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人類的起源(1 / 1)

中華民族自古就流傳著女媧摶黃土造人的故事,但這畢竟隻是一個動人的神話。那麼,人類曆史究竟應該從哪兒說起呢?

在科學比較發達的今天,我們已經知道,人類最早的祖先是一種從古猿轉變而來的猿人。這種認識可以由地下發掘出來的化石得到證明。據科學家們考證,我國最早的原始人是距今有170萬年的雲南元謀人,隨後是在80萬年前出現的陝西藍田人,而名震世界的北京人則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後來,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洞裏又發現了距今約1.8萬年的“山頂洞人”。

從出土的兩顆元謀人牙齒化石可見,他們的牙齒很粗壯,唇麵比較平坦,舌麵的模式非常複雜,具有明顯的原始性質。

藍田人頭骨還保留許多明顯的原始性狀。其眉脊碩大粗壯,在眼眶上方幾乎形成一條直的橫脊,兩側端明顯向外側延展。額骨非常低平,頭骨骨壁極厚。藍田人的牙齒和北京人女性的比較接近,但更大一些。

北京人的頭蓋骨低平,額向後傾,頭蓋骨約比現代人厚一倍。他們的腦量平均為1043毫升,介於猿和現代人之間。北京人麵部較短,吻部前伸,沒有下頦,具有明顯的現代蒙古人種的特征。

山頂洞人的體質已經很進步。頭骨的最寬處在頂結節附近,牙齒較小,齒冠較高,下頜前內曲極為明顯,下頦突出,腦量已達13 00~1500毫升。這些特征和現代人相一致。其男性身高約為1.74米,女性為1.59米。

猿人和其他動物根本性的區別,就在於他們已能製造和使用工具。最初猿人使用的工具,往往隻是簡單的木棒和石塊,然而遠古猿人就是憑著這種最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作艱苦的鬥爭。他們用它來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莖吃,同野獸作鬥爭,以謀取生存。

北京人不僅已會使用天然火,還會保存火種。他們用火燒烤食物、驅趕野獸,還用火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離我們年代更近的山頂洞人,模樣幾乎已經和現代人沒什麼差別,他們能把石塊敲打成石斧、石刀、石錘,並且懂得磨製加工,使之更加鋒利;能運用磨製和鑽孔技術把野獸的小骨製成骨針,並把獸骨獸牙、石珠蚌殼製成裝飾品,佩戴在身上。他們用骨針把大片的樹皮樹葉連綴起來,圍裹下肢禦寒,從此脫離了赤身裸體的時代。考古還表明,山頂洞人已經發明了“鑽燧取火”的人工取火技術。他們靠采集、狩獵為生,能走到很遠的地方同別的原始人群交換生活用品。在山頂洞人文化遺址裏還發現鯇魚、鯉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說明山頂洞人已能捕撈水生動物,他們的生產活動範圍已經擴大到了水域。

山頂洞人過著群居生活,但他們的群居生活已經按照血統關係固定下來。每個成員都有共同的祖先,於是,就產生了原始人群。後來,原始人群又逐漸演變為氏族公社。

時空隧道

(1)你知道遠古時期在我們祖國境內先後出現了哪些原始人嗎?

(2)山頂洞人的生活與北京人相比有哪些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