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明朝第一枝指生 不拘小節狂草成(2 / 3)

太悲催了,這讓祝枝山情何以堪啊。

無所事事的祝枝山開始借酒消愁,除了嗜酒之外,他還喜歡玩賭坊中的小骰子。

大明王朝時期其實有很多娛樂活動,但祝枝山偏就好上了賭博這口菜。

賭博這口菜可是比加了防腐劑的爛白菜還要危害健康喲。眾所周知,它會讓人們賭得一窮二白的。

小賭怡情,大賭傷身。這是老祖宗的警示。

太不人性化了,在這裏應該這麼溫馨提示:未滿十八歲的青少年和已過十八歲的成年人請勿模仿祝枝山。

此時,祝枝山可能是逃離了老婆大人的監護,他的眼睛正死死地盯著在桌子上骨碌碌滾動的骰子,他頻繁地伸出有六個指頭的右手,不斷押下能夠賭出自己勝算的籌碼。

至少在賭桌上的這一刻,不務正業的祝枝山是全神貫注的。賭博讓他忘卻了生活中的苦澀,他的輸贏就定格在小骰子們停止滾動的一瞬間。

贏了固然歡喜,輸了也不氣餒,隻要你有繼續下注的本錢,就有翻本的機會。

十賭九輸,祝枝山在仕途上失意,賭桌上的運氣自然也得意不到哪裏去。不出意料之外,祝枝山囊中羞澀的本錢再次輸光了。

祝枝山垂頭喪氣了一會兒,又再次振奮了精神,他像灰太狼那樣為自己打氣。賭場,我祝枝山還會再殺回來的。

勝不驕敗不餒啊,這是。

不錯,祝枝山賭桌上的本錢輸光了,人生中的本錢還沒輸光呢。

他還可以再掙錢。他還要到賭桌上去翻本。

更重要的是,人生也要翻本。

世界上有三樣東西別人奪不走,一是吃進胃裏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學在手中的本事。

能讓祝枝山翻本的就是他從小學在手裏的本事,別忘了,他會寫像牛眼睛一樣大的書法呢。

外祖父徐有貞生前讓祝枝山學習書法,無意中為祝枝山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這個帶有非物質文化的遺產比豐富的物質遺產更為可貴。

掌握了一門技術活才能掙錢嘛。

然而,祝枝山這陣子正感到失意又自卑呢,他連字都不敢寫得太猖狂了。祝枝山小心翼翼地臨摹著古人的字貼,寫那種規矩又漂亮的小楷。

在這期間,他認識了與之臭味相投的朋友唐伯虎,唐伯虎是個靠賣畫維生的,祝枝山是個賣字的。

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啊。

落魅的文人唐伯虎的畫,加上祝枝山的字在市麵上一時交相輝映,無人匹敵。

無形中印證了數學中的一個公式——負負得正。

(三)

在朋友唐伯虎的麵前,祝枝山表現得甚是和藹。畢竟祝枝山比唐伯虎年長十歲,作為大哥要有大哥的樣子嘛。

年輕時候的唐伯虎遊手好閑愛貪玩,祝枝山就苦口婆心地規勸唐伯虎,年輕人啊,要懂得珍惜光陰。

於是,唐伯虎聽從了祝大哥的勸告,開始苦讀了。而祝枝山呢?轉個身又溜到賭場上耍去了。

典型的說一套做一套。

光陰荏苒,祝枝山的口袋裏依舊沒有什麼錢,因為,錢都被他在賭場輸光了。

小消我聽說過一則十萬小時定律,隻要在某個領域上堅持學習十萬小時的人,就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不過,從祝枝山的賭運上看來,十萬小時定律也並不總是絕對的哦。

經過這麼多年大賭小賭亂賭苦賭,祝枝山的賭技讓同道賭友慘不忍睹。然而令祝枝山的老婆欣慰的是,這賭棍的書法倒是小有盛名了。

祝枝山有一個習慣,賭輸了回家,就拿手裏的筆墨出氣。憤怒既然可以出詩人,憤怒為什麼就不能出書法家呢?

畢竟,祝枝山在這個行當也浸淫良久了,給別人寫墓誌銘也好,題些字畫也罷,好歹得用心用意,一來二去的,摸打滾爬了成前輩了。

祝枝山在練字時,日複一日地臨摹著前古人的名貼,已頗具形似,擁有了二王的神韻了。

說起臨摹書法,我國的偉人毛澤東同誌也有一番獨特的見解,他說,人有相貌、筋骨、精神,字也有相貌、筋骨、神韻。最初要照原樣寫,以後練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字和人一樣,也有筋骨和靈魂。練字要有體,但不能受到一種體的限製,要兼學並蓄,廣采博取,有自己的創新,自己的風格,才能引人入勝。

關於擁有自己的風格這一說,還真是萬物皆有規律。瞧瞧,哪怕美女們穿身衣裳,也會研究什麼是歐美風、日韓風、民族風呢。

已上升到藝術層次的書法家們對於能創立自己獨特的風格,更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

有一則關於著名書法法王羲之的故事流傳甚久,據說一天晚上,王羲之練完字,上床睡覺的時候已經很晚了。王夫人側著身子,睡得正熟。王羲之還在想著書法,就習慣性地拿手指在夫人的背上練字。王夫人往裏麵挪了挪,說了一句:“你有你體,我有我體,幹嘛往我身上寫呢?”

“你有你體,我有我體。”祝枝山也期望跳出臨摹的局限,形成自己在書法上的獨特風格。

祝枝山練過古人們的狂草,比如說那位叫懷素的酒肉和尚。懷素可是個不折不扣的狂人。和尚懷素個子矮,寫起字來是上躥下跳的,像隻猴子。還有那個叫張旭的酒瘋子,寫到歡喜處連筆都扔了,用辮子蘸墨,畫得龍飛鳳舞。寫得臉上都掛滿了墨。

懷素與張旭這對活寶得喝夠多少酒,才敢在眾人麵前放肆發癲啊?

也許懂書法的人們在看狂草字,而不懂書法的人們更愛看他們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