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宮苑夜下(2 / 2)

原來那座小屋名曰章台,曾為冷宮,武帝登基後,宮殿格局大變,章台地處幽僻,遂成為武帝秘密召見心腹密使的場所,再往後,章台居然演化成一個特務機構,直屬君王,天下之事皆為章台所悉,民間盛傳“章台暗刺,如影隨形,血滴輾殺,碎魂絕命”這章台四周看似無人,實則暗刺、血滴成群,他們隱於幻境之中,縱使上仙至此也近不得半步,惟君王或其特使可通於此,那長者為當朝首輔東海歸一,星奎甚是尊重,從不直呼其名,隻稱其為“先生”,為進一步表其尊榮,不久前還賜予他經入章台的特權,人臣之中,這是絕無僅有的。歸海卻常說:“臣屬外朝,更為首輔,不宜近內侍。”星奎又聞此語,立即換了一副嚴肅的麵孔:“先生拘禮了,朕正有軍國大事與先生商議,且隨朕來。”星奎邊說邊拉著歸海向章台走去,歸海滿臉的不情願,內心卻欣喜不止“如此殊榮,至死足矣。”

君臣二人相行,還未走到門口,門已洞開,裏麵燈火輝煌,別是一番天地,剛入其中又發現裏麵並無燈,更無明火,然其亮如白晝,光也柔和,書案當中,書案後為一牆暗格,各種書籍填於其中,古色古香,兩旁分列山水屏風,另有奇花異卉,或鋪地,或爬於屋頂,歸海讚歎道:“真不知化州有此奇屋”星奎接著說道:“此物之齊全賴於光,而光則是俘到的廈洲散仙施法所得……”歸海也不禁笑道:“臣,謹受教”

剛說完這話,歸海忽然又想起所來之事,立即朝星奎再行稽首之禮:“臣有事起奏”星奎繞過書案而坐,幾乎是用一種肅殺的語氣說道:“若是帝後之事就不要奏了”歸海再轉身,向著星奎低首說:“實乃軍國大事”“講。”星奎早已不再言笑,歸海繼續講道:“申帥於兵部報捷,稱叛軍已被擊潰,上奏留兵而清殘匪,臣卻以為此事蹊蹺,自武帝以來,未曾有京師大將留兵於外……”星奎又恢複了以往的淡然:“這正是朕要與先生商議的事,朕準備七月親征,平叛,……”“陛下,申帥還沒有謀反”歸海迫不及待地打斷了星奎的話,多年宦海生涯第一次沉不住氣,而星奎似乎並不在意:“他一定會反的,這是他的棋局,更是朕的棋局”

歸海聽著聽著,猛生冷汗,月餘前,東南十六舟反叛,當時自己力舉文錯掛帥,星奎卻堅決任用申孟昭,不僅如此,他所率領的軍團更是混合軍團,集中了舊門閥和前朝權貴的殘餘力量,而申孟昭本人則是前朝威帝心腹。

“莫非,陛下從一開始就算準了一切?”歸海謹慎的問道。

星奎會心一笑:“朕主要是想請先生幫朕扶穩朝政,遍覽群臣,唯有先生的忠厚是最信得過的,前些日子會考優勝的人,該有一個位置了”

歸海不禁手足無措,慌忙問:“陛下還要改朝政?”

自星奎登基以來,對內並無改革的舉動,甚至連曾經反對他的人都安然無恙,再加上如今各黨派利益縱橫,一旦觸動,就要動及全盤,這將是一場比平叛更為浩大的戰爭。

“文錯會助先生一臂之力的,這是三張密詔,危急時刻可打開”星奎邊說邊拿起趁剛才談話時所寫好的詔書,歸海急忙接過,放入袖中,小心翼翼地說:“帝後之事,還請陛下三思。”星奎緩緩站起來說:“也該早朝了,其餘的雜事日後再談。”說完竟丟下歸海,獨自走出章台,歸海也不敢獨自逗留,隻好匆匆走了。

歸海走出章台的那一刻,亮光具滅,門如打開般合上,門上月色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