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中國絲綢文化(1 / 1)

絲綢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國古老的絲綢業為中華民族文化織繡了光輝的篇章,對促進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絲綢以其卓越的品質、精美的花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聞名於世。

幾千年前,當絲綢沿著古絲綢之路傳向歐洲,它所帶去的,不僅僅是一件件華美的服飾、飾品,更是東方古老燦爛的文明,絲綢從那時起,幾乎就成為了東方文明的傳播者和象征。目前已知的最早絲織物,是出土於距今約四千七百年良渚文化的遺址。

關於絲綢中國有一個悠遠的傳說:遠古時代,黃帝打敗了蚩尤,“蠶神”親自將她吐的絲奉獻出來以示敬意。黃帝命人將絲織成了絹,以絹縫衣,穿著異常舒服。黃帝之妻西陵氏嫘祖便去尋找能吐絲的蠶種,采桑飼蠶。後世民間崇奉嫘祖為養蠶的蠶神,黃帝為織絲的機神。采桑養蠶與製絲織綢,便成了中國古代社會幾千年的基本勞作手段。

中國是家蠶絲的發源地,養蠶,繅絲是我國古代在纖維利用上最重要的成就。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已發明絲綢織造以及朱砂染色技術,此後隨著織機的不斷改進,印染技術的不斷提高,絲織品種日益豐富,並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染織工藝體係,使我國古代的絲綢染織技術領先於世界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