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過武德教育能激發民族精神,達到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的作用。
武術是中華民族智慧結晶的一部分。它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更有修身養性的功效,武德教育中寓於深刻的民族精神,這無疑將對習武者起到激發民族精神振奮愛國熱情的作用。曆史上具有崇高民族氣節的習武者舉不勝舉,如戚繼光、霍元甲、杜心武,都是武德高尚的民族英雄。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興亡。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事跡,可歌可泣。近百年來,中國飽受帝國主義欺淩,人民希望國家能夠振興起來,在1900年,中國就發生了影響習武浪潮“義和團運動”。後來,許多愛國的武術家,以高尚的武德情操和精湛的武技,挺身而出,登上擂台,使那些帝國主義列強的拳師,不敢在中國的武壇上耀武揚威。他們為國爭光,大振了中華的武威。
2.武德教育能促進社會進步,有助於物質文明建設更好地進行。
武德約束習武者的行為規範,它一方麵要求少年兒童熱愛祖國,熱愛武術運動,遵守規矩;另一方麵,要求習武者見義勇為,敢於同一切違法行為做鬥爭。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青少年,他們不僅能夠自覺地遵紀守法,更能夠見義勇為,遇到壞人、壞事,挺身而出,奮不顧身。從而為經濟建設形成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物製質文明建設的發展。
(3)通過武德教育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一代新型武術人才。
武術和武德不可分。“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已成為一條真理。沒有一個良好的武德基礎就不可能練好武術,即使學到了一些功夫,也不會做出有益的事。隻有通過武德教育引導人們正確地教、學、習、練、比武術,才能成為一代新型武術人才。
綜上所述,武德教育是引導武術人才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
如今,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經濟、政治、文化也日益與國際接軌,現代化日益加強。但我們的經濟文化、生活也受到西方各種思潮、各種倫理道德法規影響,社會風氣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一些不良風氣正影響著我們,特別是對正在成長的青少年武術人才影響更大。一方麵,在一些武術校館裏,有不少青少年的習武觀不正確,在個別武術學生中,打架鬥毆、拉幫結派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所以加強武德教育勢在必行;另一方麵,隨著經濟的發展武術事業也在蓬勃發展,武術人口與日俱增,武術在世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武術館校千餘家,在校的學生有幾十萬人,他們有一定的武術技能,如果沒有良好的武德,後果可想而知,所以我們必須重視武德教育。也隻有這樣,才能引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文武兼備的新世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