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的內涵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前進而變化。武德在不同曆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原則和內容。封建社會,武德思想受傳統的儒、道、佛、法等各家的影響和封建統治階級的意誌束縛,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忠君”“門戶派別”“惟我獨尊”等保守落後思想。社會主義條件下形成的現代武德,擯棄了封建腐朽的東西,繼承了其思想精華,把武德教育與愛國精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武德教育提高到塑造民族精神的高度,成為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武德的基本原則
崇德尚武,發揚民族精神,是武德的基本原則。武德在發展過程中,從最初維護民族利益的道德觀,到現在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衝破封建狹隘的道德意識,終於使尚武與尚德緊密結合,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2.武德的主要內容
武德是習武者的道德規範和道德品質。它主要包含著以下10個方麵的內容。
(1)武德高——愛國愛民,品德高尚。
為武之道,以德為本。習武者首先要重視武德的學習,要有好的思想品質,這是提高武技的前提條件。
(2)武旨正——強身健體,保家衛國國防身。
學習武術的宗旨是為了強健身體,掌握武技為人民服務,保衛國家和人民安全,絕非自恃武藝而為非作歹,損害群眾利益。
(3)武紀嚴——不鬥凶狠,遵規守紀。
當我們有了武術技能,不能逞凶鬥狠,無事生非,應該遵守各項法規製度,做遵紀守法的模範,並能夠積極主動同壞人壞事做鬥爭。
(4)武風良——尊師愛生,互研武學。
在武林同仁中,要形成一種老師愛護學生,學生尊敬老師,互相尊重,共同研習武術的良好風氣,為武術的發展共同努力。
(5)武禮謙——抱拳行禮,謙和禮貌。
無論習武者之間,還是與其他人之間,都應該以禮相待,有禮有節,平易近人,謙虛誠懇,不能出口不遜,得意忘形,敗壞武德。
(6)武儀端——舉止莊重,容端體正。
習武者應該儀表端正,舉止文雅,表現出氣宇軒昂的精神風貌,不能衣裝不整,體態不端。
(7)武誌堅——意誌堅強,百折不撓。
武術是一項內容繁多,技術性較高的運動項目,初學時有一定難度,這就要求少年兒童有堅強的意誌,不怕困難,立誌為武術事業獻身。
(8)武學勤——拳不離手,勤學苦練。
要想學好武術,就應該拳不離手,堅持不懈地朝演夕練,勤學苦練。曆史上武術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勤學苦練的結果,隻有這樣才能學習好武術。
(9)武技精——鑽研武技,精益求精。
“藝無止境”,武術博大精深,內涵豐富,非一朝一夕所能窮盡,必須刻苦鑽研,不斷進取,精益求精,才能使武藝精湛。
(10)武境美——環境優美,井然有序。
練習武術,要主動保持練習場地、生活環境的衛生,特別是訓練場地、衣物、器材等要擺放整齊,愛護公物,讓習武環境、生活環境優美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