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年少天真(1 / 2)

全振這些動作被真人看在眼裏卻全不理會,一心參悟敕令下來的真法。

時間流逝,忽然有一天,誠啟真人靈明頓悟,雙目忽然睜開,神光外放,照亮整個山洞如白晝一般,會心一笑,朗聲道:“原來如此,如此簡單!哈,簡單——”

語氣中有些驕傲又有些無奈。

當他自言自語之時,心中又有所感,何謂簡單,自己參悟一百五十年之久,才得真意,怎說簡單!

當然,這是誠啟真人是要將此法真意書於石壁,傳於後世,後麵的修煉者到不必如此,目的不同,難易也是不同,否則以常人不足百年的壽命如何能在此法門修煉。

隻見真人身體不動,雙眉中間亮起一道白光,一柄仙劍懸在真人頭頂,念起劍動,石壁上石屑刷刷掉落,僅眨眼間便已完成。

全振開眼看去,竟是將同一個字以不同的體法力度刻於石壁,數十字中,最中央是一個大大的“境”字,神意流轉,連綿不斷,如天上輕雲縹緲無依,又似萬仞高山,挺拔絕立,內蘊無窮法度,令人心神搖動。

四周所刻之字也都是境字,隻是體法不同,深度各異,逐個演繹,便如在時間的長河中漂流蕩漾,洗滌心境,道染神識。同是“境”字,這樣反複攜刻,又如天上星辰,拱衛四方。

“這——”

全振竟然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誠啟真人此時隻是發自內心的微笑,見弟子向他看過來,心知其意:“你是否覺得這出世之法的傳承有點兒戲呢?”

全振沒有說話,神色卻認同。

真人續道:“大道至簡,且真法難傳,真意自孕其中,你若有上進之心便在此潛心修煉吧,自會有一份機緣。”

全振向誠啟真人深施一禮,在洞壁之前跌坐下來,輕輕合上眼眸。

誠啟真人滿意的看看自己的弟子,漸漸的模糊了自己的身影,凡俗界,他還有很多事需要處理——。

***

瑤山之陽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從遠處看如綠色錦緞披在山坡之上,山腳下是瑤水,繞山而來。山頂隱沒於雲霧之中,縹緲無跡。

碧綠的江麵有幾隻船兒在撒網捕魚,其中一隻老舊的漁船上載著爺孫倆個人。爺爺正準備收網,向正在船尾眺望的小孫兒喊道:“雲霽,快來幫忙——”

小男孩叫做博雲霽,今年才八歲,有著一身健康的筋骨,方頭大耳,一臉憨憨的摸樣。聽爺爺呼喚,答應一聲便跑了過來。

爺倆收完最後一次網,劃動小船準備返航了。小家夥坐在船頭麵向瑤山,臉上不時的顯出思考的神色。

爺爺叫博緒,已經在瑤水上打了一輩子的漁。輕輕的搖動著船槳,目光停留在博雲霽的臉上。看著小家夥不時閃過的疑惑,問道:“雲霽,想什麼呢?”

小男孩聽見爺爺問話,答應了一聲,然後指著瑤水的盡頭問道:“爺爺,你知道這麼多的瑤水是從哪裏來的嗎?他們又流到哪裏去呢?”

慈祥的笑容浮現在爺爺的臉上,手上的船槳輕輕的搖動,他知道這個小孫兒經常會思考一些讓人無法回答的問題,柔聲的到:“雲霽,爺爺這輩子沒有離開過瑤山,但這瑤水卻從未停止過流淌,爺爺也不知道瑤水從哪裏來,流到什麼地方!不過爺爺聽說在瑤水的源頭是連綿不斷的雪山,這水就是雪山上的雪融化而來的,而瑤水的盡頭是大海,遼闊無際,非常壯觀。”

小家夥一臉的向往,問道:“爺爺,您能帶孫兒到瑤水的源頭看看雪山,去瑤水的盡頭看看大海嗎?”

爺爺哈哈大笑:“小家夥不要妄想,傳說那遙遠的雪山山頂有仙人居住其上,不是我們這樣的凡人可以到達的!而且那爺爺老了,也不能走那麼遠了,如果有一天雲霽看見了雪山,看見了大海,回頭告訴爺爺好嗎?”

小家夥使勁的點點頭,道:“爺爺才不老呢,爺爺可能幹呢,在咱們村裏,爺爺打漁最棒了——”

***

大日西下,昏暗的木屋,博雲霽飛快的去掉了碗裏的飯菜,衝出屋門,後麵傳來奶奶囑咐他早些回來的喊聲!

“知道了——”聲音已經在百米之外了。

傍晚時間是村裏小夥伴的歡樂時光,村口是孩子們的聚集處。人都沒有齊聚,卻看見遠處的大路上馳來了三匹駿馬,每匹馬上都坐著一個人,眨眼間就來到村口。

三匹馬漸跑漸停,最後停在孩子們跟前,孩子們都很好奇,愣愣的看著馬上的三個人。

從馬上跳下一個大漢,武士打扮,先笑了一下,然後盡可能柔和的道:“小朋友們,這兒有客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