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收入與發展陷阱1(2 / 2)

其次,筆者2007~2010年的實證研究進一步說明,與腐敗相關的灰色收入迅速膨脹,已經成為導致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將隱性收入考慮在內,實際的收入差距比統計顯示的還要大得多。這些研究必然得出的結論是,為了解決這些嚴重的問題,必須全麵推進財稅體製和政府管理體製的改革,推進政治體製改革,逐步實現“讓人民監督政府”(見本書第三、四部分)。當然,在怎樣認識當前收入分配問題的嚴重程度上,以及在關於收入分配和灰色收入的研究方法上,都還有許多不同意見。本書第五部分中,包括了關於收入分配現狀的認識和研究方法上的若幹爭論。

不斷擴大的收入差距和不合理的分配,引發了一係列經濟、政治、社會方麵的問題。一方麵,它是消費率持續下降和儲蓄率過高的直接原因,導致內需不足,使經濟增長越來越多地依賴投資和外需拉動,同時也對經濟效率產生了不良影響,從而威脅到未來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另一方麵,腐敗和社會衝突的加劇,使社會麵臨陷入“權貴資本主義”陷阱的現實危險。本書第六部分收錄了筆者近些年在這些方麵的若幹篇討論和分析文章,其中也包括如何通過改革來化解社會衝突的一些初步探討。筆者希望在這些問題上,能夠展開更多的研究和討論,逐步形成更大程度的社會共識。筆者堅信,隻有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中華民族才可能有一個充滿陽光的未來。

本書並不是一本政論文集,而主要是彙集了若幹與重大現實問題相關的學術研究成果。一些主要結論,首先是來自社會調查和數據分析;也包括筆者在這些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一些現實問題提出的自己的看法。本書第一部分的第一篇,第二部分的第一篇,第三和第四部分,以及第六部分的第四篇,都包括大量的數據分析和計量經濟分析;從事學術研究或對這些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詳細閱讀這些部分。而其他讀者也可以粗略瀏覽或者跳過這些技術性分析的部分,重點閱讀這幾篇文章的結論部分,以及其他討論性的文章。

上述這些研究,是分別在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等機構的立項資助,以及其他很多機構和個人的積極支持和參與下完成的,同時也得到了研究界同事、廣大讀者、網友和新聞媒體的關心和鼓勵。沒有這些支持和鼓勵,這些研究不可能完成。筆者在此對這些機構和個人致以深深的感謝。這些文章可能存在的錯誤、遺漏和偏頗,都由筆者個人負責。歡迎讀者提出批評、參與討論和提出建議。這必將有助於筆者在今後的研究中作出改進。

王小魯

201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