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邢宋聯姻風波驟起(1 / 3)

外麵笑鬧聲由遠及近,袁家大奶奶趕忙叫人堵在了房門口,這些都是胡同裏的各家少奶奶們,並沒一個未出閣的小姑娘。袁家大奶奶領頭,站在門口笑望著來者:“門外是哪家郎君手捧雙雁?”

宋晨麵色微窘,他懷裏的那對大雁被赤紅色的帶子捆綁的結結實實,確實有幾分呆意,宋晨不免訕笑起來,趕緊叫馬廷遠發紅包。門口更是一陣哄搶,連馬廷遠都嚇得倒退幾步,看著這群毫不矜持的少奶奶們張大了嘴巴。

門口熱鬧的緊,袁家大少奶奶時刻留意著時辰,見吉時將至,這才閃身放行。宋晨抹了額角的一把汗,暗道這娶媳婦比行兵布陣還有講究,要不是聽了二哥的話,多多預備了紅包,怕新娘子的門難進。

黛玉一早聽見動靜,又見宋晨大踏步二來,興奮的拉了拉岫煙的衣袖。

大紅蓋頭下,岫煙終究還是小小的緊張起來,走到近前的宋晨更是滿臉憨笑。人群中也不知是哪一個先笑了出來,黛玉趕緊將大紅綢緞塞進二人手中,一個在前,一個綴後,在大夥兒簇擁下去了正堂。

邢忠和盧氏端坐在首位上,看見眼前的一對新人,雖然是喜事兒,卻又忍不住落淚。悲聲感染了一屋子人,連賈母也拿出了帕子悄悄拭了眼角。

袁夫人趕緊起身來勸:“這麼好的女婿,就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盧大妹妹該高興才是。咱們歡歡喜喜把孩子嫁出去,將來小夫妻倆也會和和美美。”

盧氏破涕為笑,與賈母等人道:“我這是高興的眼淚,各位夫人太太們別笑話我。”

眾人自然理解。養這麼個聰明能幹,又漂亮的女兒,誰家說舍得就舍得嫁出去了?關鍵是邢家又不圖宋家什麼,據說陪嫁的東西能堆成小山,邢家陪了個閨女,又拿出那些錢,難道還不讓當家主母哭上兩嗓子?

大夥兒會心一笑,看那對新人的眼神更加和藹。

盧氏哽咽道:“從今以後就是宋家的媳婦,你要孝敬公婆,尊敬兩位嫂子,善待侄兒侄女。切不可如在家般任性妄為,耍小性子。”

蓋頭下的岫煙垂淚點頭答應,盧氏知道女兒的秉性,就算遇見那處處挑刺兒的婆婆,也不會跑回家喊委屈。女兒太過剛強,自己不免要叮囑宋晨。

盧氏含淚笑望著宋晨:“我隻這一個女兒,從小嬌生慣養,今後做了什麼地方叫姑爺不稱心的,還望姑爺看在我們的麵子上多多寬宥。”

宋晨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當著滿屋子的人發下誓言。賈母等跟著湊趣,說這喜堂還沒拜,卻叫上了嶽父嶽母,可見是個好女婿。大夥兒哄然一笑,越看這二人越是登對,口中不斷讚許。

邢忠和盧氏心滿意足,吃了離娘酒,親自將二人送到大門。盧氏拉住正德,低聲囑咐:“去了宋家替你姐夫擋著些,別叫那些人使勁灌酒。”

正德笑嘻嘻拿了盧氏遞過去的解酒丸:“媽放心,誰敢為難姐夫,我可不會手下留情。”

“雖然皇上準你過來幫忙,不過還是要謹慎些,免得其餘幾位皇子在背後說閑話。”盧氏動手理了理兒子的衣領:“借著這個機會,也見見你姐夫結交的都是些什麼人,將來與你前程上大有進益。”

正德漸漸斂去笑容,用心聆聽著盧氏的訓導,直至小太監來請人,正德才辭別盧氏往前麵趕去。

八音隊在前開道吹打,長街上裏三層外三層的人群,好像半個城的百姓都出來看熱鬧似的。到了宋家尚書府的時候,幾十丈的爆竹轟然齊鳴,大地就在腳下震顫。

花轎中的岫煙小臉刷白,捂著耳朵,心髒幾乎跳到了嗓子眼。她這從小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唯獨聽見爆竹聲就要哆嗦。連邢家過年的時候,多數都是放煙花。

偏偏宋家這幾十丈的爆竹放了將近半柱香的功夫,好容易有人掀了簾子來牽新娘下轎,岫煙早一把手心兒的汗了。

正德趁機溜到宋晨身邊低聲道:“姐夫,我大姐最怕爆竹聲,大約嚇壞了,你趕緊去攙扶一把。”

宋晨一驚,忙從喜娘手裏拉住岫煙,果然都是冷汗。

“怎麼不早和我說你害怕這個?”宋晨滿心的憐惜,岫煙覆著蓋頭,不知外麵的情景,隻好低聲笑道:“不礙事,咱們快隨喜娘進去,免得耽誤了吉時。”

被晾在一邊的喜娘連連點頭,一臉的賠笑:“新娘子此言有理,門口風大,這一手的冷汗,萬別吹著了少奶奶。”

宋晨深知有理,當即拉了岫煙進院。正堂內賓客雲集,也不分男賓女眷,都是滿臉笑意。宋尚書和夫人一左一右端坐於主位,在司儀的唱和下見證最小的兒子完成了拜堂之禮。

宋濂看著神采飛揚的小兒子,忽然心滿意足起來,覺得這大約是自己近十幾年來做的最明智不過的一個決策。小兒子性格倔強,當初進鎮撫司的時候,宋濂就很有異議,可因那是皇上的命令,宋濂不敢直接反駁,卻總覺得鎮撫司出身的小兒子會給家門帶來陰影。

因為鎮撫司的惡名昭彰,連給宋晨提親的都少,這邢家是宋晨自己相中的,宋濂開始還介意邢家出身低微,然而見識了五皇子的青雲直上,平心而論,宋濂確實是為這才答應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