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對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的思考(2)(1 / 3)

(一)加快地方科技創新體係建設

無論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還是發展特色產業,都要以技術進步為支撐。當今世界,科技進步與創新已成為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的主要驅動力。各國的發展實踐表明,每一次產業的躍升和結構的調整,無不是科技進步與創新的客觀結果。沒有創新就難有大的發展。要著眼於自主創新,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突出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技術創新體係建設。要進一步深化科技體製改革,打破部門分割,強化組織協調,實現產學研相結合,形成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的強大合力。要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進步和創新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引導和督促國有及國有控股的大中型企業,不斷增加研發投入,努力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使之成為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要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加強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搭建科技平台,形成技術創新高地。要圍繞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共性技術,集中力量開展科技攻關,力爭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不斷提高甘肅省特色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

要重視加強縣市科技工作,為全省科技創新體係建設打好基礎。縣市科技工作主要承擔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的艱巨任務,反映著國家科技工作的總體成效,是我國科技工作的主戰場之一,也是國家創新體係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層次。加強縣市科技工作,是把科教興國戰略落實到基層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把科學發展觀全麵落實到基層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因此,要把加強縣市科技工作提高到關係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性、全局性高度來認識,深入研究和分析地方科技工作薄弱的主導因素和症結所在,研究探索新形勢下縣市科技工作的主要職責和任務。要圍繞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建立新的科技成果轉化機製,增強縣市獲取、擴散科技成果的能力,拓寬先進技術向基層轉移的渠道,加速先進適用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為全省科技創新體係建設奠定基礎。

(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當前,我們正在全麵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製定“十一五”發展規劃,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於教育工作來講,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開發人力資源,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培養和造就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實現教育公平。由於曆史的原因,甘肅省的教育事業發展起點還比較低,在教育理念、辦學思想、教育體製、教育結構、培養模式、教育內容與方法等方麵,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與甘肅省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相比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教育的發展在地區、民族等方麵還很不平衡,實現教育公平還要走較長的路。因此,要把教育放在實現富民強省、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地位,加快各級各類教育全麵、協調、健康發展。未來5年,我們要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省教育改革發展全局,充分認識科學發展觀這一重要思想的曆史地位和重大意義,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穿於教育事業的全過程,切實把教育發展轉入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軌道,不斷完善教育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奮力推進全省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要重點加強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要堅持教育公平原則和教育和諧發展原則,切實關注、解決弱勢群體和貧困學生受教育問題,確保同一片藍天下的孩子們都能平等地接受同等教育,都能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要努力做到大、中、小、幼各層次教育和基、職、高各類別教育的和諧發展,努力做到各級各類教育都能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數以千計的高技能人才和數以萬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更好地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要在“十一五”期間實現“兩基”;要積極爭取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50%以上,努力實現普通高中階段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比例大體相當;要穩步擴大高等教育規模,高質量、高水平地加強高校建設,初步構建一個充滿活力、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較為適應、布局結構較為合理、規模發展適度、具有甘肅特色的高等教育體係;要切實提高師資特別是農村師資水平;要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步伐,大力發展民辦教育,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