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娟芹
百裏奚是秦穆公時重要謀臣。孟明視則是當時重要將帥,穆公時秦國幾次大的戰役,如崤之戰、彭衙之役、王官之役都由孟明視帶兵作戰,盡管打了幾次敗仗,穆公卻一如既往地重用他,孟明視還幫助穆公增修國政,使晉國甚懼秦國。二人為穆公的霸業均作出了不可小視的貢獻。然而,關於二人之生平事跡,史籍記載卻多抵牾之處。因此,有必要仔細辨別兩人之生平事跡,以有助於對穆公霸業的深入探究。
百裏奚生平事跡見於《左傳》《國語》《孟子》《莊子》《管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淮南子》《史記》《韓詩外傳》和《說苑》等。各本所載不一,甚至互相抵牾,造成對百裏奚生平事跡有許多含混不清的說法。史籍中又有百裏孟明視者,他與百裏奚到底有沒有關係,諸家說法頗不一致。大略有三說:一是百裏奚與孟明視為兩人,且為父子關係。這是古今大多數學者的看法,這一說法源於《史記》《公羊傳》與《穀梁傳》的記載。二是百裏奚與孟明視為兩人,具體關係不明,《左傳》中的記載即反映這一觀點。三是百裏奚與孟明視為一人。馬非百先生力主此說,但他又將孟明視與百裏孟明視看作兩人,認為《左傳》所載魯僖公三十二年偷襲鄭國被王孫滿譏之“輕而無禮”的將帥是百裏孟明視,非孟明視,“蓋僖公十三年之百裏即百裏奚,而僖公三十二年之百裏孟明視,雖亦姓百裏,然兩人相去前後幾及二十年,固無怪其性格之不能一致也”。
綜觀史籍中關於兩人生平之記載,相抵牾之處有如下幾點。
第一,《史記·秦本紀》:“晉獻公滅虞、虢,虜虞君與其大夫百裏傒,以璧馬賂於虞故也。既虜百裏傒,以為秦繆公夫人媵於秦。百裏傒亡秦走宛,楚鄙人執之。”後穆公以五羊皮贖之(百裏奚因之亦被稱為五羖大夫)。而《史記·商君列傳》載趙良語:“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願望見,行而無資,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既然百裏奚是聞穆公賢而“願望見”,為何又要“亡秦走宛”?
第二,《史記·商君列傳》趙良語又曰:“(百裏奚)相秦六七年,而東伐鄭,三置晉國之君,一救荊國之禍。”而《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載:“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左傳》中明確記載東伐鄭者為孟明視,非百裏奚,與《左傳》類似的記載還見於《史記·秦本紀》。《公羊傳》又載:“夏,四月,辛巳……秦伯將襲鄭。百裏子與蹇叔子諫曰:‘千裏而襲人,未有不亡者也。’”依《公羊傳》,百裏奚為反戰派,曾和蹇叔一起勸諫穆公勿伐鄭,非主戰派。
第三,《史記·秦本紀》載百裏奚曾為秦穆公夫人媵於秦。秦穆公夫人為秦穆姬,即晉獻公之女、晉公子申生之姊。《史記·晉世家》亦曰:“其冬,晉滅虢,虢公醜奔周。還,襲滅虞,虜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裏奚,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而《左傳·僖公五年》卻曰:“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師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左傳》媵者隻有井伯,無百裏奚,《秦本紀》隻有百裏奚,沒有井伯,《晉世家》兩人兼有。
第四,百裏奚流亡路線,依《史記·秦本紀》當是:虞、晉(晉滅虞後被虜)、秦(媵於秦)、宛(亡秦走宛)、秦(被贖之秦)。《呂氏春秋·慎人篇》曰:“百裏奚之未遇時也,亡虢而虜晉,飯牛於秦,傳鬻以五羊之皮。公孫枝得而說之,獻諸繆公。”路線卻是由虢被虜於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