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和作家的榮譽,就在於振奮人心,鼓舞人的勇氣、榮譽、希望、尊嚴、同情、憐憫和棲牲的精神,這正是人類往昔的榮耀,也是人類水垂不朽的根源。
我認為,今天人類的悲劇,在環宇四處的空間已布滿了肉體的恐懼,而這種恐懼持續已久,以致使我們麻木不仁,習以為常今天,我們所麵臨的心靈上的問題已不複存在,剩下隻有一個疑問:我們何時會被戰爭毀滅?因此,當今從事文學的男女青年已把人類內心衝突的問題遺忘了然而,唯有這顆自我掙紮和內心衝突的心,才能產生傑出的作品,因為隻有這種衝突才值得我們去寫,才值得為之痛苦和觸動。
一個有誌於文學創作的青年,應當從頭學習去認識和描寫人類心靈的掙紮與勞苦他應當這樣告誡自己:永遠忘卻恐懼充實他致力於創作的心靈隻應該是人類亙古至今一直存在的真實感情、真理、自豪、愛情和犧牲精神沒有這古老而永恒的東西,任何作品都將是曇花一現,瞬息即逝。一個文學青年,在懂得這些之前的所有創作,都將是徒勞的他所描寫的不是愛情而是肉欲,他所記述的失敗裏不會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他所描繪的勝利中也沒有希望,更沒有同情和憐憫他的悲哀,缺乏普遍的基礎,留不下絲毫傷痕他所描述的不是人類的心靈,而是人類的內分泌物。
上述種種,除非他銘記心中,否則,一個文學青年就仿佛置身於末日之中,為等候末日來臨而寫作我拒絕接受人類末日的說法,因為人是不朽的,他的延續是永遠不斷地即使當那末日的喪鍾敲響,並從那最後的夕陽在墜落的岩石上逐漸消失之時,世界上還會留下一種聲音,即人類那種微弱的卻永不衰竭的聲音,在綿綿不絕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我深信人類不但會苟且地生存下去,他們還能蓬勃發展人的不朽,不隻是因為他在萬物中是唯一具有永不枯竭的聲音,而因為是他有靈魂有使人類能夠同情、能夠犧牲、能夠忍耐的靈魂詩人和作家的責任,就在於寫出這種能同情、犧牲、忍耐的靈魂詩人和作家的榮譽,就在於振奮人心,鼓舞人的勇氣、榮譽、希望、尊嚴、同情、憐憫和犧牲的精神,這正是人類往昔的榮耀,也是人類永垂不朽的根源詩人的聲音不應僅僅是人為的記錄,而應該成為幫助人類永垂不朽的支柱和棟梁。
“人生代代無窮己”,雖然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作為整體的人類社會還會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這是因為人類具有不朽的靈魂。對於勇氣、榮譽、希望、尊嚴、同情、憐憫和棲牲精神的讚揚和追求,會支撐人類堅強地生存下去。
一部作品之所以偉大,往往是因為其描寫出了人類內心的掙紮與困苦,讓人類在反思和鼓舞中前進。它好似一盞精神明燈,指引著人們內心的方向。這也是一裸文學之樹生命力常青的根本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