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姑(1 / 1)

有一天,外麵傳來咚咚的敲門聲。明寒走過去,打開了已經刷上朱漆的木門,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的道姑。

“施主姑娘,”道姑微微笑著,用溫柔的語調對她說:“貧僧路過此地,日已西斜,可否叼擾你暫住一晚?”

“當然,”明寒露出明淨的笑容,“師傅您但住無妨,請進。”

這是來此之後的第一位客人。她這麼想著,心中抱著歡悅,去為道姑準備膳食。

雖是清茶淡飯,那茄子、辣椒、土豆、黃瓜與西紅柿都是來自院裏小菜園的新鮮菜蔬,吃起來清淡爽口,味道本真,道姑讚歎不已。

飯後天已黑下來,明寒手執一隻蠟燭,將其小心翼翼地立於燭台上。

燭光在夜裏搖曳出昏黃的光亮,在雕花窗上映下了一張晃動的剪影。

夜沉沉,時光幽深而漫長,一如窗外那經年的大樹,沉默安詳。

燭影裏的道姑說,她本也不是道姑,隻是她的人生如這夜一般的漫長,道姑的生存狀態或許是最適合這樣一種人生。

“道姑的工作需要經常外出嗎?”

不,道姑說,道姑並不需要外出,在道觀裏焚香靜坐,才是她們本來的生存狀態。

“那您這次外出是為了工作嗎?”

“非也,”道姑說:“我外出,是為了要到另一個道觀去。”

“在以前的道觀不好嗎,為什麼要到另一個道觀去?”

“因為我的人生實在是太漫長了,漫長到了就算自己能夠安然接受,別人卻不能忍受的地步,所以要從一個道觀,去另一個道觀,然後再去下一個道觀,不停地走下去。”

“這所有的道觀有什麼不同嗎?”

“沒什麼不同,但是在從一個道觀到下一個道觀的途中,卻是有著豐富的不同。”

“路途的風景?”

“是,風景不同,人也不同,我不是在道觀裏,而是在道觀外,在道觀與道觀之間的路途上,經曆了我的生命。”

明寒點點頭,又疑惑地,喃喃說道:“可我怎麼覺得,我的生命就在這院子裏?而不在院子外?”

“你走出過這院子嗎?”

“我也是從很遠很遠的地方走來,才走進了這個院子,在這裏,我才發現了生命。”

道姑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問道:“姑娘,你要在此地久留嗎?這裏難道不是暫居之地嗎?”

“不,不,”明寒搖搖頭,說:“我希望這裏是歸宿呢。”

“那麼,這裏真的是歸宿嗎?”

這裏真的是歸宿嗎,明寒問自己,沒有答案。

第二天清晨,道姑跟明寒告別,朱漆門口,她停下來,對明寒說:“也許,以後的日子裏,我們會再相見。”

明寒心中一動,說:“你是說還會回來這裏嗎?”

“也許,我會經過這裏,也許,你會離開這裏,在路上遇見彼此。”

明寒望著道姑的背影消失在晨光裏。