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茶館,少有像“感德龍馨名茶”茶館這樣注重茶藝茶趣的地方,不同的茶葉選不同的茶具,烏龍配紫砂,綠茶配玻璃杯,一點都不馬虎。即使是沏茶的工序,比之其他茶館,還多了一道“講”的程序:美麗的茶藝師一邊嫻熟地擺弄茶具湯水,一邊為旁觀的客人講解茶葉的成分和功效,讓人在品茶的同時了解茶的相關知識,進而愛上茶。這也算是對茶文化的一種傳播吧。
“感德龍馨名茶”美在文化。茶樓老板非常喜歡書畫,所以這裏最受歡迎的就是藝術家,文學家、書法家、畫家都是“感德龍馨名茶”的貴賓。店堂裏懸掛的名人字畫,透露出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最讓文人墨客欣喜的是,除了四壁的名人字畫和舊家具上的各式名壺,這裏特備了文房四寶及書畫長桌,盡可趁興潑墨。雖然茶館這幾年並沒有給他帶來很大利潤,但“感德龍馨名茶”引領著哈爾濱茶文化的方向。用他自己的話說:“經營茶館就像泡茶,越泡越有味。”生活的滋味本來就是靠自己去體驗的,就像杯中的清茶,不同的人就會品出不同的滋味。開業一年多,茶館會員已經接近150人。
“感德龍馨名茶”還有一個得意之處就是它的紫砂壺展區,茶樓是紫玉金砂黑龍江省總代理。可以說,茶因壺而香,壺因茶而響。自從茶與紫砂壺相交融,加上文人的參與,便到了至臻至美的境界。
老板介紹說,紫砂壺的神奇之處在於,用高倍放大鏡放大,壺壁裏有雙重氣孔,吸水率高,具有透氣性,“通氣而不滲水”難道不神秘嗎?用紫砂壺泡茶可以吸收茶葉的香氣,改善茶質,所以“壺癡”們都知道,一個紫砂茶壺隻能泡一種茶葉。經過一段時間水的滋養,紫砂壺能表現出“外類紫玉,內如碧雲”的狀態。
紫砂壺是有“氣節”的,古樸純厚,不媚不俗,這與文人的氣質十分相近。因此,玩壺一度被視為“雅趣”。文人們這樣評價紫砂壺:“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灑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樸訥如仁人,飄逸如仙子……”紫砂收藏自古有之,早在明清兩代就廣受文人士大夫喜愛,有的甚至直接參與到紫砂壺的設計製作中來,賦予了紫砂壺深厚的文化底蘊。
紫砂壺既是注重功能性的實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賞的藝術品。如果來到“感德龍馨名茶”,到紫茶壺展廳看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在紛繁中找一份安寧,在浮躁的現實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寧靜,這是多少人所追求的。那麼,保持一顆平常心,就讓茶來濾去身心的浮躁和煩悶,維係心境的平和與淡然,擁有心中的一份怡然。在這裏,聽不見汽車轟鳴,沒有熙攘的人潮,一場龍門陣、一樁煩心曲、一則天下事、一段笑話柄,全都在這圓圓的杯中,融著、泡著、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