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萬曆皇帝的禦用織品的寶庫(1 / 1)

在定陵出土的絲織品中,最具時代特色的品種就是五彩繽紛的妝花。

妝花織物有妝花緞、妝花紗、妝花羅、妝花稠四種。妝花運用不同色彩的緯絨作局部的挖花盤織,因此,施色極度自由,可以達到靈活妝彩、運梭如神的地步,往往一件織物上花紋配色可達十幾二十種。再加上多層次的“色暈”表現、變化豐富的手段,使花紋更為生動而逼真。定陵出土物是目前所知最為豐富的妝花寶庫,除了彩絨花緯妝花外,還有織金妝花、孔雀羽妝花等多種。以片金線、圓金線、孔雀羽毛織出的花紋,往往用彩絨包邊;而以彩絨織出的花紋,則用金線包邊。這使得織物在外觀效應上,金翠彩交相輝映,更富於皇家氣派。

定陵出土的禦用織品,圖案的內容極其豐富,構思巧妙,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

一是象征皇權、象征帝後的龍鳳紋,以此突出以龍為主體的皇權思想。皇帝袍料上就有過肩龍、直袖龍、柿蒂形內的二龍戲珠、團龍及龍襴等。由於龍紋所在部位不同,龍形呈現出各種姿態,或升或降、或行或止,無不表現出威武莊嚴、至高無上的神氣,具有極其濃厚的宮廷藝術色彩。

二是富有生氣、花型飽滿的各類花卉、動物。花卉多為象征福壽吉祥四季花的組合,如牡丹、菊花、蓮花、芙蓉相組成,圖案構成以纏枝式最多。動物主要有鹿、羊、猴、魚、奔兔等,均表示有吉祥的含義。

三是以仙道寶物組成的圖案,一般以八吉祥為多。即:佛教中代表妙音吉祥的法螺、代表萬劫不息的法輪、代表遍覆一切的寶傘、代表純潔出濁的蓮花、代表圓滿無漏的寶瓶、代表堅固活潑的雙魚、代表回環無盡的盤長。

四為人物,其中有:秋千仕女紋、群仙祝壽、童子戲蓮,最名著名要數羅地灑線繡百子衣。

五為古語文字或諧音,寓意等虛實並舉的手法組成的吉祥圖案,如“喜”“壽”“萬壽”“洪福升天”等吉祥文字,及用四隻海螺和五隻葫蘆組成的“五湖四海”、用江崖與卍字組成的“江山萬代”等。此外,以卍字組成的幾何曲水紋被大量作為地紋使用,反映了最高封建統治者長久統治天下的欲望。

從定陵出土的冠服中,最為出色的是萬曆皇帝的緙絲十二章袞服與孝端皇後的羅地灑線繡百子衣,體現了明代高超的緙絲和刺繡藝術與明代帝後的禮儀服飾。

緙絲十二章袞服出土時帶有絹製標簽“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8年)……袞服”等字樣,因此可以確定為目前所見的最早、最完整的十二章袞服。袞服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廟等大典時所穿的禮服。這件袞服,上衣下裳相連,裏外三層,以黃色方目紗為裏,緙絲為麵,中間襯層以絹、紗、羅織物雜拚縫製,通體緙製而成。緙織的紋樣以十二章和十二團龍為主體,用孔雀羽、赤圓金錢及其他色彩的絨緯緙織,以藍、綠、黃等正色為主,配以間色,用色共達二十八種,是緙絲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完美結晶。

灑線繡百子戲女夾衣,也是一件無價之寶。它的珍貴在於:整件衣服用刺繡工藝製成,衣上精致地繡有一百個童子,以此象征皇室子孫曆代永世興旺。百子衣的繡底是一絞一的直徑紗,在方目紗底料上用衣線(三股合撚的絲線)以穿絲針法繡滿地菱形圖案作為地紋,是明代刺繡中最著名的一種。這件百子衣就是一件典型的明代宮廷繡品。

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所有出土的匹料上都保存有腰封,即兩端印有雲龍紋的墨書楷體長方形標簽,上麵記載著織品的顏色、名稱、紋樣、產地以及織染工匠、監造人姓名等,這不僅有益於後人對明代官營絲織業的織造技術和管理組織分工情況的研究,而且,從這些極其珍貴的腰封中,我們可以找到《明實錄》《天水冰山錄》等文獻中記載的名稱(如織成、紵絲、改機等),從而解決過去紡織史界關於紡織品種類的名實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