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如意算盤(2 / 3)

趨吉避凶本就是人之常情,覺悟高到寧願吃苦受罪都要留下的人終歸是少數,而且都是大漢子民,這中間壓根就不存在誰是叛徒這個問題。在你這裏生活過得不好,還不許我去別的地方討生活?扯淡!

郭嘉的條件看似無害,實際上卻是包藏禍心,雙方加強通商的確可以給三家諸侯帶來利益,可放開人員往來的提議,那就是在挖三家諸侯的牆角。

第二次談判不歡而散,緊接著便是第三次談判,而這次談判不過是前兩次的延續,依舊沒有談出什麼結果。為了給雙方留下重新考慮的時間,郭嘉提議暫緩幾日再開始第四次談判,諸葛亮等人對此並無異議。

談判暫時中止,諸葛亮等人也沒有閑著,各自拜訪長安城中說話有些份量的權貴,希望可以從這些權貴的口中知道一些對我們來說有用的消息。隻是可惜禮物送出去不少,可真正有用的消息卻一點都沒探聽到。尤其是諸葛亮等人所提的請求,那些被拜訪的人是直接搖頭,當場拒絕。不過拒絕歸拒絕,該收的禮物倒是收的很痛快。諸葛亮等人不知道,這些權貴之所以敢放心大膽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收禮物,那是因為事先劉協已經跟他們打過招呼,到時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的結果。

在權貴那裏的連連碰壁,讓諸葛亮的心情有些糟糕,這一日從楊彪府上出來,諸葛亮沒有立刻返回驛館,而是帶著隨從在長安城裏閑逛,想要借此散散心,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來看待這次的談判。

走著走著,便到了午時,眼看著到了飯點,諸葛亮也沒回驛館的打算,帶著隨從就近找了家飯館,打算用罷了飯後再回。

隨便點了一些酒食,諸葛亮坐在靠窗的一張桌旁等著酒菜上來,耳邊就無意中聽到了一個消息。這裏就是一家普通的飯館,三教九流什麼樣的人都有,與諸葛亮鄰桌的就是兩個匠人。如今在大漢,士農工商之間的界定已經變得模糊,不是說你做了商人就一輩子隻能做商人,若是想要改行做農夫,那隻需要到官府報備,得到許可以後便可以改行。

與諸葛亮鄰桌的二人應該以前就是農夫,隻不過後來改行做了匠人,這才留在城中居住。二人談論的當然不可能是國家大事,說的隻是家長裏短,其中就談到了最近城裏的糧價有不小的上漲。雖然這點漲幅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所需,不過也因此讓其中一人想要攢錢購買一兩件奢侈品的時間推遲了。

諸葛亮一開始並沒有把這件事往心裏去,涼州前段時間鬧了蝗災,糧食漲價也在情理之中,隻是鄰桌兩個人之後的談話卻叫諸葛亮上了心。

“兄弟,依我看,糧食漲價隻能說明一件事。”

“哥哥,你知道內幕?”

“哼哼,哥哥我三舅的二表姑的大舅哥的鄰居家的六小子在衙門裏當差,據他說,最近朝廷正在籌集糧草運往兗州。”

“兗州?那裏好像挨著河北,不會是又要打仗了吧?不可能吧?不是聽說河北這次也派人來跟朝廷求和了嗎?”

“哼?求和?他們也配!我聽小六說了,談判隻是什麼緩,緩什麼之計來著。隻要等糧草一到,朝廷大軍就會殺到河北,把那個河北的袁熙給拿回京師開刀問斬。”

“是嗎?這樣也好,遲早都是要打的,越早打越能多過幾天太平日子。”

“可不是嘛,你說那個河北的袁熙也是傻,明知道不是朝廷的對手還是死扛,這不是找死了嘛。”

“對對,哥哥說的是。對了哥哥,一會城南好像有人招工,咱們不如一起去試試?”

“我勸你最好別去,去了也是白費力氣,我聽小六說了,城南招的是運糧民夫,咱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全家就指著咱們,這要是一離開就是幾個月甚至年把,你讓家裏的那些人怎麼過?”

之後哥倆的談論就不值得諸葛亮去關注了,但哥倆方才提到的緩兵之計,卻讓諸葛亮有些上心。聰明人最大的優點是想得多,而最大的缺點,也是想得多。有時候明明簡單的一件事,聰明人一想就複雜了。而有時本來就複雜的一件事,被聰明人一想,就變得更加複雜。

朝廷在用緩兵之計麻痹各路諸侯,這本就是兩個升鬥小民的閑侃,壓根就不值得去理會。單是這個消息是來自那個七拐八彎的親戚,就可以明白這個消息有多不靠譜。可凡事就怕細想,聯想到朝廷對待此次談判的態度,諸葛亮越想越覺得像是那麼回事。

匆匆吃過了午飯,諸葛亮帶著隨從去了城南。方才鄰桌那兩個人不是說城南正在召集民夫嗎?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真假。等到了城南,因為此時還是飯點,聚集在此的人並不是很多,但諸葛亮的確看到了一個召集民夫的告示,旁邊還有人坐在那裏負責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