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奧運會開幕式曆史演進的研究

以開幕式(opening ceremony)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搜索結果為2679篇,實為1000篇。按照時間順序,倒序從2003年到1883年排列,顯示搜索結果為2679篇,但倒序逐篇參考時,到1000篇顯示結果即到達1883年。先從題目進行篩選,選出79篇。

首先,數量最多的就是論述媒體與奧林匹克運動關係的文章,這也是引起人們最多關注的部分。主要有論及奧林匹克理想和媒體博弈的肖恩·P沙利文(SeanP Sullivan)和羅伯特·A麥基考夫(RobertA Mechikoff)合作的文章《皮埃爾·德·顧拜旦的奧林匹克理想與媒體》[9]、論述奧運會如何與媒體結為夥伴關係的約翰·斯萊特(JohnSlater)的《變化中的搭檔:大眾傳媒與奧運會》[10]、論述在媒體作用下奧運會走向的雅勒·霍薩特(Jarle Hysaeter)的《奧運會必須繼續!但以哪種電視新聞報道呢?》[11]。泰勒·唐寧(Taylor Downing)的《屏幕上的奧林匹克主義》[12]則認為我們看到的開幕式是經過了媒體過濾的開幕式,提示人們要注意過分媒體化對奧林匹克主義可能產生的危害,而讓-盧·查普利特(Jean LoupChappelet)的《奧運會的多媒體報道》[13]則開始關注更為立體化的媒體包括網絡等的在場。此外,關於顧拜旦和平思想及其表達的科拉多·杜安茲(Conrado Durántez)的《論顧拜旦男爵思想體係中的和平理念》[14]、關於女性進入奧林匹克大家庭的角色認可及其轉變的伊恩·喬布林(Ian Jobling)的《女孩和端茶小姐:澳大利亞女性運動員的參與和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的管理者》[15]、關於人權問題,尤其是運動員地位等研究的TA布萬恩德拉(TAB huvanendra)的《體育領域中的人權》[16]等都提供了研究奧林匹克運動的不同視角,對本文如何看待開幕式提供了有益的背景知識。

其次,搜索結果的很大一部分是論述某屆奧運會的詳細情況或者其某一方麵的文章,比如弗裏茨·K馬西斯(Fritz KMathys)的《備受爭議的1906年屆間運動會》[17]和卡爾·倫納茨(Karl Lennartz)的《1906年雅典第二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概述》[18]介紹的就是常常被人們遺忘或者忽略的1906年屆間運動會的情況,指出其實正是這屆運動會上出現了作為開幕式重要組成部分的代表團入場式。這些史實的分析和概述對本文論述一戰之前的開幕式構形情況頗具參考價值。傑裏米·懷特(Jeremy White)的《洛杉磯方式:1932年奧運會中的運動員村和精神鼓勵主義的實踐》[19]和馬克·戴爾森(Mark Dyreson)的《國家身份認同的市場營銷:1932年奧運會和美國文化》[20]等文章對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創新之處進行了詳細論述,並分析了其現實意義;克裏斯托弗·楊(Christopher Young)的《當希特勒遇到了顧拜旦?技術革命時代的奧運會》[21]主要論及二戰之前奧運會所處的科技背景;詹姆斯·M佩索拉(JamesM Pitsula)的《對納粹奧運會的再次解讀》[22]則詳細記述了1936年納粹德國是如何舉全國之力舉辦柏林奧運會的。這些研究除了為開幕式研究提供了相關背景之外,也促使作者在行文中日益重視某些國家對開幕式發展的特殊作用,並初步打算將某些國家如美國和德國在開幕式發展史上的作用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此外,諾曼·貝克(Norman Baker)的《差點流產的奧運會:1948年倫敦》[23]和艾米·巴斯(Amy Bass)的《自由的力量:1968年奧運會的故事》[24]分別介紹了戰後第一屆夏季奧運會以及在南美洲舉辦的唯一一屆奧運——墨西哥城奧運會的情況,論述了奧運會如何給戰後的世界和墨西哥這個尚不發達的國家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