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深化城市衛生改革,大力推進社區衛生服務(1)(2 / 3)

四是調整和理順關係,城市醫療機構的結構日趨完善。一年來,各地在推進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過程中,通過整合衛生資源,更新衛生服務,使城市醫療服務體係的結構逐步完善,醫療服務和預防保健工作的基礎得到進一步加強。首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大中型醫院的關係進一步理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大中型醫院之間本著“技術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促進發展”的原則,建立了雙向轉診網絡協作關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不能確認、診治困難和需要特殊檢查的患者及時轉診到上級醫院,上級醫院通過深入社區進行技術幫帶,幫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解決醫療技術上的難題,提高社區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並將已經診斷明確且社區有能力治療的患者和康複期患者及時轉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使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大中型醫院之間的功能分工更趨合理,不僅大醫院的床位周轉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床位利用率都有了明顯的提高,社區患者也得到了高質量、低費用、綜合連續的衛生服務,實現了大中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患者三方受益,初步形成了全科服務與專科服務相融合,治療、康複一體化的服務網絡。其次加強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公共衛生職能。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充分發揮貼近社區、貼近居民的優勢,廣泛收集、分析各種衛生信息,及時開展各種疾病的群防群控。社區衛生工作者以社區為陣地,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向廣大居民宣傳衛生防病知識,消除群眾的恐懼心理,維護了社會穩定。同時,在疾病控製部門的指導下,對社區、公共場所和流動人群的疫情進行監測,承擔了環境消毒等工作。特別是在抗擊“非典”、“禽流感”和“流行性出血熱”的鬥爭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始終奮戰在基層第一線,向居民宣傳各類防病知識,進行環境消毒和疾病監測,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基礎性工作,把住了疾病預防控製的第一道關口,成為公共衛生體係不可替代的堅實網底。另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還較好地完成了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方麵的工作任務,使社區衛生服務的功能日趨完善。

五是轉變服務模式,社區衛生服務得到廣大居民群眾的認可和歡迎。一年多來,各地在開展社區衛生服務過程中,積極轉變服務模式,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第一”的宗旨,改變了以往傳統的“守院待患”的工作方式,逐步實現了社區衛生服務“六位一體”(預防、保健、醫療、康複、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的功能。特別是社區衛生服務人員主動走進家庭“送醫、送藥、送健康”,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提供了快捷、周到、方便、熱情的服務。一方麵,在街道、社區的參與配合下,積極開展居民健康普查,為社區內約60%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針對社區人群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和季節性疾病方麵的健康教育活動,為群眾提供健康谘詢、家庭病床、康複理療、中醫診療等便民服務,增進了醫患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麵,通過大力宣傳政府在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上的優惠政策,使群眾進一步了解了社區衛生服務的宗旨,看到了社區衛生服務的好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還結合實際,製定了一些對患者的減免讓利措施,降低了患者的醫藥費用,得到了群眾的普遍認可和歡迎。目前,社區衛生服務正在以自身特有的服務方式,創造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