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故事-真龍出世.txt(2 / 3)

朱縣令原本是個綢緞商,去年花十萬兩白銀捐了個實缺縣令。鄞縣物產豐饒,朱縣令指望在這兒大發橫財,可折騰了一年多,他隻刮到四萬兩民脂民膏,離撈回本錢還差著一大截。朱縣令反複琢磨,認為問題出在縣令的職權太小,很多貪贓枉法的勾當難以施展。最近,朱縣令忙著給老娘張羅六十大壽,希望借此好好撈一筆。

此時,朱縣令正在書房內盤點收到的禮金,聽說有位姓張的鄉紳求見,他以為又來了個送禮的,就讓衙役趕快把客人請進來。

走進書房,張麻子一聲不吭,隻管盯著朱縣令上上下下仔細打量。朱縣令被看得渾身發毛,正要詢問時,忽聽張麻子仰天歎道:“哎,可惜啊可惜!”

朱縣令嚇了一跳,不解地問:“可惜什麼?”

張麻子抖開折扇,搖頭晃腦地說:“我看閣下的麵相富貴至極,少說也該弄個巡撫當當,不料卻隻是個區區縣令,實在可惜!”

這話說到了朱縣令的心坎上,他抱拳拱手,試探著問:“恕在下眼拙,您是……”

張麻子環顧左右,裝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朱縣令會意,立刻揮了揮手,讓房裏的丫環和門外的衙役退走。

等到四下無人,張麻子這才壓低聲音對朱縣令說:“我乃真龍欽封的丞相,奉旨來招安貴縣……”隨後,張麻子唾沫星子亂飛,把大明氣數已盡、馮彪這條真龍即將出世的道理鼓吹了一番。接著他又講了自己如何相中劉二寶,如何將他舉薦為征北大將軍的經過。最後,張麻子拍著朱縣令的肩膀,慷慨許諾道:“若貴縣肯歸順,本丞相保舉你當天下兵馬大元帥!”

朱縣令聽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沒回過神來。他簡直不敢相信,世上居然有馮彪、張麻子、劉二寶這種自以為是的傻瓜。

見朱縣令半晌沒吭聲,張麻子以為他對自己的許諾心存懷疑,便補了一句:“若貴縣不放心,我可引你去拜見皇上,請萬歲親口冊封!”

朱縣令哭笑不得,正要下令把張麻子這白癡轟出去,但轉念一想又改了主意:自己做夢都渴望升官,可一直苦於沒有門路,偵破謀反大案功勞赫赫,正好當作晉升的資本。想到這兒,朱縣令裝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滿臉堆笑地說:“多謝張丞相栽培,下官一定誠心歸順。現在時候不早了,改天我再去拜見皇上。”

張麻子點點頭,又談了一番招賢納士、擴充實力的大事,這才起身告辭。朱縣令親自把“張丞相”送到大門外,態度極其恭敬。

回到書房後,朱縣令開始研究緝拿反賊邀功求賞的具體方案。

抓捕馮彪、張麻子、劉二寶這三個白癡易如反掌,難的是怎樣向上稟報。朱縣令做綢緞買賣很在行,對如何在呈文中誇大功勞卻一竅不通。這些事原本可交給師爺做,但縣衙的師爺前天去河南奔喪了,沒有十天半月回不來。朱縣令立功心切,又怕夜長夢多,因此決定找頂頭上司苟知府請教。

這苟知府在官場混了幾十年,可謂老奸巨猾,他幫朱縣令捐過官,倆人有點交情。朱縣令對苟知府佩服得很,相信他一定能幫自己出個好主意。

4.知府設計

天剛蒙蒙亮,朱縣令就坐著轎子,風風火火往寧波趕。見到苟知府,朱縣令先送上一張一千兩的銀票,然後開始講述案情。

聽完朱縣令的講述,苟知府皺起了眉頭,他認為:這樁謀反案總共隻有三個參與者,而且還停留在策劃階段,這樣的案子微不足道,根本不會引起朝廷重視,更不可能嘉獎破案的地方官。

這番分析像一桶冰水,把朱縣令澆了個透心涼,呆了好一會兒,他囁嚅著說:“那、那這樁案子我就不管了……讓、讓三個白癡自己玩去……”

苟知府卻連連擺手:“不,案子還要繼續管,而且要大管特管!”

朱縣令愣住了,不明白苟知府葫蘆裏究竟賣的是啥藥。

苟知府湊到朱縣令耳邊,壓低聲音道出了自己的打算……

朱縣令聽得兩眼放光,拍著大腿連連讚歎:“妙計,實在是妙計!大人英明睿智,當真是張良重生諸葛再世!”

苟知府眯縫著三角眼,得意地說:“事成之後,你我升官發財指日可待!”

“那是,那是!”朱縣令腦袋點得像雞啄米。

辭別苟知府,朱縣令急急忙忙趕回了鄞縣。當天晚上,朱縣令派心腹仆人,悄悄把張麻子請到了縣衙後堂。幾句寒暄後朱縣令直奔主題,對張麻子說:“丞相,要想造反不能紙上談兵,得有實際行動啊!”

張麻子點點頭:“元帥所言極是,本相正不遺餘力,暗中網羅棟梁之才。”

朱縣令不屑地撇撇嘴:“這樣偷偷摸摸地幹,要到猴年馬月才能揭竿而起呀?”

“那依元帥之見,應該如何?”張麻子問。

朱縣令說:“應該占據山林豎起大旗,這樣天下豪傑才會紛至遝來……”

接著,朱縣令把苟知府所教的那套鬼話,原原本本兜售給了張麻子。張麻子腦袋讓驢踢過,愣沒聽出這是個圈套,他覺得朱元帥的建議十分高明,決定依計而行。

幾天後,張麻子和劉二傻做起了善事,每天向窮苦人施舍三頓熱粥。消息一傳開,立刻轟動了整座鄞縣城。有錢人發善心開個粥廠不算稀奇,張、劉二人的舉動為啥這麼引人注目呢?這是因為他們施粥的方式非常特別。

張麻子規定:老弱病殘的不施、拖家帶口的不施、身體單薄的也不施。這麼一來,有資格享受施舍的,隻剩下那些身強力壯的光棍。另外,張、劉二人的粥廠不僅供應熱騰騰的精米粥,還奉送大魚大肉。

每天粥廠一開張,幾百個年輕壯實的叫花子就聚攏過來,在此大快朵頤。張麻子親自給叫花子們盛粥端菜,還陪著他們一起吃喝。這期間,張麻子不斷向叫花子們灌輸大明氣數已盡、馮彪這條真龍即將出世的思想。久而久之,那些叫花子對此深信不疑。

三個月後,在粥廠蹭吃蹭喝的叫花子們被養得白白胖胖,連伸手乞討都懶得幹了。張麻子見火候已到,就慫恿叫花子們跟著自己上四明山,輔佐馮彪打天下。張麻子向他們許諾,上山後不僅能吃得更好,將來還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餓死不如犯法,多數叫花子動了心,答應跟著張麻子走。

但另一些叫花子不肯當強盜,有人悄悄向地保告了密。見是謀反大案,地保不敢怠慢,急忙把情況報告給朱縣令。朱縣令裝聾作啞,將所有舉報統統壓下。

不久,馮彪、張麻子和劉二傻帶著兩百多個叫花子,歡天喜地上了四明山。臨走前,二傻按張麻子的吩咐,變賣了全部家產,將所得的銀兩充作軍餉。

很快,四明山上豎起了一杆“替天行道”的大旗。張麻子派人請朱縣令上山,就任兵馬大元帥。朱縣令推說自己要做內應,等時機成熟再前往。

朱縣令確實在等時機,但不是為了造反,而是為了剿匪。

半年後,張麻子一夥有了點小名氣,苟知府和朱縣令覺得可以收網了。於是,苟知府親自動筆,向浙江巡撫遞交了一道呈文。

呈文的大意是:四明山出了一夥彪悍的反賊,人數約有五千之多。反賊們劫富濟貧,勢力正在不斷壯大。苟知府主動請纓,準備和朱縣令一起率領所轄人馬,徹底蕩平四明山。

平叛是朝廷的頭等大事,苟知府以為呈文很快會批下來,可等了半個多月毫無動靜。正當苟知府納悶不已時,巡撫衙門來了一紙命令,要苟、朱二人火速去杭州麵見牛巡撫。

5.節外生枝

牛巡撫在官邸的花廳召見苟知府和朱縣令。等苟、朱二人坐定,牛巡撫支開周圍的仆從,然後猛拍桌案厲聲喝道:“苟知府、朱縣令,你們知罪嗎?”

苟知府和朱縣令大吃一驚,不知出了什麼事。愣了好一會兒,苟知府小心翼翼地問:“大人何出此言?”

牛巡撫從袖筒裏摸出一份公文,狠狠摔到苟知府麵前。苟知府低頭一瞧,那正是自己所寫的有關四明山匪情的呈文。

隻聽牛巡撫氣衝衝地說:“苟知府,你好大的膽子,居然敢虛張聲勢謊報匪情!”

苟知府渾身一震,但他不愧為官場老手,馬上就意識到,這很可能是牛巡撫故意詐自己。於是苟知府穩了穩神,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辯解道:“下官呈報的內容千真萬確,沒有半點虛假!”

牛巡撫冷笑一聲,講出了自己暗中了解到的情況:四明山那夥反賊,總共不過兩百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叫花子。並且,領頭的三個家夥腦子都有問題,說得準確些,他們跟白癡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