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死還是想活著。
鄧陽的話非常的冷漠,曼弗雷德.馬洛的語氣就如同地獄傳出來的惡鬼咆哮,讓曼弗雷德.馬洛和其身後的德意誌人不由得身體一顫。
“你……上帝,可惡的華夏人,你知道你在做什麼,我們是德意誌第三帝國的公民以及外交官,你們這樣做就等於是對我們宣戰,你們承受不了我德意誌帝國的憤怒。”曼弗雷德.馬洛的臉色鐵青。
他還是第一次被東亞國家的人這樣的羞辱,對於他來說,即便德意誌帝國在一戰失敗了,但是德意誌帝國依舊是強大無比,他們在歐洲此時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即便是稀特嘞幾乎撕碎了凡爾賽條約,占領了萊茵區,隨後又吞掉了匈牙利,可是英法卻不敢出聲,處處忍讓。
英法已經被一戰時期的戰火嚇怕了,那場恐怖的戰鬥,使得法蘭西損失了整整的一代人,讓英吉利從日不落的神壇上被生生砸了下來。
所以麵對重新武裝起來的德意誌英吉利和法蘭西處處忍讓,使得稀特嘞越發的驕縱,更使得德意誌國內越發無比的瘋狂。
德意誌人一直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德意誌人並沒有失敗,他們認為是腐敗的貴族階級,和政府畏懼了英吉利和法蘭西,才使得他們最終成為投降認輸的一方。
再加上無比苛刻的停戰條約,使得德國幾乎喪失了所有的尊嚴。
巨額賠款如果按照正常發展的話需要德意誌一直償還到二十一世紀,這麼沉重的壓力使得德意誌人更加懷念往西的榮耀。
從德意誌人組建自己的國家,隨後擊敗了曾經不可一世的世界第一陸軍強國法蘭西之後,德意誌和英吉利一個傲視歐洲大陸,一個占據著海洋。
那是幾乎唯一可以在軍事上和工業上能夠和英吉利比拚的大國。
但是現在因為一戰的戰敗,德意誌人卻喪失了所有的尊嚴,甚至他們的工業中心萊茵區也被分離出去成為一個國家緩衝區,被法國人用來生產各種物資,償還戰爭賠款。
本身德意誌人並沒有戰爭的決心,他們在一戰中也有著巨大的恐怖記憶。
尤其作為上士參加過一戰的德意誌元首稀特嘞更是對英吉利和法蘭西有著一絲的畏懼。
在侵占萊茵區的時候,德意誌部隊甚至已經做好了法蘭西部隊一旦反擊立即撤退的決定,哪怕攻擊他們的僅僅隻是一個士兵他們也會那樣走。
但是最終的結果是駐紮在萊茵區的英吉利法蘭西駐軍並美歐扣動自己的扳機,而是選擇了撤退,使得德意誌不費一槍一彈將自己的工業中心重新拿了回來。
整個德意誌的國家工業實力再次膨脹起來。
隨後對匈牙利的吞並,對捷克的吞並更加使得其實力大漲。
德意誌現在的實力已經將法蘭西嚇得瑟瑟發抖,即便是重獲新生的沙俄也不敢伸出自己的爪牙。
同時德意誌是之前對華夏國進行軍事投資和援助的最多的國家,因為英吉利和法蘭西乃至於米國和日本的關係一直都是非常好的,畢竟子啊一戰期間他們都是盟國。
因此在對待日本和華夏國的問題上,他們偏向日本。
表麵上他們在一九三二年第一次淞滬戰役的時候就宣布禁止向中日兩國出售軍事技術和武器,但是所有國家和日本的貿易一如既往,唯獨華夏國無法從這些國家進購武器。
這些國家畏懼日本,不想為了華夏國和日本鬧翻,唯獨當時極度需要金錢重振工業的德意誌人在向華夏國出售武器,派遣顧問團。
這使得華夏國一直對德意誌人非常的友好。
同時也將德意誌人捧上了神壇,在華夏國人們畏懼英吉利人,憎恨法蘭西人,恐懼日本人,唯獨對於德意誌極為友好。
這也使得德意誌人升起了一絲優越感,加上這時候德意誌主義的越發瘋狂,使得德意誌人漸漸的沒有了以往的謙遜和嚴謹,也正是如此德意誌人才會毫不猶豫的和日本人合作。
“德意誌的憤怒?”鄧陽覺得有一絲好笑。
華夏國軍事實力是非常的羸弱,被日本人壓著打,但是這並不代表華夏國懼怕德國。
“這位外交官先生,你覺得我們會懼怕遠在萬裏之外的德意誌嗎?再說了,即便你們真的憤怒的你們又能夠如何?”鄧陽咧開嘴露出一絲嘲笑。
“你們是穿過中亞戈壁沙漠打入我們華夏國,還是能夠組織一支無敵艦隊橫渡海洋來到我們本土,你們覺得英吉利人會允許你們這樣做嗎?所以說你不用和我說那些廢話,還有誰說你們的政府就能夠知道你們是死在我的手上?”鄧陽既然敢來到這裏,就沒有對德意誌的一丁點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