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茶”為你我
——記荔花村茶藝館
有一個城市,傳唱著《春天的故事》。
有一個茶館,演繹著城市的風采。
優雅的房間,神奇的古茶。
荔花陣陣,茶香嫋嫋。
茶客匆匆來了,又留戀地走了。
品了香茗,學了知識,留下無數的讚歎。
茶香意悠,千年普洱傳真情
走進荔花村茶藝館,映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宮燈,大理石桌麵的紅木桌椅,古樸雅致的宜興茶具,寬大明亮的落地窗,增加飲茶氣氛的雨簾以及文化味更加濃厚的各類裝飾……給人一種典雅、舒適的感覺,也透著一股濃鬱的文化氛圍。
不錯,荔花村茶藝館走的就是精品路線。在茶館開辦伊始,茶館老板練就了一身硬功夫,從初級茶藝師,中級茶藝師,高級茶藝師,高級評茶員一路學過來,成就了一雙識別好茶的慧眼,成為品茶的行家裏手。在“忽悠”盛行的當下,荔花村茶藝館信守誠信,讓真正的好茶進茶館,讓懂茶的人流連忘返。
荔花村茶藝館主推雲南普洱茶、紅茶(川紅)。走進荔花村茶藝館,聽一聽普洱茶的故事,品一品普洱茶的濃香,你就會被它的神奇所吸引。曾有人這樣評說普洱茶:如果把茶比喻為畫,那麼,西湖龍井像是明清時期的小品,體現的是江南風景的雅致;烏龍茶則如同宋代的工筆花鳥畫中極豔極鮮的溪水崖石;而普洱茶卻能獨立於外,像是秦漢時期的石刻,飽醮風雨滄桑,偉岸而厚重。幾千萬年前的冰川活動摧毀了無數植物群,而普洱茶的先祖卻奇跡般幸免於難;幾百年前,遠在北歐的一艘貨船不幸觸礁沉沒,被封存在海底的普洱茶,竟將它的香味足足保存了幾百年,被打撈出來後依然能被飲用;在清朝,普洱茶是備受推崇的飲品……
酒香不怕巷子深,茶香能洗心中塵。荔花村茶藝館巧妙地把品茶與文化串聯起來,營造了一種靜美、舒適的環境,追求靜、怡、真的精神。百歲老人無雜念,百年老茶無雜味。普洱茶文化是一種柔軟、古典、神秘文化。當你遇到陳年普洱茶甚至是有百年曆史的普洱茶的時候,你就會產生一種敬畏的情愫——它經過了百年時間的凝結或曆練,時代的風雲變幻、世間的人情冷暖仿佛都被它吸收進去。靠近它,就是種古老的返鄉,一次魂歸!
輕歌細語,品味都市慢生活
深圳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城市,是一個不安分的城市,各種各樣心懷夢想的人被速度和激情牽引著。當我們在這個講求速度的社會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時,因為從不停下來看風景,所以錯過了生活的種種美好;因為沒有時間思考,所以忘記了最初的理想和生存的意義。約翰·列儂曾說,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城市太大,卻難尋靜謐之處;工作順利,卻無半點閑暇;朋友很多,卻無人與你促膝談心。為名忙,為利忙,為家庭瑣事忙,為教育子女忙,緊張的生活令許多都市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與疲憊。生活,為“生”走得太快,卻把“活”的意義丟在了身後。現實生活中哪裏能找到向往的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哪裏是詩意的棲息地?
忙碌的一天過去後,去哪裏排解身心的疲憊?酒吧、咖啡屋,或是上網衝浪?更多人的選擇是茶館。“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沏一壺芳香四溢的普洱茶,找上三五知已,或攜全家老少,在空靈的絲竹樂聲之中,享受這份輕鬆、愜意、自由、安寧……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荔花村茶藝館無疑是一個最佳去處。來到這裏,可以品茗,可以對弈,可以聊天,還可以觀看美輪美奐的茶藝表演,悠揚的絲竹聲伴隨縷縷茶香,心情也隨之安靜下來。他們的茶藝表演還獲得了“2010第三屆茶博會最具觀賞獎”。老年人、職場白領、學生都是這裏的常客。在緊張繁忙之中,泡出一壺好茶,細細品味,通過品茶進入內心的修養過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靈得到淨化。很多不懂喝茶的小夥子也喜歡泡在這裏,他們說,待在這裏,讓他們有一種“閑雲野鶴”的感覺,說說話、聞聞茶香就能化解很多煩惱啊。拋開生活中的繁瑣,以煩躁心情走進去,以寧靜心態走出來,如沐春風,如遇甘露。
在某外企工作的張先生每周都會到茶藝館品一兩次茶,他說平時工作緊張、壓力大,下班後總希望能找個地方輕鬆一下。以前,他和同事們通常都會去一些迪士高或卡拉OK等熱鬧的場所狂歡,但現在他們已厭倦了這種純發泄情感的減壓方式,逐漸鍾情於返璞歸真,追求心靈滌淨的品茗。而荔花村茶藝館就如喧囂都市中的一方淨土,每當來到這裏,躁動的心情被清洗一空,身心得到極大放鬆,也真正理解了現代慢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