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寶瓶得脫(2)(2 / 2)

皇太後甩了甩手中的帕子,眼睛也懶怠抬,算是看見了。徐嬤嬤自安排人將寶瓶公主好生送回了花棲宮。

目送著寶瓶公主出了慈寧宮的門,皇太後方在兩個宮女的攙扶下重新坐下。心裏卻思量著剛剛寶瓶公主這一出兒事,不禁有些兒頭痛。對著一屋子的宮女、嬤嬤道:“剛剛的事兒不許透露半句出去。否則,後果你們知道的。”眾人自然無不諾諾。隨即又揮了揮手,道:“哀家有些乏了,你們都不用在這裏侍侯著了。隻留下徐嬤嬤一人即可。”

眾宮女都行禮後安靜地退下了。一時間,慈寧宮內隻剩了徐嬤嬤與太後兩人,竟有些空空蕩蕩的。徐嬤嬤跟了太後幾十年,從太後在徐家坐小姐時,一直到入宮,及至後來封後,以及先皇去了,皇後成了皇太後。徐嬤嬤自然知道此刻太後心裏在因何煩惱。

便輕步上前,一邊兒給太後揉捏著太陽穴,一邊小聲兒說:“依老奴看,這事兒倒未必是壞事。娘娘可還記得宮中曾傳出的寶瓶公主深得佛緣的說法?或者,這是大公主的造化,也未必呢?”

當年曾有高僧進入這皇宮內院做法事,無意間見了寶瓶公主一麵,卻深為讚歎,說什麼寶瓶公主佛緣深厚,一定要度化了隨他出家去。那成妃娘娘如何肯讓女兒去受那青燈古佛的清冷,便斥那僧人滿口胡言。又使了手段讓那知道此事的都閉了嘴。這事兒才算是消彌了。

不過,這事瞞得了別人,卻瞞不了皇太後。此事,皇太後自然也是知道的。隻是心疼寶瓶年幼,也不忍她受那個苦,也就對成妃的做法聽之任之了。如今想來,隻怕一切皆是命數。罷罷罷,那孩子自小是個有主張的,看情形隻怕是鐵了心要如此。既如此,自己就再幫這個孩子一把吧。

也不遲疑,太後既然心中已有計較,便重新換了一身較正式的衣服。往皇上的乾清宮而來。

聽到皇太後的說法,皇上也未免有些吃驚。旋即,想起了那年宮中做法事的一位高僧曾對自己說過的一段話:“皇女貴胄,將出一位神女,此乃大唐之福祉。”看來當年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啊。

因此,皇上這裏倒是出奇的順利。不僅如此,皇上還另外指派了一百僧人,並二百武士隨行。隻那成妃聞得此事,大怒不已,卻因聖旨已下,無法更改,隻在那花棲宮裏鬧了幾日。後來見寶瓶公主去意堅定,無可挽回,這才作罷。那跟著的人自然仍少不了一番處罰。

至於成妃因此而暗自恨上了太後娘娘,那是後話,暫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