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數學(1 / 1)

科技與體育

中國古代數學意識起源很早,據說在黃帝時代就發明了十進製。漢代到唐初,是中國數學的輝煌時期,數學成果非常突出。此後一直到宋元時期,中國數學在世界都處於遙遙領先的水平。古代數學主要為“算學”,其中部分內容與天文學結合,部分與術數相關。

算經十書

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將《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孫子算經》、《五曹算經》、《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海島算經》、《五經算術》、《綴術》、《緝古算經》十部漢以來的著名數學著作為算學教科書,用以進行數學教育和考試,後世通稱為“算經十書”。

《九章算術》

中國古代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其確切作者不詳。此書應是在長時期內經過多次修改逐漸形成的。全書共九章,一共搜集了246個數學問題,給出了每個問題的解法。

劉徽(約225—約295)

魏晉時期成就最高的數學家,三國後期魏國人,山東鄒平人。其數學著作主要有《九章算術注》10卷和《重差》1卷,後者唐代易名為《海島算經》,為“算經十書”之一。

祖衝之(429—500)

南朝成就最高的科學家。字文遠,生活於南朝宋齊之間。主要貢獻在數學方麵撰寫了《綴術》一書,被收入“算經十書”中;在曆法方麵,創製了《大明曆》,最早將歲差引進曆法;在機械學方麵,設計製造過水碓磨、銅製機件傳動的指南車、千裏船、定時器等。

宋元數學四大家

宋元時期,中國數學家輩出。先有數學家賈憲(有《黃帝九章算法細草》,提出“賈憲三角”),此後,秦九韶、李治、楊輝和朱世傑則被譽為“宋元數學四大家”。

秦九韶(1202—1261)

字道古。南宋紹定間(1228-1233)進士。撰寫了聞名的巨著《數學九章》,並創造了“大衍求一術”。這不僅在當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近代數學和現代電子計算設計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稱為“中國剩餘定理”。

李冶(1192—1279)

字仁卿,號敬齋。真定府欒城縣(今河北省欒城縣)人,主要生活於金元之際。所撰《測圓海鏡》共12卷,凡170個問題。李冶係統而概括地總結了天元術,使文字代數開始演變成符號代數。

楊輝(生卒不詳)

南宋後期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其數學著述有5種21卷,為《詳解九章算法》12卷、《日用算法》2卷、《乘除通變本末》3卷、《田畝比類乘除算法》2卷、《續古摘奇算法》2卷。

朱世傑(1300前後)

字漢卿,號鬆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其數學代表作有《算學啟蒙》和《四元玉鑒》。其最傑出的數學創造有“四元術”(多元高次方程列式與消元解法)、“垛積法”(高階等差數列求和)與“招差術”(高次內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