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知恥,就是指人們內心的善惡、榮辱標準,也就是“不從枉”、“羞為非”的“羞惡之心”。它要求人們做事要守仁行義,謹言慎行,辨知榮辱。古人認為:“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為禮而不終,恥也。中不勝貌,恥也。華而不實,恥也。不度而施,恥也。施而不濟,恥也。”在中國倫理學史上,儒家把培養“行己有恥”的士君子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中庸》把知恥與勇於改過聯係起來,提出“知恥近乎勇”的著名命題。《管子》一書中,把“恥”看作是國之“四維”之一,如果不能使人民有羞恥之心,國家就要危亡。荀子把知恥與廉潔並提,首次提出“廉恥”這一道德規範。李顒把有恥視作重於才學的道德操守。龔自珍把知恥看作洗刷國恥的必要途徑。

作為道德規範的知恥,與個人、民族和國家都有密切的聯係。對於個人來說,“恥之於人大矣。”“廉恥,立人之大節。”“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人須知恥,方能過而改。”對於民族和國家來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風俗之美,在養民知恥。恥者,治教之大端。”

知恥的反麵是無恥。“無恥,則無所不為”,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淵。然而,“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無廉恥而嗜乎飲食,則可謂惡少者矣。”“人之患莫大乎無恥,人而無恥,果何以為人哉?”“辱,莫大於不知恥。”因此,“人不可以無恥。”

知恥,盡管在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評價和選擇標準,但作為一種道德規範,在任何時代都是需要的。盡管古代有的思想家把知恥看作“吾所固有”,從而陷入唯心主義先驗論,但其中許多精湛論述,仍具有明顯的積極意義和現實意義。

13明智

明智是中國傳統道德的基本規範之一。《中庸》把智與仁、勇並稱為“天下之達德”。這裏取其明理睿智之義,用複詞明智表達這一規範。

明智,是儒家重要的倫理思想。智,也作知即理智、智慧。“智者不惑。”孔子兼重仁智,多次以仁智並舉。“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在孔子看來,智是實現仁的重要條件。“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他將智、仁、勇三者統一起來,作為誌士仁人的基本品德。孟子把智看成是判別是非善惡的一種能力,提出“是非之心,智也”的命題,並將智同仁、義、禮、信並稱作為“五常”。漢儒董仲舒強調“必仁且智”。漢以後,宋、明以及清代儒家,一般都肯定智的重要,並對智德有所說明或發揮。

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明智以豐富的道德內涵。概而言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1)知道遵道。(2)利人利國。(3)自知知人。(4)慎言慎行。(5)見微達變。此外,明智還包括好學知過,量力而行,居安思危等。

明智,作為中國傳統道德規範,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它對於維持社會生活秩序,和諧人際關係;對於古代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發展,起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14勇毅

勇,作為道德規範,是人類社會帶有共同性的傳統美德。古代希臘把勇敢看作“四主德”(智慧、勇敢、節製、正義)之一,中國古代則視之為“三達德”(智、仁、勇)之一。在中國傳統倫理文化中,表達勇的道德品質的概念還有剛、毅等。在這裏我們用複詞勇毅來表達勇這一道德規範,其內容主要包括體仁能慈、行義循禮、明智善斷、臨危不懼,知恥力行等。

在中國傳統道德中,儒家和兵家一貫推崇勇德。孔子把勇作為踐履仁德的條件之一,認為勇必須符合於禮義,並能智勇雙全。孟子主張,為人之勇必與大節相合,強調舍生取義的精神。荀子進一步闡發了勇的規範意義和道德境界的層次,依其程度和性質的區別,區分出“狗彘之勇”、“賈盜之勇”;“小人之勇”、“士君子之勇”;“上勇”、“中勇”、“下勇”。兵家常把忠勇、義勇相聯,強調勇德的重要性。先秦時期的墨家、道家和法家以及後代思想家,對於作為道德規範的勇,都有所繼承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