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廣東商人(2)(1 / 2)

與此相應,廣東的“黑道”縱橫,一些廣東人正麵生財無道,就走“黑道”。據統計,廣東1991至1993年查獲黑社會組織和具有黑社會性質的流氓犯罪團夥800多個,成員3917人,另有涉及境外的如澳門“14K”、香港等黑社會組織13個,1992年上半年廣東省一次打擊就抓獲車匪路霸團夥5000多個,做“黑道”生意成了廣東極個別人的生財之道。

廣東人深情堅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他們有膽識,為了賺錢,天不怕,地不怕,隻要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他們永遠敢做“吃螃蟹的第一人”。所以,非正道生意,還是早停手不幹得好,免得自己辛苦建立起的基業毀於一旦。

3.注重實利與實務

廣東人是中國最會賺錢,也是最忙的一群人。當北方的萬家燈火已經熄滅,人們都已經連入甜蜜夢鄉的時候,廣東人甚至剛拖著疲憊的身子從單位的辦公大樓裏走出來;當別的城市的人群正歡歡喜喜度過周末,東遊西逛走親訪友之時,廣東人中有好多甚至正在為了創造更好的業績而加班加點。

與中原正統的主流文化相比,處於“邊緣形態”的廣東人更重實際,講求實利,反對空想、玄想。倡導“經世致用”是嶺南學派的一貫學風。番禹“東塾先生”陳澧研究經學完全抱實用主義態度,他說:“惟求有益於身,有用於世,有功於古人,有裨於後人,此之謂經學也。”名重一時的南海“九江先生”朱次琦也認為:“讀書者何也?讀書以明理,明理以處事。先以自治其身心,隨而應天下國家之用。”

在嶺南文化重實用思想的熏染下,廣東商人擯棄了北方人“恥言利”的傳統意識,普遍具有強烈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形成了重實利與務實的精神特質。對廣東商人來說,也許黑格爾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比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式的抽象說法更符合他們的性格。如果說北方商人追求外在的評價與讚賞所引起的心理憐憫選種由外入內的境界,廣東商人則更喜歡由外在的物質結構和功能構成的物我合一的世界。如果說北方商人對事、對物、對人注重形式和外表,廣東商人則更傾向於實在的內容和價值。如果說北方商人重視行動計劃的完美,廣東商人則更重視行動的可能性與現實性,並在行動中不斷修改調整自己的計劃。先思考後行動、重經驗、講原則、重道義,是北方商人的習性;先行動後思考、重實幹、講效益、求實用、重感覺、輕理論,是廣東商人的特點。

廣東人天生勤勞,能吃苦。廣東人以錢為人生第一要義,廣東人視金錢為人生之目的,他們孜孜不倦地追求錢,為了賺錢,他們不畏辛苦,忙忙碌碌,整日為了利潤東奔西跑,可以說是不遺餘力。

廣東人生在錢眼裏,也不願鑽出來。

“婚姻不論門第,唯視貧富”、“重利輕義,至親不相信”的風俗是其精神特質的折射。廣東話——粵語的用語也多能展現廣東人重利的價值觀。如在粵語中,原本沒有“工作”這個詞彙,意義相近的是“溫食”。從字麵上看,有人認為“溫食”是一種出自低需求的世俗粗鄙說法,即就是為找吃的(或生存)而去勞作。而細細揣度一下,可以發現,“工作”這個說法僅僅是一種狀態的表達,並不包含目的,人們可因各種各樣的目的去工作;“溫食”則將人的勞作行為與生存這一根本性的目的聯係在一起,是可謂“一步到位”,直指目的的“實利”價值觀在此可見一斑。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錢是不好的東西。然而,廣東人的金錢觀念很強烈。在廣東人眼裏,無論幹什麼事情,都是為了掙錢。廣東商人做生意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發財。由於賺錢的目的單一,方向一致,廣東商人在行動中少了一些盲目與動搖,多了些動力與恒心。為了賺錢,廣東人幹得踏踏實實,他們沒有心思、也沒有工夫空談哲理、人生,對政治也不感興趣。在廣東人的觀念中,有了錢,就意味著有了財富,可以滿足自身各種需要。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有了權力同樣可以做到支配別人,支配各種資源。但是,廣東人遠離政治中心,政治對他們的影響太小,通過政治獲取支配地位的人太少,這使得廣東商人幹脆漠視政治,遠離政治成為商界傳統。因此與廣東人做生意時,談論政治引不起廣東人的興趣,甚至談論政治可能會引起‘些廣東生意人的反感,認為你有政治背景,而不願與你合作。

廣東人也並不是天生就帶著錢來的。他們中好多的商業巨賈都是白手起家。一點一滴拚搏直至擁有傲人的財富。他們重視實利,從小生意出發,賣小吃、擺地攤、開發廊、修鍾表,總之,可以賺錢的事他們都可以幹。

廣東人是中國最會賺錢,也是最忙的一群人。當北方的萬家燈火已經熄滅。人們都已經進入甜蜜夢鄉的時候,廣東人甚至剛拖著疲憊的身子從單位的辦公大樓裏走出來;當別的城市的人群正歡歡喜喜度過周末,東遊西逛走親訪友之時,廣東人中有好多甚至正在為了創造更好的業績而加班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