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大凶之相(1 / 2)

朝堂之上湧動著一種不同尋常的緊張氣氛,眾人會不時的掃描一眼右相,他和詩太尉並肩站在一起,這兩人一文一武,把持著西涼的天下。

年輕的帝王坐在金鑾殿上首,斜斜靠著椅背,抬起手來隨意的揮了一下。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裴玉忠尖著嗓子,這樣的話他喊了很多年。

正這樣說著,蕭揚已經起身,顯得迫不及待。

“臣,有事啟奏。”

蕭揚的腳步生生頓住,他掃視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人,眼神之寒冷讓在場的人心跳都覺得一滯。

他重新坐了下來,裴玉忠提了一口氣——準奏。

“臣有事起奏。”

上官鴻重複一遍,看著蕭揚。

“是關於王丞相的。臣想知道王丞相所犯何事,竟然被停職軟禁。丞相多年為官清廉,性情耿直。和皇上必有誤會所在,倘若皇上因為一時誤解,鬧的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鬧的黎民百姓揣度紛紛,便得不償失。多年來丞相的政績有目共睹,還望皇上收回成命,準丞相回朝處理政事。”

像是響應上官鴻的號召,又有五個大臣上前一步,都是和王明同時為官的,四十來歲的樣子,職位也不低。

蕭揚並沒有眾人想象的勃然大怒,據說這一月來,但是打擾了和婼妃在一起的時間的人,都被蕭揚修理的很慘。

他的唇角扯起來一個殘忍的笑容,雖然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和婼妃尋歡作樂,但是也沒有顯出頹勢,他還是那個俊美非凡的皇帝。如果真要說什麼變了,那就是他的作風較之以往更加殘暴了。

“眾位愛卿,這是在質疑朕的決定?”

“臣等惶恐。”

幾人便跪了下去,大殿之上一時變得很安靜,人們都在靜觀事態變化。

“微臣隻是希望皇上三思,切莫錯怪忠臣,失了人心。”

雖然跪了下來,但是上官鴻還是說的不卑不亢,擲地有聲,明顯的不認同皇帝。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臣等希望皇上可以以臣等為明鏡,丞相輔佐朝鎮二十餘載,乃國之棟梁,西涼之幸,希望皇上決不要偏聽偏信。”

“上官大人這話講的,本官就不懂了。”冷炎抬起眼皮,看一眼上官鴻,“要說上官大人為王丞相講話,本官倒也明白,畢竟王丞相也是本官的榜樣,很值得學習和尊敬。可是若說以人為鏡,上官大人何以自信到自己一定是塊明鏡?還有希望皇上偏聽偏信,又為何意?上官大人既不是質疑聖上,難道還是這朝中誰人獻了讒言不成?”

這話說的就重了,蕭揚的唇角仍然維持著那絲若有似無的笑意,眼底一片黯沉。

“冷相所言便是朕所想。”

他拍拍手,似乎沒有多大的怒意。

“上官大人的話朕明白,隻是丞相帶頭在義陽宮鬧事,你們似乎並沒有參與其中吧。當日的事情,眾位知道嗎?”

皇帝麵上帶笑,看著底下幾人滿臉為難的樣子,隱隱的透著淩駕於眾人之上的霸氣。

“朕並不想知道你們的答案,答案無非就兩種。”

他頓了一下。

“倘若不知,那你們有什麼好說的?當日朕的惱怒,他們的危言聳聽、無中生有,你們怎麼會明白?倘若你們都知道,那麼朕就要將你們一並發落,當時你們不攔著丞相,也不跟隨,現在馬後炮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