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要稱帝的司馬炎,終究還是生出了對雯夏的一份愧疚,他也曾言道,要給雯夏另外一重身份,讓她重回宮禁,要讓她做公主,新王朝最高貴的公主。
雯夏拒絕了。
本來已經飛出了籠子的鳥兒,誰還願意再回去?再被另一重身份束縛著?那深深的宮牆之內,隻有她痛苦的回憶,而沒有歡樂。
一切都似乎走到了盡頭,初起時,不知所謂,將要落幕時,也是一片蕭瑟。
但是事情還沒有完,因為那一日之後,雯夏再也沒有見過墨影,宣白,而嵇康,也不知所蹤。
法場上的事情,所有人都認為那個是嵇康,雖然他最後的殺氣實在有些不像嵇康平日裏的樣子,但是嵇康本身也是劍法卓絕的,在危難之中爆發出那樣的潛力,也並沒有多奇怪。隻有雯夏知道那不是嵇康,那是墨影。他帶著宣白走了,去了何處,雯夏不知,而那個墨影以身替換出來的嵇康又去了何處,雯夏依舊不知。
雯夏在洛陽城中等了一年,她也不知道自己在等什麼,本來就是決定要走的,走得遠遠的,再也不會到洛陽城來,可是現在卻留了下來,大概在心裏麵的某處,覺得有個人會回來找她吧?
永樂也走了,走的時候她說她要去找尋嵇康,但是雯夏後來聽人說,永樂還是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司馬炎沒有動她,她依舊回去做她的那個小小的亭主去了。
一年過後,雯夏看到窗外的小鳥翩飛,忽然想通了,她在等什麼呢?白白耽擱了一年多的事情,她連自己在等什麼都不知道,沒有人和她有過約定會回來找她,她有何必在這裏苦苦地等著?任憑時光流逝?
雯夏想起了她曾經和王弼的那個約定,要一起走遍千山萬水,看腳下這塊大地上不同的風景。她白白耽擱了多久啊!若是再等下去,這個約定還要不要實施了?
想到了,就馬上去做,雯夏不會再由著自己白白浪費時間,因為她從前浪費的時間已經夠多了,她還有許多的事情要做,還有許多的地方要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古代,醫療技術並不發達,一場小病就足以要了人命。雯夏對此是深有體會的。生命在這樣的環境下,顯得更加難得珍貴了,她總不能就由著自己的餘生在無所事事中虛耗過去吧?
雯夏永遠也沒有辦法忘記王弼,忘記那個她曾經深愛過的,瘦弱卻堅毅的少年,忘不掉他的眼神他的話語,忘不掉他那些個寫滿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的字條。
那是她第一次真真正正喜歡上的人,也是她第一次想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雖然他們終究是不能相伴一生的,但是這樣的記憶,卻讓雯夏一輩子也忘不掉。
當然,雯夏也愛嵇康,雖然不如第一次的熱烈,但是這一次卻是身不由主的傾慕。傾慕他的才華,愛慕他的人,更是為他對自己的關切所打動。
可惜,一切都已經隨風而逝,如今,終究還是她一個人。
當然,山濤阮籍向秀對她都很好,但是那隻限於朋友之間的好,終究是不可能替代愛人的。
所以雯夏在洛陽城中待得久了,愈發覺得自己空虛,無所事事,沒有目標。看著日出日落,每一天都一樣。
她要給自己的人生找些目標,才不會在一****不斷重複中漸漸失去自己。
正巧,王戎和媚兒的婚事也辦完了,雯夏完成了自己的最後一個承諾,也不和旁人告別,因為告別總會有挽留有傷心,她就這樣,留下一封信,一個人雇了一輛車,走了。
沒有目標地一個人走,有時候是一件愜意的事情,走走停停,累了就雇一輛車,不累了就自己走著。
不過任意而行不久,雯夏忽然想起了山陽,那片竹林,一想起來,就不由自主地想要去,當即就雇了車。
雖然已經是秋天了,竹林卻依舊鬱鬱蔥蔥,風吹過竹林的時候,就會發出悅耳的聲音,像是有誰在吹湊著曲子。林中有一條小溪,彎彎曲曲在林子裏彙聚成了一個小小的湖,湖水表麵浮著幾片竹葉,風帶動著水波,漾起一陣陣漣漪,水中的竹葉也隨水流動。
這裏依舊如雯夏第一次進來的時候看到的樣子,時間在這裏好像是停滯了一般,就算是再過一百年,這裏依舊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