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兩個或幾個事物之間毫無聯係。
“出處”春耿·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
春秋時期,齊國非常強大,曾一度稱霸,齊桓公便成為諸侯國的首領。魯國、宋國、衛國、陳國、曹國都依附齊國,隻有楚國距離齊國太遠,又自以為是一個大國,不把齊桓公放在眼裏。齊桓公便召集各諸侯國的國君開會,決定一起征伐楚國。楚國的國君聽到齊桓公親自率兵來討伐的消息,十分震驚,急忙派遣使臣前來與齊桓公談判。
使臣對齊桓公說:“您的齊國在北方,我們楚國遠在南方,咱們之間的距離是那麼遙遠,即使是公馬、母馬及公牛、母牛在發情的時候互相追逐、奔跑,跑得再快,馳得再遠,也不會越過邊境(風馬牛不相及),可是今天齊軍卻跋涉到楚國的土地上,不知這是為了什麼?”
相國管仲說:“我們是以周天子的名義來討伐楚國的。從前召康公曾命令我們的先君太公說:‘為了輔佐王室,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眼下你們楚國輕視周天子,連天子祭祖用的包茅,你們也幾年不進貢了,我們因此特來興師問罪!”
楚國使臣慌忙解釋說:“貢品沒有如期送去,是楚國的罪過,今後豈敢不送呢?請齊軍退回去吧!”
雙方僵持一段時間後,也沒有結果,齊桓公見談判不行,沒有辦法,隻好同意與楚訂立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