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牛巡撫知根知底,苟知府嚇壞了,跪到地上連連求饒。朱縣令見狀,嚇得尿了褲子,也跪在地上不斷磕頭。
這時,牛巡撫突然換了一副麵孔。他扶起苟、朱二人,笑嘻嘻地說:“兩位莫驚,關於剿匪的事,咱們坐下來好好商議。”
苟知府和朱縣令你看看我,我瞅瞅你,不知這牛巡撫究竟吃錯了什麼藥,如此一驚一乍。
牛巡撫繼續說:“反賊必須剿滅,這不僅關係到咱們的前程,更關係到社稷的安危。隻是……”說到這兒,牛巡撫拿起那份呈文,衝苟知府指點道,“隻是這份呈文要好好改一下。”
苟知府連連哈腰:“下官馬上改過來,把五千反賊更正為三百。”
“不對,不對!”牛巡撫趕緊製止,“應該是五萬!”
“五、五萬?”苟知府以為自己聽錯了。
牛巡撫微笑著點頭,這下苟知府和朱縣令徹底蒙了。看苟、朱二人不開竅,牛巡撫隻得詳細解釋:
把反賊的數目定為五千,剿匪成功後雖可得到嘉獎,但能撈的油水並不多。如果將人數改成五萬,那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最近關外的後金軍頻頻來犯,朝廷正疲於應付。此時浙江出現大股反賊,皇帝既派不出軍隊又撥不出錢糧,隻能允許浙江開征剿餉,讓當地官府自己招兵買馬。所謂“剿餉”,就是特別增加的賦稅,專門用於剿匪所需的各種開支。
講到這兒,牛巡撫狡黠地眨眨眼,衝苟、朱二人問:“現在,你們明白我的用意了吧?”
苟知府猜測道:“實際上不必剿匪,無須招募大量軍隊,但剿餉銀卻可源源不斷地收上來……”
牛巡撫哈哈大笑:“正是,這些餉銀一半歸我,另一半你倆二一添作五。”
苟知府和朱縣令又驚又喜,兩人同時蹺起大拇指,連聲誇讚牛巡撫老謀深算。隨後,朱、苟、牛三人湊在一起,開始密謀欺上瞞下的具體方案。
沒過多久,牛巡撫向皇帝上了一道十萬火急的奏章。奏章裏說四明山聚集了五萬反賊,他們兵強馬壯,官兵幾次圍剿都未獲勝。眼看賊勢越來越大,請求朝廷盡快派兵增援浙江。
果不出牛巡撫所料,朝廷既派不出援兵也撥不出錢糧,隻好特許浙江開征剿餉。這下樂壞了朱、苟、牛三個貪官,他們一邊裝模作樣擴軍剿匪,一邊將大筆餉銀揣進了自己腰包。
為了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牛巡撫找出各種理由,遲遲不肯剿滅“五萬”反賊。此外,牛巡撫一夥還千方百計封鎖四明山區的真實情況,以防“天機”泄露。
一晃過了兩年,此時遼東戰勢漸緩,朝廷決定騰出手來,徹底鏟除四明山的匪患。不久,皇帝任命司禮監秉筆馬太監為欽差大臣,率領三萬鐵騎增援浙江。
消息傳到杭州,苟知府和朱縣令差點嚇死,他們擔心欽差會查出真相。牛巡撫卻很鎮定,他早就打聽過了,那馬太監也是個貪官,隻要是貪官,就可花錢收買。
果然,當馬太監收到了一張六十萬兩的銀票後,他非但沒有追究朱、苟、牛三人的罪責,反而極力替他們遮掩。馬太監手眼通天,欺上瞞下的功夫比牛巡撫更勝一籌,因此剿匪之事又拖延了一年多。
6.進山剿匪
正當朱、苟、牛、馬四個貪官以征收剿餉為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之際,從北京傳來一則壞消息——為了盡快剿滅四明山反賊,皇帝打算再派一支軍隊去浙江。
馬太監得知,此次領兵的是一位剛正不阿的清官,這下行賄不管用了。為避免東窗事發,馬太監決定趕在清官到來之前,把四明山反賊一舉端掉。
四明山總共隻有兩百多個叫花子,如何讓剿匪成果看上去洋洋大觀呢?經過反複琢磨,馬太監想出一條渾水摸魚的妙計:把那些叫花子說成反賊中的大小頭目,將他們的腦袋砍下來送往北京邀功。反正死人無法開口,不會吐露真相。當然,為了以假亂真,進山剿匪這場戲還得好好演。
又一番精心準備後,馬太監會同牛巡撫、苟知府和朱縣令,率領五萬官軍,對外謊稱十萬,浩浩蕩蕩開赴四明山剿匪。一路上,馬太監等人有說有笑,官兵們走走停停,整個軍事行動就像小孩玩過家家。
晌午,大隊人馬來到了一處地勢平坦的山嶴。馬太監下令在此歇腳,飽餐戰飯。
正當官兵們忙著搭灶生火時,忽聽遠處一聲炮響,緊接著,周圍的山上突然湧出無數農民軍,他們手持刀槍,呐喊著鋪天蓋地般殺向官兵。官兵們猝不及防,嚇得屁滾尿流四散奔逃。
馬太監驚得目瞪口呆,不知這是哪裏冒出來的軍隊,他眯起眼睛仔細觀望,發現對方的旗幟上寫著:征北大將軍劉。
“這姓劉的征北大將軍是誰?”馬太監問身旁的牛巡撫。
牛巡撫一無所知,張口結舌答不上來。苟知府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隻有朱縣令覺得這個名號耳熟,他抬眼望去,見對方的門旗下有一匹黑馬,馬上端坐著一個胖乎乎的後生。朱縣令定睛細看,那後生竟然是劉二傻!
此時,劉二傻頂盔貫甲,正沉著地搖動著令旗。
朱縣令剛想介紹征北大將軍的底細,一群農民軍已經殺到了眼前。牛巡撫見勢不妙,慌忙跳上馬奪路而逃。朱縣令和苟知府依樣畫葫蘆,也跟著爬上馬拚命逃竄。那馬太監慢了一步,還沒抖開坐騎的韁繩,就被趕過來的農民軍砍掉了腦瓜。
牛巡撫、苟知府和朱縣令逃出山嶴時,手下的官兵隻剩下七千多人。他們跑到一條溪澗邊,正打算喘口氣,突然聽見空中又一聲炮響。還沒等牛巡撫他們反應過來,另一隊人馬從一座山崗後殺了出來。
這支農民軍的首領是個滿臉麻子的瘦高個,他身後的門旗上寫著:天命大丞相張。朱縣令隻瞟了一眼,就認出那瘦高個是張麻子!
張麻子將手中的折扇一揮,大批農民軍立刻齊聲呐喊,潮水般擁向官兵……麵對這陣勢,牛巡撫掉轉馬頭拚命逃竄。
牛巡撫和朱縣令帶著幾十個親信,跌跌撞撞逃出了包圍圈,把苟知府和其他官兵丟給了“天命大丞相”。
黃昏時分,牛巡撫一夥逃進了一片小樹林。驚魂未定,牛巡撫喘著粗氣問朱縣令:“不是隻有兩百多叫花子嗎?咋一下子冒出這麼多反賊?”
“我、我也不知道呀,真、真是活見鬼了!”朱縣令一邊擦著頭上的冷汗,一邊結結巴巴地回答。
牛巡撫皺著眉頭猜測:“難道叫花子們會妖術,憑空變出了大批人馬?”
朱縣令剛要搭腔,突然樹林外“轟隆”一聲炮響,四麵八方又殺出無數農民軍。農民軍舉著火把,一邊往樹林裏衝一邊高喊:“真龍天子駕到,你們還不快快投降!”
朱縣令明白馮彪親自率軍趕到,這回逃是逃不掉了。情急之下,他貓腰鑽進一處草叢,趴在地上一動不動。這招還真靈,居然讓朱縣令躲過了搜捕。但牛巡撫就沒那麼幸運,他被農民軍當場活捉,五花大綁押走了。
等到四周寂靜無聲,朱縣令才戰戰兢兢爬出草叢。他脫下官服,化裝成老百姓,摸黑逃回了鄞縣城。
隨後朱縣令派人四處打探,這才弄清了叫花子們突然壯大的原因:
由於剿餉不斷增加,浙江百姓苦不堪言,許多窮人實在無路可走,就去四明山投奔馮彪。短短三年時間,四明山上聚集了一支近兩萬人的農民軍。
四明山變化如此之大,牛巡撫一夥為啥沒有覺察呢?問題出在貪官們自己身上。為了封鎖真相,牛巡撫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四明山,否則按通匪論處。這麼一來,即便有人發現四明山區的異常動靜,也不敢向官府稟報。何況,官府一開始就聲稱四明山有五萬反賊,所以弄假成真也沒人大驚小怪。再加上牛巡撫、苟知府和朱縣令隻顧搜刮民脂民膏,壓根沒注意四明山的動靜,他們一直認為,馮彪那兒隻有兩百多個瘋瘋癲癲的叫花子。
隨著隊伍日益壯大,馮彪手下出現了許多智勇雙全的能人,他們替“真龍”出謀劃策,把農民軍管理得井井有條。農民軍在悄悄擴充的同時,還密切偵察官府的一舉一動。這次官軍進山剿匪,馮彪他們提前做了準備。農民軍預先設下埋伏,把五萬官軍全部消滅,還活捉了牛巡撫和苟知府……
不久又傳來更驚人的消息:馮彪的農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接連攻下寧波和杭州,馬上就要占領浙江全境!
聽到這些,朱縣令仰天長歎:“哎,幾個白癡都能搞起這麼大的聲勢,看來大明氣數真的盡了!”
當天夜裏,朱縣令封好官印,悄悄溜出了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