一切隻是他全然還沒有抽出時間去學校一趟,他總在等待空閑時光的到來,一再耽擱著這件重要的事情。

他甘於默默無聞的奉獻是欣慰這個年代人人平等,有錢也弄不到柴米油鹽,沒有特權階級,沒有身份標識,沒有走後門。

手裏握著的糧票、油票和什麼票就意味著生活,意味著一律平等,肚子裏的空虛,是沒有地位高低的區分。鬧心的空腹是不分三六九等,社會風氣空前的優質在饑餓,饑餓,還是饑餓的呼聲中又顯可貴。

但醫生就是再世華陀也挽救不了這“營養性死亡”,物質匱乏的餓死和疾病纏身的病死,已無任何區別的都是絕望。

甚是可悲以田為生的望天收的農民,居然也無飯吃,遭遇的慘烈還更淒涼,這怎能又讓人看得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