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下世傳法(2 / 2)

“而他的存在,就如三界所有事物存在一樣,正是長生大覺者點化萬眾之意,使億萬眾生覺醒,都能超脫三界。這不是‘三界之存在為三界之不存’之意嗎?”

三道忽聞此論,都陷入沉思之中,各有所悟。

沉默間,虛空震動,師仁道者的霧化三界倏然碎裂,而遠空中現出一片旗幡,精光四射,奪彩炫目,細查可以看見上書敕令二字。

四道都是已經在此界萬千歲的人,這種景象可是都聽說過,甚至見過,不怎麼驚訝,甫天震真人道:“看來誠啟道兄一念震動天地,敕令說來可就來了!”

“慎言——”承思真人租住甫天震真人的話頭。

在幾人都沉默之時甫天震真人的話顯得很突兀,卻存一絲羨慕之心。

敕令下來,接令者便可帶法下世,廣度眾生,雖說人世間六欲橫流,下世之人多有隨波逐流,便再無登天之日,但也有莫大機緣相伴,且攜法下世者不入迷胎,機運大增,正如《道德經》所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也。若可藉此再度精進,豈不是超脫三界,真正的達到與天地同壽的永生!

天上旗幡色彩不斷變化,中心的赤紫色敕令二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耀眼,不一會就變成赤白色,四真人眼力再好,此時也再看不見其間變化,這時隻聽旗幡發出波的一聲,似有物從旗幡處剝離,然後天地大亮,精光令幾人睜目如盲,強光中,另有一道獨立於天地之間的金光直射誠啟真人,從他的頭頂貫下,然後天際仙樂飛揚,嫋嫋不絕。

承思真人第一個反應過來,拱手道賀:“恭喜誠啟道兄,出世之法已得,當可先行參悟一番。”

甫天震真人也附和:“恭喜誠啟道兄,但不知此法道兄方便泄露一二。”

誠啟真人雙目微合,約三息之後才緩緩睜開,這不是他因為得到真法而自傲,而是剛剛參悟所得之真法的表現,此時臉上帶上一絲笑意,搖了搖頭道:“道祖囑我將此真法傳於世間,你等也可以此修持,但若要得到此真法真意,需你等關注世間,或主動下世尋找。這不僅需要考驗你們的真性,也要考驗你們的悟性,在此卻不可輕傳。”

此時誠啟真人所代表的正式三界外覺者道尊,其他人自不會認為他傲慢無禮,隻覺得這是理所當然,若不如此,怎麼才能體現出對道尊的尊敬。

雖然明知誠啟所言不虛,但真法就在眼前而不可得,還是讓二人扼腕可惜。

這時誠啟真人轉頭看向師仁真者,問道:“師仁道兄可有所得?”

師仁道者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然後歎了口氣:“還望誠啟真人帶攜!”

承思和甫天震睜大了眼睛,他們可是真的驚訝了,這無聲無息之間,師仁道者竟然也得到了敕令,這是什麼情況?

誠啟真人輕輕的道:“我且自顧不暇,但若有機緣,當盡吾力!”

***

巨壑國瑤山守誌洞,誠啟真人跌坐在蒲團之上,閉目凝思已經一月有餘,卻依舊無所得。

洞中質樸無華,兩側山壁高蹈直上百丈,平滑如鏡,乃是誠啟真人劍削而成,以為攜刻真法之用,然而從真人下世至今已有百五十年,卻無法刻上一個字,隨刻隨落,幾無法駐留。真人也知道傳法之難,卻沒想到百年間無有寸進,若不是他境界淵深,韌性高絕,早已被俗世沾染,隨波逐流去了。當年自顧不暇之言不幸應驗。

倒是下世三十年後,收得一個弟子全振,平時侍候他的起居飲食,並日日隨他修煉。

全振根基非常好,三年貫息,十年明神,如今不足百年,已經元嬰成長,差一步便成就天人,看來不久之後便青出於藍,實是可造之材。

為履行前諾,雖自顧不暇,依舊讓弟子將自家法門法術攜刻在另外兩麵石壁的其中一麵,若師仁真者下世,若無緣得倒出世之法,也可按照自己修煉的法門修持,重回九天玄境。

如今修煉法門早已完備,全振每日裏又將自家的修煉心得攜刻其上,一來可以讓自己加深印象,可望修為在進一步,另一方麵也讓後來者有例可參考,加快修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