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
甘肅省位於中國西部,麵積45萬平方公裏。這裏居住著漢、回、藏、東鄉、裕固、保安、撒拉、蒙古、哈薩克、維吾爾、土、滿等十多個民族,2600多萬人民。他們勤勞勇敢,和睦相處,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包括以物質形態存在的文化遺產,如文物,典籍等,也包括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文化遺產,如口頭傳說、傳統的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傳統手工技藝、民間美術等。甘肅民間民俗美術是這些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甘肅是一塊古老的土地,曆史悠久。隴東高原是周人先祖不和公劉故地,秦川又是伏羲和女媧的家鄉,史稱羲皇故裏。九曲黃河留下過大禹治水的足跡。河西走廊是秦漢開拓之地,隴南山地是氐、羌建政割據區域。甘南草原曾是廝囉經營之所。甘肅是曆史上文明的三條古道所經之處。絲綢之路縱貫東西2000多公裏,唐蕃古道和蜀道都取道這裏。甘肅又是曆史上少數民族馳騁開拓的地方。秦漢以降,氐、羌、鮮卑、匈奴、突厥、女真、黨項、吐蕃等族在這裏繁衍生息,開發了這片熱土。元明以後,又有東鄉、回、保安、藏、土等民族與漢族聚居在這裏,為開發甘肅作出過重要貢獻。因此,甘肅民間民俗美術不僅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底蘊,而且具有濃鬱的各民族文化情調和特點,博大精深,異彩紛呈。這裏產生過中國最早的繪畫——秦安大地灣地畫;有彩陶文化成就最高的馬家窯文化精美彩陶;有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和炳靈寺石窟;有舉世無雙的漢代銅奔馬;有意蘊深厚的拉卜楞寺佛教藝術。毫不誇張地說,甘肅民間民俗美術是一個蘊藏豐富的“千佛洞”,是一個異彩紛呈的民間民俗美術博物館。它的信息和容量,它的藝術和美學價值,完全可以同絲路石窟藝術媲美。哲學的思辨,神化的描繪,宗教的理智和科學的抽象,在這裏得到了生動的體現。黃土高原的雄渾,大戈壁的磅礴,草原的恢宏,熔鑄了其藝術格調和分量。圖案的繁縟,色彩的絢麗,構思的精巧,編製了煌煌燁燁的華彩。
現在,甘肅民間民俗美術正在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特別是政府主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將包括民間民俗美術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政府保護之列。甘肅省先後有黃河水車、保安腰刀、臨夏磚雕、慶陽剪紙、慶陽香包繡製、酒泉夜光杯雕等民間民俗美術項目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甘肅民間民俗美術必將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甘肅民間民俗美術》一書是我省文化工作者對甘肅民間民俗美術的一次較為係統的梳理,1994年首次出版,受到讀者好評。時隔14年,《甘肅民間民俗美術》作為“農家書屋文庫”之一修訂再版,又增添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麵的新內容。無論站在哪個角度,都是可喜可賀的。
甘肅民間民俗美術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與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是他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現在通過係統整理作為農家書屋讀物再回饋廣大民眾,真正做到文化資源的共享,這也是我們學習和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
在《甘肅民間民俗美術》修訂再版之際,聊述數言,權為之序。
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