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拿是由武術運動逐步發展而成的一項克敵製勝的技擊招法。它是針對人體各部位的關節和穴位,采用鎖、扣、纏、拿、抓、擰、點、壓、撥、叨等手法,拿住對方一個或兩個關節,達到“拿其一點,控其全身”的目的。由於人體各部位的構造功能,有一定的限度,各個關節的彎曲旋轉幅度有一定的範圍。
因此,體的某些肌肉、骨骼、穴位受到超過生理限度的壓迫或外界暴力時,就會產生劇烈的反應,輕者出現酸、麻、木等感覺;重者失去抵抗能力;再者則分筋錯位,脫臼骨折,造成傷殘;更有甚者會失去知覺而昏迷,乃至喪失生命。反擒拿則是被人擒拿時,審對方之意,憑肌肉感覺,及時掌握其勁路變化,順人之勢,借人之力,化解其擒拿之後而反擊之。使用擒拿與反擒拿時,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快速勇猛出手穩,力點準,發勁狠。
武諺說:“遠打,近拿,貼身摔”。擒拿技術具有快速靈敏,貼身近戰和技擊性強的特點。而且擒拿是用反關節和點拿穴位的方法製勝於敵,技術性強而又複雜,練習者需具備一定的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和生物力學等方麵的知識。並在熟練掌握各種方法要領的同時,還要加強基本功和自身身體素質的訓練,以及掌握必要的擒拿技法規律。在學習和運用擒拿技術的同時要做到上下相隨,協調擊打;見手使手,借勁使勁,順勢發力;虛實分明,避實擊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揚長避短,沉著善戰。隻有遵循這些原則,技術嫻熟,才能在擒拿搏擊中靈活運用、得心應手,充分發揮飛的攻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