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境某處,誠啟真人同三個道友暢遊成境亭,此處雖以亭命名,方圓卻包含萬裏範圍,隻因三元前,廣元子於此亭頓悟三千道法,獨立破開虛空,成就長生神話,故此得名。
四名真人轉了一圈來到成境亭中,此亭三層,琉璃鬥簷,若隻用肉眼觀看極為普通,然在幾名真人真體慧目中可大是不同。他們可以體悟到,這看似普通的亭台散發著柔和的光茫,越接近光芒越是濃鬱,即便達到他們超凡脫俗的天人之境,也能感受到融融暖意,從中亦有所感悟,若將一個大根基的凡人放到這裏修煉,其間道基法意源源不斷,修煉境界將會如飛車般狂飆而上,可惜凡俗之人受境界所限,根本無法到達這裏。
四道對這裏已是非常熟悉,甫天震真人張開慧目向下界看了一眼道:“一元十二會,計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此會一萬八百年已過三分之二,三界生靈沉降這無數,飛升九天者卻寥寥可數,實是可歎!”
承思真人者附和,同時亦有感慨:“想十元前,無量千宇法王下世傳七轉如來聖卷,廣度凡世愚迷,境界達九天者無量無際,地獄空曠,修羅絕跡,其會末,劫數不生自消,乃是數十元未有之盛況,真是德布寰宇,蒼穹敬賀!”
師仁真者向空揮手,四道前方空氣倏然霧化,越來越濃,幾息時間,濃霧幾欲凝固,卻又漸漸清晰起來,其間現出亭台樓閣,山川河流,竟是立體人間景象——霧化三界之術——師仁道長得證天人境之道法。
隻聽師仁真者道:“三界之迷,莫過於人界,然三界之貴亦非人界莫屬,我等於九天之地,持天人法修持自身,空耗歲元,境界不升反降者無計其數,如廣元子前輩破碎虛空直抵三界之外者億萬歲中能有幾人?反觀人界,從愚迷到化境,多則幾世,少則幾十年便可頓悟長生,不可不承認人界之可貴。”
說著指尖連動,眼前霧化三界景色大變,硝煙四起,餓殍遍地,景色又變,整個人間濁浪滾滾,妖魔充斥,萬靈嚎哭。此時師仁真人的聲線變得沉肅起來:“‘神佛望我界,我界望人間’,我等持天人法真義可謂代天守護人界,今人界遭劫,正是我輩挺身而出之時。”
誠啟真人眼望霧化三界顯出的人間亂象,一時心血上腦,道:“師仁道兄所言極是,我自一元前破迷飛升九天界域,從未懈怠修持,卻苦無寸進,無論為為己為人,我們都該下世走上一遭……”
承思真人聽二人言語越來越重,趕緊製止:“止聲!!”
又道:“我等住長生天,持清淨心,怎可擅動妄念,豈不聞因一念不合,打落凡塵,萬年修為,一朝喪盡!”
誠啟真人意態坦然,反駁道:“承思真人此言差矣,對於妄念二字之意我有不同的想法,妄念者,或不可實現之奢求,或陰暗晦澀之雜念等等不一而論,但我等依天理而望人心,處處為眾生著念,行思起事都落腳於三界生靈,豈可以妄念視之。
“我等修持自心,當時刻警醒自我思念是否合乎天理正道,鄙人不才,卻也知自己所求,怎敢任妄念滋生!今吾心因下界愚迷而躁而動,失卻清靜,若因此而令我下界,我願攜帶一法於世間,廣度有緣之人。”
三道人聽罷都靜心思慮,陷入短暫的沉默。
甫天震真人忽然哈哈一笑,昂聲讚道:“誠啟真人合道而來,竟發慈悲之心,見識遠勝我等,他日成就定然亦勝於我輩,可喜可賀。”
誠啟真人心中一動,忽有所悟:“何喜之有,觀之我幾人之境界,卻不如頭頂成境亭。”
眾人怎想誠啟真人忽出此言,師人真者不由得問道:“我等修行千萬歲,境界已達三界之遠峰,此亭雖乘廣元子之盛德,畢竟死物,怎可與我等比肩。”
其他二道也現疑問之色。
誠啟真人長歎一聲,道:“我曾讀《大覺選經》,言‘三界之存在為三界之不存’,以往無法了悟其真意,剛才我靈機閃動,竟有所得。
“覺者所思之事,乃是眾生度脫苦厄之大事,三界內眾生都在不盡輪回之中,即便是如我等飛升九天界域,若說是與天地同壽也是妄言,下三天生命歲不過千年,中三天生命歲不過萬載,而上三天大道最遠者不過九九八十一元,都要再入輪回。
“正如師仁道兄所言,我等都知道隻有人界才是修行之所,而九天之地已不利於修行,但幾乎所有天人都在努力修煉,惟恐境界下滑,又望再進一步,精進之心又或曰欲精進之妄念?而成境亭自廣元子成道飛升,靜立三元歲於此地,無欲無求,安然自得,其境界不是比我等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